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城的相关

唐元海

时间: 2005年5月23日

洪泽湖在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中,排名第4位。地理位置在北纬33°06′~33°40′,东经118°10′~118°52′之间。从行政区划看,湖区分属江苏省洪泽、淮阴、泗洪、盱眙、泗阳五县管辖。

洪泽湖地处淮河中下游的结合部,也是该段淮河河床的一个组成部分。注入洪泽湖的主要河流有淮河、新汴河、怀洪新河、漴潼河、濉河、徐洪河、安河、池河等。淮河是入湖的最大河流和水量的补给源,淮河来水占入湖总水量的70%以上。洪泽湖集水面积***有16万平方公里。湖水位的升降与入湖水量关系密切,来水量大,湖水位上升,湖面积与容积就随之扩大,反之,湖面积与容积就缩小。如据1916年实测,当洪泽湖水位14.56米时,湖面积是3669.5平方公里,湖容积是95.8亿立方米;当湖水位是12.5米时,相应湖面积是2068.9平方公里,湖容积是31.27亿立方米。据水利部门1985推算,正常湖水位12.5米时,水位每抬高4.8厘米,湖容积就增加1亿立方米水。

洪泽湖并非是天然湖泊,实际上是在明朝后期才逐渐形成的一个大型湖泊水库。明清两代王朝,为了“济运保漕”,推行“蓄清刷黄”政策,在湖区东部大筑洪泽湖大堤,由于黄河,淮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在湖区淤积,湖底不断淤高,湖水位不断升高,湖面积逐渐扩大,终于使该地区的许多小湖群,逐步演变成一个大型湖泊。

新中国成立后,开展大规模的治淮事业,把洪泽湖列入调蓄淮河洪水的重点工程进行治理,从1951年开始,五十多年来先后对洪泽湖大堤进行4次加固整治,使防洪、抗震作用大大提高;在大堤上先后建成高良涧闸、三河闸、二河闸等泄洪工程,以及高良涧和三河闸两座船闸。洪泽湖大堤和上述泄洪建筑物组成的洪泽湖洪水控制体系,成为苏北3000万亩耕地和2000万人口的防洪屏障。

经过新中国五十年的治理和开发,洪泽湖以变成为造福人民的水库,最大蓄洪量达100亿立方米以上,每年输送灌溉以及城市用水40亿立方米以上。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防洪、灌溉、航运、养殖等综合效益。

洪泽湖地区,在距今1亿年至300万年的时间里,由于地壳运动发生断裂,郯庐断裂带和淮阴断裂带,从湖西和湖东穿过,形成苏北拗陷区,拗陷区西部边缘在淮河入湖口处。近代以来,湖区断裂仍有活动,地震裂度为7度。

洪泽湖盆地呈浅碟形,湖底平坦,湖内海拔高程平均为10~11米,最低凹的湖底在7.5米左右,湖中有一个200平方公里的大淤滩,一般高程在11~12米。湖区地势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湖盆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地形。湖区北部是岗洼相间地形,洪泽湖三大湖湾,溧河洼、安河洼、成子洼分布在北部、南部为低山丘陵区,湖东大堤以外与白马、宝应、高邮诸湖相临,西部为岗波状平原。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淮河泛滥带来的泥沙,在河床两侧淤积成肥沃的平原。平原上的洼地长期积水后形成许多小湖泊。可以说,在洪泽湖形成之前,这里是一个河湖相间的洼地,湖群众多。分布于淮河两岸的小型湖荡洼地,见诸于历史记载的,淮河右岸有破釜涧(破釜塘)、白水塘、富陵湖、泥墩湖、万家湖等;左岸有安河洼、安湖、影塔湖、沙湖等。这些左右岸诸湖洼,它们之间大都有水道相通。在这块水草茂盛土地肥沃的地方,自古就是淮夷民族居住的地方。春秋时期,淮夷盟主徐国都城在洪泽湖北岸的泗县境。《括地志》云:“徐城县(隋置)北四十里有大徐城,即古徐国。”徐偃王治国有道,曾很强盛,后被吴所灭。

洪泽湖区开发历史很久,自春秋后期吴王开邗沟,湖区东部常为南北航运枢纽。秦汉以后这里逐渐被开发,东汉元和三年至永元六年(86~94年),下邳相张禹开发徐县(今湖区西部)北面浦阳陂水利。陂水宽二十里,长近百里,东西有良田万顷。张禹开水门,灌溉垦殖,成田千余顷,收谷100多万斛(1)。章和元年(87年),广陵太守马棱在湖东开发,“兴复陂湖,灌田二万余顷”(2)东汉时,把江淮财富运往洛阳也经过这里。三国时,魏吴对抗,曹丕曾由淮泗水路进军长江下游。魏在淮河流域大兴屯田,据记载,邓艾在淮河下游修白水塘,塘立3堰,开8处水门,使白水塘与破釜塘相通,置屯田49所,溉田63万亩《元和郡县志》。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临淮郡(治徐县,今泗洪县东南三十里)有29个县,268283户,1237764人。 隋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开通济渠后,隋炀帝游江都,途经破釜涧(在盱眙县北30里),时因大雨,洪水泛滥,遂改破釜涧为洪泽浦(洪泽即由此得名)。洪泽湖的名称到明万历时潘季驯《河防一览》书中才首次出现。

唐代对水利工程兴修十分重视。唐初时,因中原连遭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要复兴经济必须首先恢复农业,发展灌溉事业。据有关史籍统计,安史之乱之前,淮河流域淮南道水利灌溉工程只有四项,河南道有20顷;安史之乱以后,中原战乱频繁,农田水利工程减少,只有7顷,而淮南道水利工程增至13项。这时唐王朝贡赋所需,全赖于江淮地区,这是农田水利工程增多的原因之一。唐代在洪泽湖地区屯田事业也很发达,证圣时(695年),开置白水塘、羡塘屯田。大历三年(768年),洪泽、射阳置官屯(3)。到长庆时(821~824年),大兴白水塘屯田灌溉工程,调发扬、徐、青三州民工在洪泽东开青州泾、徐州泾、竹子泾、棠黎泾、大府泾等输水干渠,与白水塘相通。

北宋初年,洪泽地区的一些灌溉工程,似尚能灌田。到北宋熙宁年间,推行王安石新法,在全国兴起的水利建设高潮中,山阳、淮阴引湖水工程,青州涧、渡塘涧,虹县的万安湖等得到了兴修。

元代重视两淮地区屯田水利,“今屯田之利,无过两淮”(4)。先在芍陂屯田,至元二十二年(1286年),又“立洪泽南北三屯,设万户府统之”。“其直立处所,在淮安路之白水塘、黄家疃等处,为一万九千九百九十四名,为田三万五千”多顷(5)。元代两淮屯田所获,仅芍陂、洪泽两处,就得到“岁米数十万斛”(6)。

古代,洪泽湖地区,具有南北航运枢纽的地位,水上交通很发达,泗水清口,邗沟入淮口,通济渠汴口,都在这一地区。唐宋两代,为避泗州至楚州(今淮安市)二百多里淮河风浪之险,开辟的新航道工程有广济新渠、龟山运河、洪泽新河、泗州直河等。

洪泽湖地区,在成湖之前,历经各代长期开发经营,逐渐形成田连阡陌,村镇棋布的农业富庶之区。泗州城、洪泽镇、渎头镇是湖区三大重要城镇,除泗州城外,洪泽镇、渎头镇地处泗口和汴口之间的淮河岸边,为水上交通要道和官路南来北往的驿站。隋炀帝游江南,曾在洪泽镇“浦宿”;宋代置巡检司,清初设洪泽护盐关等机构。 泗州设置,始于南北朝北周武帝宣政元年(578年),治所在宿豫县(今江苏省宿迁市),隋开通济渠(唐宋称汴渠)自板渚向东,至开封转东南经商丘、宿县、泗洪,至盱眙县北入淮河。为了加强对汴渠漕运管理,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徙泗州于汴口临淮县,遂改临淮县为泗州城。

泗州城南临淮水,西靠汴河,唐宋两代是漕运中心,有“水陆都会”之称,据《帝年纪略》和《泗州志》记述,这里是“北枕清口,南带濠梁,东达维扬,西通宿寿,江淮险扼,徐邳要冲,东南之户枢,中原之要会”,“天下无事,则为南北行商之所必历,天下有事,则为南北兵家之所必争。

自州治迁至临淮以后,辖县多达七个,少至三县。“泗州直属疆域,东至清河界洪泽九十里,西至五河县潼河口一百二十里,南至盱眙县淮河二里,北至宿迁界梅花道口一百五十里。辖七乡五十三里,计有镇集二十二个,是洪泽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我国历史上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人口密集的港口历史名城。

泗州城旧有东、西两座土城,中隔汴河,有汴河桥相连。明代初期始将二城合一,建成砖石城,周长九里三十步,城墙原高二丈,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遭倭寇围攻,后加高至二丈五尺,据《泗州志》载,泗州***有五座城门,东、西、北各一门,南面有南门和香花门。香花门是为了迎僧伽大师真身从长安归泗州而特建,为了防洪水侵扰,每座城门都建月城和门楼,城外大水,先堵月门,行人从月城堤上出入。城上建城铺45座,每200户看守一座,城上还建防敌炮台六座。每座城门下都建有水关,香花门与北门水关相对应,宋代有漕船、舟楫出入,到明代后期,水关先后淤废。

泗州城内外先后***建有名的桥16座,其中城内有8座:即优龙桥、回龙桥、天梯桥、通会桥(也称汴泗桥)、永宁桥、走马街桥、马家桥、魏家桥。城外8座桥为:东门外板桥,西门外板桥,南门外濯清桥,北门外板桥,新桥、通济桥、胭脂桥、浮桥(横跨淮河,连接泗、盱两地)。泗州城外有护城河,环城皆濠,濠外有堤,濠水相通。因沟濠纵横,不仅桥多,各城门都有吊桥,以利通行。

唐宋以后,泗州城为历代州郡所在地,唐朝淮东节度使,南宋淮南东路宣抚使,明代和清初期,庐、凤、淮、扬、滁、徐的钦差以及监察御使,凤泗兵备道,江北提刑按察使等官署都曾驻设在泗州。当年泗州街景整齐,商贸发达,根据《帝年纪略》和《泗州志》记载,泗州城内外,***有五个集贸市场,十五条大街,三十四条巷道。明洪武初年置泗州卫,都督府辖九千户,人口约三万多。在城内有州衙、都察院、巡监察院、理刑厅、泗州卫、馆驿、仓廒、课税局、阴阳学及邮传总铺等官衙单位;有儒学署、训导署、学正署、社学、决科书院、龙泉书院、泗水书院等文教建筑;还有漕粮中转的常丰仓等仓储建筑。此外,在泗州城内还有钟、鼓楼各一处,寺、庙、庵、祠等建筑53处,还有坛、堂、亭、阁12处,表、坊、碑、碣等24处,还有唐代建造的灵瑞塔和明远大师塔。

泗州城不仅有众多建筑壮观的名胜古迹,而且还有优美的环境,直到明代,泗州还有十二景:即“九岗山形蜿蜒,一字河流环带,对岸盱山耸翠,面城淮水浮烟,瞻柏陵园葱蔚,采莲濠畔芬芳,关内渔舟咏月,堤前商橹吟风,龟壁遥睇砥柱,鹅湖闲泛恬波,普照泛图映日,皇华楼阁临流。”(7)

泗州城依山傍水,岗阜翠绿,是一座“山水朝拱,风气凝萃”,景色秀丽的历史名城。宋代书画家、诗人米芾知涟水军,道经泗州,曾留有:“京洛风尘千里还,船头出汴翠屏间”,赞美泗州优美环境的绝句。唐、宋、元、明各代,许多文人墨客,驻足泗州,留下大量脍炙人口诗文。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泗州城北门外十三里处杨家墩,兴建了规模宏大的明代第一陵——“三祖陵寝”(8),这就更提高了泗州城的地位,增加了泗州的繁荣。

泗州城历经唐宋元明四代,繁荣兴旺了900多年的历史名城,为什么到了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湮没在浩浩的洪水之中,这与洪泽湖的形成和扩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