年轻时的左宗棠一点都不焦虑

1

中国人为何把关注焦点放到左宗棠身上?

如今,左宗棠已经去世134年了。

历晚清、民国、新中国、经过岁月的打磨,时光的陶造,中国人对于他的评论反反复复,甚至下的定论越来越清晰。

中国人为何如此不分阶层、年龄,对这位大师如此关注与称赞呢?

在《左宗棠的正面与背面》中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读左宗棠,总能让人得到精神奖励、文化提升、方法启示。

说到精神奖励,如果你不重视,那可能对你来说是一场灾难,人必须要有精神文化,尤其是一个国家。

要获得丰足精神内心,提高个人精神素养,首先抵制“鸦片信息”。

如果说,过去,对于人的毒害是鸦片的话,而现在,对于人的毒害,称之为“鸦片信息”。

什么是“鸦片信息”,就是当时看让人精神特爽,内心汹涌澎湃,过后大脑一片空白,就像古代人刚开始抽鸦片一样,精神抖擞,快活的像神仙,过后瘦骨嶙峋,几乎成了废人。

所以,克服焦虑迷茫,你就要像林则徐虎门硝烟一样,坚决抵制“鸦片信息”,你才可能把大量时间用来吸收精神养料。

那左宗棠身上的精神,是创新与勇气,是融于民族骨血的骨气,更是中国精神。

如今,很多人包括乱七八糟的信息,可能都在告诉你,出名一定要趁早,那你就要注意了,深思熟虑这句话是不是加了硅胶。

试问:谁不想早点出名?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能早点出名的那些条件,就如段永平提到:我觉得我们这个文化,有一种比较浮躁的心态,就是希望快。

我非常赞同的一句话,文化让我们清晰地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左宗棠就是一位喜欢文化的人,而要提升自身的文化格局,就要饱读诗书。正如左宗棠说: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读已见书,如逢故人。

他本人喜欢阅读,并且旨在“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在平定大西北后,他欣喜地在他的书法中自述道: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被很多领导或企业家作为自身文化座右铭。

具体啥意思呢?

大致,说的是树立远大的志向,对缘分抱着随遇而安的态度,对物质生活没有太多奢望,过简朴的生活,不奢华。看问题要高瞻远瞩、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要留余地。

当然,左宗棠不但很好的继承了儒学,而且还精通实学,他写的文章,你如果仔细阅读,总是可以嗅到历史的沉淀、人性的温度、个性的体验、正直与深情。

时间回到1884年农历九月初九,光绪帝的老师翁同稣与左宗棠当面论道,并在日记中写着:余服其(左宗棠)经术气。

如今我们的文化,已经被一些人弄得乌烟瘴气,但作为青年一代,未来祖国的希望,我希望我们趁年轻,传播好的社会风气,饱读诗书,专心致志,抱着务实、勤奋的态度,提升自身文化格局,锻造智慧,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事,用匠人精神在一个自己喜欢的领域耕耘。

要知道,一个人可以很普通,但那只是无伤大雅;倘若一个人既普通、精神文化素养层次贫瘠,那无疑是一场灾难。

我相信,在左宗棠身上你会得到很多启发,而毛泽东就是其中一位。毛泽东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略中得到过大启示,如军事智慧。

不止是毛泽东,连王震将楚军路线图当过活教材,甚至在抗日战争时期,左宗棠的常胜战术,被国民党军队拿来借鉴反击日军。

大家都知道,左宗棠他智慧过人,但蛮可惜的是,他的传奇也给后代留下一些未解之谜,比如他晚年进入军机,他负责的是神机营,直接领导皇家禁卫军,统领各路大内高手,保护大清朝廷安危。很多人对其好奇,他是如何取得信任?以及如何做到稳如泰山?.....

胡林翼曾用:横览九州,无人能出其右。来赞美左宗棠的智慧堪称中国第一,可见也只有他才能很好诠释这句话。

但我好奇的是,左宗棠令人骇人听闻的是:他无论身处官场,还是战场,左宗棠一生都没有遭遇过很明显失败。

难道你不好奇吗?

可能很多人解释为,运气,那我想要告诉你的是,如果单单解释为是运气,只显得你在智力上很平庸罢了。

正是基于这种文化与精神的熏陶,让他在关键时刻,为自己人生做重大选择埋下了伏笔。

2

关于选择,他如何对待?

我想,对于很多人来说,什么最难?那选择是当仁不让。

因为选择,所以就要不同,迄今为止,科学领域或技术、学术领域等,出现的创新,发展等,谁都意想不到,是刚开始那几个人无意间关注的焦点出现的。

比如,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当然,左宗棠也不列外,他凭借兴趣迷上实学,深入研究,甚至荒废学业,抛弃功名,这代价无疑太大。

那他为何还要苦苦坚持?

第一点:兴趣导向,找到人生突破口,让选择足以改变他,取得硕大成就。

包括牛顿、达尔文等,他们都是一生起步,从小就已经开始,而左宗棠是从1639年开始的。

1639年,按照大明纪元,是明思宗崇祯十二年,按大清纪元,是清太宗崇德四年。新年第一天从星期六开始。

满汉两大政权生死对峙,开年第一天,中国根本看不到和平年代的一丝光明,大明朝忠臣顾炎武站在江南古镇水边,闻到异族铁骑纷至沓来的亡国味道,惶恐如一只丧家之犬。

顾炎武当时在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千灯镇担任兵部司务,从事九品办事小官,相当于今天副科长,他用儒家士人的担当情怀,喊出至今被后人传颂的名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但当时的他,职卑人微,想要完成“抗清复明”大业,光有抱负是不够的。于是他开始思考亡国原因,有所醒悟:明朝信崇理学,官员缺乏务实精神,喜欢空谈。

于是乎,他想到,空谈误国,想不亡国都难,从那时他就倡导“实学”来扭转局面,目的只有一个:抗清复明。

这一年,他拿笔写出《天下郡国利病书》,5年后满族用武力统一中国,那时顾炎武一心潜心研书,远离政治,沉溺地理。

作为学者,他博学审问,走到险要地段,找老兵或退役以及老百姓,详细了解原因,凡是遇到与自身知道但不合情理的,就找安静的地方,找书核对。

为了保证内容严谨,顾炎武翻阅大量历史,阅志文献一千多部,后来为增加实用性,就考察山川、风俗、疾苦与病症,通过实地勘察兵防、赋税、水利。到1661年,《天下郡国利病书》出书,***120卷,200万字。

1659年,受顾炎武启发的学者顾祖禹利用保存的大明故国文献,开始编写历史军事地理著作《读史方舆纪要》,明朝灭亡后,他回绝入清当官,寄于研究著作,隐居乡下。

与顾炎武一样,他历经30多年,编成130卷、280万字的《读史方舆纪要》,他比较看重学用结合,在他的诗词中写道:重瞳帐下已知名,隆准军中亦漫行。半世行藏都是错,如何坛上会谈兵?

意思说,有人在项羽的军队已经很出名,在刘邦军中也可以随便行走,可惜半辈子做的都是错的。做人怎么能够纸上谈兵?

1747年,清朝翰林院官员齐召南经过实地勘察,历时14年,写成28卷书《水道提纲》。而以上三部书,开启国之风气,当左宗棠读到时,已是1829年,过去了190年。

那左宗棠为何发现这三部书?

01

不顾他人嘲笑,一心求读“无用”之书

1829年,17岁的清朝青年左宗棠,他为母亲守孝3年后,跟着父亲左观澜离开湘阴贡院东街旧祠,来到长沙研读理学与八股文。

长沙当时有2所著名书院,一是岳麓书院。二是城南书院,而岳麓书院属于高级学府,相当于现在的清华北大,需要有秀才且掏的起学费,才有资格入读。

而左宗棠当时家里穷的揭不开锅,又因为母亲守孝耽误秀考,最终只能进入城南书院,它只是一所平众化的书院,也是今天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说到这,可能大家都知道,是黄兴、毛泽东的母校。

左宗棠入读之时,书院正门挂着福建侯官人李彦章写的对联:

考古正今,致用要关天下事;

先忧后乐,存心须在秀才时。

说的大致意思是,考古的证据到现在,致力于用在与天下(国家)事情上;先考虑近忧,然后再拥有快乐,这样的心思必须要在秀才的时候就具有。

因这幅对联,气势宏大,格局立意高瞻远瞩,非常切合左宗棠的味道,他当时就把这幅对联吃透到心里。

由于书院相对自由,而作为好奇心强烈的左宗棠,肯定是呆不住啊,于是他翘课开小差溜出书院。那时候他身无分文,之所以能够在长沙待下来,全凭学校的奖学金,如果有个万一,拿不到奖学金,就得回家种地。

正是因为难,左宗棠更加意识到求学机会来之不易,让他更加珍惜,课堂闲暇,就去到书院附近妙高峰一带的旧书摊上淘古书,想趁机多学点本事,为以后做打算。

不巧,有一天他翻阅到顾炎武他们写的那3本书,他就想这书不就是教我长本事的吗?于是,爱不释手,挪用伙食费全买下来。

结果,谁能料到,在决定毕生价值观取向与人生观形成的黄金青年时期,可以说这3本书扭转了左宗棠整个一生。

那他在书中学到了什么?值得我们学习。

02

带着批判思维精读书,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几年后,左宗棠给朋友的书信中说道,至今对于那3本书的记忆犹新,对书中内容也掌握透彻,能用自己的话做出独立表达,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起初他对书中纷繁复杂的考证非常感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参考其它著作,进行比较核对,果不其然,一经比较,他看出了书中的优缺点,并对于其做了一次书评。

03

厚书薄读,化书为己

4岁的左宗棠在私塾里非常严格的按照父亲要求习诵儒家经典,让他锻炼出出神入化的自学能力。

而这种能力完全可以让他摆脱老师,进行自学;他培养的独立思考能力,帮他可以单独做深入研究。

当时在读《天下郡国利病书》和《水道提纲》,他没用之前的“比较阅读法”,而是“厚书薄读,化书为己”。

简单来说,他将书中至今还有实用价值的内容,全部抄下来,做成一个笔记本,为自己做研究备用,方便自己使用与研读。

那时左宗棠沉迷于研读课外杂书,他的同学瞬间投来诧异的眼光,对他的所作所为感到不解,甚至嘲笑他像个傻瓜。

把考试不考的书,也被当时同学称为“无用之书”,读的津津乐道,用我们陕西方言来说:脑子是不是秀逗了。

但左宗棠依旧散发着倔强的独特性格,正是这种独特于别人的倔强,在人生关键时期,让他拥有了坚持的定力。

04

定力背后学到的胆识、倔强、君子人格

说到左宗棠的倔强,从小他长得像头小牛犊,有股使不完的蛮劲,当然也离不开社会影响,家庭环境,以及挨饿受冻是常规,甚至遭人嘲笑打击。

父亲自打他懂事后,亲自教他《论语》,就是要让他明白:士人要有天下心怀。

即行走于四方,不辜负君王的命令,宗派与种族之间“孝义”为首,乡镇党邻里相互敬重。

当时的左宗棠,通过读孔子著作,用君子称名,但逐利,流行攀比的乡下人对左宗棠不满,说他在故弄玄虚,讽刺嘲笑他。

正是在这种打击下,他的倔强之心突然喷涌而出,于是他清早起床,在长沙的高峰诵读《论语》、《孟子》,而《论语》中散发出的“义理”、“君子人格”、“士气弘道”、“任重而道远”;再加上《孟子》抒发出来的大丈夫浩然气魄,在童年就注入左宗棠内心。

在1820年,浙江有一个很玄的说法:有纸人带一把剪刀,不分昼夜在天空飞,一旦发现地上有人,迅速从天而降,瞬间剪断男人的辫子和女人的衣襟与鞋带,而被剪的人生命危在旦夕。

那时整个湖南谣言四起,引起长沙府以及周边陷入恐慌,社会动荡不安,当时朝廷不得不出兵来维持稳定。

左宗棠听后,并没有害怕,反而产生怀疑,这是不是真的。然后亲自去查看与证实,并在《丙子答杨石泉中丞书》中详细阐述了自证谣言过程。

在左宗棠身上,孤身戳破谣言真相的胆识,强烈的倔强个性,对儒学君子人格的崇高信仰,就这3点,让他在17岁时敢于离开八股课堂,为寻找和满足自己的兴趣,去钻研3本实学书籍。

这在当时,的确非常叛逆,因为那时的社会,讲的是读书人的正道:是读书、应付考试、当官。而做其它的,都属于旁门左道,故弄玄虚。

当然,一场偶然的兴趣,并非就一下子成为决定你一生要选择走的路,这也不现实呢。毕竟现在年轻人很多兴趣玩的就是新鲜感,当新鲜感消失后,坚持需要靠意志,甚至敢于吃学习的苦。

如果定力不够,精神层次太低,格局太小,再加上兴趣多样性,很难确定这种兴趣带给你的光明在何方?

就在这时,对于左宗棠而言,遇到了在人生之路指导他的人。

第二点:强大自己,寻师问道。

左宗棠15岁那会,母亲不幸去世,不久父亲又意外去世,突如其来的连坏打击,让整个家庭一损俱损,那时他就开始担当家庭责任,与二哥处理完父母的后事。

身无分文的他,好像并不在意穷,把父亲留下的15亩田地留给已经亡故大哥的儿子,此后他从亲戚家里借来坐船、吃饭的钱,两手空空,回到学校继续读书。

因为已经习惯被父亲管教的左宗棠,父母的离世,让他失去父亲的指导,所有的事情都必须亲历亲为,主动出击,可能才会杀出一条血路,于是他开始走上寻师问道之路。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遇到一位名叫贺长龄的学者,是江苏布政史,相当于今天主管民政工作的副省长,专注于研究实学。

而对当时,一腔热血沉迷实学的左宗棠来说,自然对此人敬重,忍不住想要跟他请教。

两人正面交谈后,贺长龄非常吃惊,对左宗棠称赞不已,并给出高的评价:国士。

今天我们叫“国家级读书人”,老师的鼓励让年轻的左宗棠内心充满力量,信心十足。

而且,贺长龄慧眼识英雄,珍惜人才,就决定培养眼前这位奇才,当时他知道左宗棠没钱读书,便腾出自家书房,让左宗棠随时可以借书来读。

就这样,经常交往过程中,在贺长龄严谨学问教育下,左宗棠提升飞速,每次读完书,贺长龄都会问他,读了这本书你有什么收获?

当然,左宗棠在之前的训练下,擅长口头表达自己高见,两人也会经常在一起交流学术。

有一次,贺长龄叮嘱左宗棠,我觉得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他说:你要留心了,今天的中国官场人才已经严重缺乏。我观察你,发现你是一个办大事的好苗子。人生的路很长,你要立大志,将来一定不要被小官小职、小事业诱惑,随便谋个职位,以免浪费了自己的才能,限制自己的成就。

正是贺长龄这种精神寄托与鼓舞,让18岁遭遇挫折、经受过歧视,从来没有人这样高看过自己的左宗棠,心里回荡着激流。

以至于让他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每到一个关键选择时,都能从老师的话中找到答案,而这个答案就是贺长龄用学问、人品、对左宗棠的言传身教。

1831年,贺长龄守孝未满,由于朝廷缺人,他将左宗棠托付于弟弟贺熙龄,让他收左宗棠为学生。

谁能料到?这一托付把左宗棠带入了实学的新世界。

贺长龄在志气上鼓舞,学术上引导,给左宗棠启发,而贺熙龄手把手带着左宗棠教他专攻“儒学加实学”,并作引导。

当时,贺熙龄比左宗棠大24岁,虽然年龄相差很大,但师生友谊长存。一方面贺熙龄爱才,不摆老师架子,两者就跟查理与巴菲特那样的老相好一样,经常交流学习。

另一方面,在贺熙龄慧眼里左宗棠是一位独具一格的读书典范,独立与精神格局让人不得不佩服,而且总是带着批判思维读书,可以举一反三。而这种能力,在我们现在年轻一代身上太少见了。

他指导左宗棠专注于2大学问,义理之学,经世之学,即儒家经典和实学技术,把科考要考的放到一边去。

由于这一时期,左宗棠在求学之路上,不单以书为兴趣,更何况身边还多了位为自己解答疑惑的恩师,一下子打开了他的眼界和格局。

而在接触过程中,贺熙龄看出左宗棠的缺点,这时他非常注意教授方式方法,不去当面指出左宗棠的缺点,而是立意在他的优点之上,去鼓励和褒奖。

可以说,在左宗棠兴趣发芽的黄金时期,遇到两位恩师,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加上左宗棠遵从自己内心与兴趣,在实学路上一路飙升。

而他的黄金成长期正是遇到中国地方教育思想新旧转型,他想要走的远,必须铁定了心,迎难而上,成为打破旧制度的挑战者。

所以,人不能只知道埋头赶路,也要抬头看路。

尤其是当今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新旧不断刷新更替,我们必须不断迭代,才不至于被这个时代狠狠抛弃。

第三点:选择想选择的,放弃该放弃的。

左宗棠科考起步于14岁,因父母去世守孝6年,真正参加科考是在20岁,而科考的开始对于左宗棠来说也是人生迭代的开始。

因为前期左宗棠经过学习实学的技术,再加上研究儒学经典,导致他写的八股文风格与其他人迥然不同,这时他发现,以前学的东西好像起作用了,而且当他把三者试着融合一体之后,写的八股文文章非常新颖。

比如在1832年4月,左宗棠在参加一场科考中,用自己独特的见道写下的作文:

《选士厉兵、简练俊杰、专任有功》,用白话文翻译过来就是,选拔一批能为己所用的人才,组织一支精炼能干的军队,专心致志,只为成就盖世事功。

你要知道,年轻时的左宗棠就能写下如此文章,可见他的思想深谋远虑,而且这篇文章成为他选择人生道路的“发愿书”,的确,他也是完全按照书中去做的。

有意思的是,左宗棠获得举人功名,是由于他写文章,将实学与儒学融为一体,导致考副官都没有看懂,很多人都不能预判好坏,加上主考官有机会避开八股文的教条选拔人才,再加上贺长龄与贺熙龄等一些倡导实学的学者,让很多人跳出被八股文束缚思维的条框,让更多人接受了实学的价值。

其实,这就是在告诫人们,一个人的成功可以偶然靠运气,但想要长久持续的成功必须拿实力。

千万别“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1833年到1838年,左宗棠先后三次进京参加考试,然而好不容易中了进士,却因为名额有限被刷下来,不过他倒是没太在意。

考试这个里面,确实有个天命说法存在,记得项羽跟刘邦吃了败仗后说,这不是“非战之罪吗?”,那他调侃自己没考中,可能是“非考之罪咯”。

之所以,三次没有考中,很大原因是实学的思维技术已经深深融入他的骨血,而你要让他按照八股文的形式,简直就是牛头不对马嘴。

当左宗棠出山为官后,主要精力全部花在整改旧制度上,并且说到:制度有病,社会吃药。

随着时间转瞬即逝,到了左宗棠科考时,他凭借兴趣与执着,学到如乾隆皇帝所期望的“真才实学”,但是那时旧制度不变,即使有才能智慧的人,不仅没有带来幸运,反而所想也与之背道而驰。

于是,26岁的左宗棠,义愤填膺感概到,宣布永久罢考,表示强烈反抗,并认为,自己的水准没有问题,考不上,那是国家考试制度出了问题。

那年胡林翼、曾国藩都已经考中,这给左宗棠带来很大痛击,而当时晚清要考个进士到底有多难?

而对于左宗棠考个进士的难度,比今天考清华的难度还要大10倍。

但让人意外的是,左宗棠并没有把考进士当回事,还多次阻止儿子进京考进士,虽然左宗棠选择实学,在当时的旧制度下,却成了“误入歧途”。但好在最终,他又将这种歧途,扳回到了正路。

随后,他依旧选择自己兴趣的实学之路,而放弃考进士。

所以,选择你想选择的,放弃你该放弃的,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不是由别人定义的,而是由你定义的。

第四点:物质贫穷的底层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

正所谓:“土办法”里出现代思维。

17岁的左宗棠专注农学、地理,潜心研究是在20岁中举后,在26岁罢考以后,真正研究出了深度。

而左宗棠大胆参考中国历法所采用的“推步之法”思维方式,并参照顾炎武带书考证办法,解决问题,具体思路:要知道古代地形,先根据当代已有的地图,画出整体框架,再逐一细致到具体某地,核对今天地名,在古代叫什么。由此往上追溯,比照经书、历史、地理、反复核对。

当然,就跟我们要解决一项问题,先找问题本质,再根据产生问题原因画出解决问题的步骤或地图,然后再逐一从具体的一步步去完成,过程中出现问题,再返回去不断核对,反复修改。

在经过三次落榜的左宗棠,回去隐居乡下,亦农亦士,长期与土地打交道,他对底层民众逐渐生出浓厚的感情。

正是这种艰苦的耕读生活,他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不过耕读生活确实好,但在儒家角度,不提倡读书人种地这件事。

后来左宗棠为了纠正那些说法,在他的文章中写道:

古时候的文化人多是边读书边耕作。

你看辅佐汤建商灭夏的伊尹,生于农家。诸葛亮在南阳时,亲自种地,陶渊明也写诗说:既耕亦己种,时我还读书。

并不是说学者就不应该亲自种地。可惜后辈的读书人粗枝大叶,没有正确理解孔孟两位老先生教诲,以为文化人种地是斯文扫地,最终弄得自己虽然博览群书却五谷不分,整天在世上奔走,贩卖各式政治主张,却荒废自家田里几亩庄稼,这种人虽然号称学者,实际上与无业游民又有什么区别?

正是读书人与农民的双重身份,让左宗棠从文化角度审视农民职业,并有许多新的发现,这在中国历史很少罕见。

原因就是农民缺文化,自己看不到,读书人隔着大山,没谁来发现,于是他把这两种学科融合开辟了新的“边缘科学”。

谁能料到?这也成为他后来人生做任何事情必有创新的积淀,而农村给予他的见识、历练,还很多。

亲于底层民众,学会洞察人性。

1840年,左宗棠赶上陶氏家族分割遗产,陶家人个个追名逐利,好在有贺熙龄以及陶家女婿胡林翼的帮助,才得以平息。

左宗棠来到异乡教书,在陶家人眼里,把他拿外人看,陶家主人生前是总督,去世后一无所有,并没有留下家财万贯。那时陶家人哪里肯相信?产生怀疑,一定是小亲家左宗棠私吞了,每天派人监视左宗棠。

大家知道,他从小倔强的个性,特别自尊自爱,做人方面也有自己的道,他嘴上经常说的一句话:不值为此区区挠吾素节。

大致是说,不值得为芝麻大点小事毁了我的清白,当时被别人怀疑,他很委屈。

但他从小学习儒家义理,倡导自我正心,面对质疑,不抱怨,而是先反省自己的内心。至于别人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怎么想,怎么做。

过惯了底层的刀枪剑影生活,磨练了左宗棠强大的耐心与韧劲,了解底层生活,学会了洞察人性。

那什么是人性?

在《尚书·大禹谟》刻有儒学“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讲的是,世道的规律,幽微难明,看不清楚;人心的变化,瞬息万象,危险难测。

读书人怎么办?你先不要看世道,也不要忙着观察他人,先管好自己。只要自己心正、精诚、恳切、公正、客观,世上万千怪象,自行烟消云落。

人要成功,固然需要个人努力、高人指点,同时需要小人监督。小人让你警惕,及时保持清醒与反省,不至于犯大错。

所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知道什么样的年纪该做什么样的事情,别忘了,有这些前辈大师给我们指路,有啥好迷茫焦虑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