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王维:谁是盛唐当时最受欢迎的诗人?

盛唐诗坛上活跃着许多优秀诗人,如王维、孟浩然、王昌龄、李白、杜甫、岑参、高适等。那么,当时究竟是谁的诗歌最受欢迎呢?曾经,我以为应该是最能代表“盛唐气象”的李白,后来我发现那种想法不够成熟。有一位诗人,可能就 当时 来说,比李白的作品更受欢迎,他就是——王维。

王维在盛唐诗坛上被划为山水田园派诗人,尽管说把盛唐诗人划分为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是不利于我们全面地看待一位诗人的,但是王维在诗坛上之所以能到大师级别确实得益于他的山水田园诗歌。

由于懂得绘画,所以王维的诗歌中也渗透着绘画技巧,他的诗歌被苏东坡非常准确地总结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其诗歌中,王维以画家之眼观察自然变化,用诗人之情思捕捉物态情趣。试看:

可以看到,诗的景不尽然是静态的:那泉水看似温柔却也撞击着石头发出声音,那青松仿佛被日色照得冷了;光与色的交织,冷与暖的色调对比:日色本是暖色调,只是因为照在松林稠密导致的大片绿色的冷色调却也让人产生冷的感觉。

类似的诗句还有诸如:

美则美矣,不过看似很平淡。那么,问题来了,王维的诗凭什么比李白更火呢?

首先,推动王维诗歌传播的一个很主要的力量是——王维的粉丝中有皇帝。 王维去世后,其弟王缙受唐代宗李豫之命整理、进献王维文集,代宗在王缙《进王右丞集表》后,于《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中云:“卿之伯氏, 天下文宗,位历先朝,名高希代 ……旰朝之后,乙夜将观……”“天下文宗”是对王维在文坛地位的评价,“位历先朝,名高希代”是对王维政治生涯的评价,回归作品来说,“旰朝之后,乙夜将观”代宗经常忙完政务,在晚上还要看王维的作品。

王维在政治上是比较顺利的一位诗人,他先后担任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吏部郎中、给事中、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尚书右丞等官职。他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 这其中代宗是他的忠实粉丝。代宗生于开元十四年(726),这时的王维25岁,刚刚走入上流社会,而且之后越来越知名。

可以说,王维和其弟王缙都是相当适合在官场生存的,不过我们也该记得 王维因为在安史之乱的时候因为接受伪职被无数人诟病。 关于这个问题,安史之乱时唐肃宗不等唐玄宗退位就宣布自己开始做皇帝了,因此唐肃宗的用人标准不是没有在安禄山那边做过官,而是是否站在自己这边,而王缙就始终与唐肃宗站在统一战线上。当然,王维在期间写过诸如“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之类的句子确实又增加了在肃宗心中的好感度。

我想说的是,以是否忠于唐王朝来抨击王维实在是要求有点高,且不说诸如明末进清之际的“遗民诗人”多了去了,像同时期的狄仁杰不也是效忠于武后吗?可偏偏在这一点上王维招的骂声最多,真的是挺惨的一诗人。但是,王维在肃宗在任期间的仕途是相当顺利的, 是否忠心,我想,皇帝比我们更有发言权。

而在肃宗之后的代宗,上任之初就开始“明目张胆”地召王缙帮他整理偶像王维的诗集。正如孙明君《天下文宗,名高希代——唐代宗期待视野中的王维诗歌》中所说:“代宗对王维的评价不是一个普通读者对一位普通诗人的看法,这一评价折射了当时最高统治者对文学创作的政治态度和审美情趣, 从朝廷政治的角度看,典雅平和的王维诗歌是代宗眼里的新经典, 从日常生活的角度看,王维诗歌反映了盛唐时代贵族阶层的审美标准和艺术趣味。从而可以说在盛唐诗人中,只有王维才最符合讽谏帝王及其政权对文学的政治要求和审美期待。”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 当时的李白是游离于主流文化圈之外的,而杜甫是属于主流文化圈之后的。 王维诗歌中的那种平静显然比李白经常在诗歌中吐槽政府要受欢迎的多。(关于李白爱吐槽,诸位可参考我的这篇: 唱衰盛世:盛唐时期的那些“不和谐”的诗歌 )

其次,王维处于盛唐主流文化的中心位置。 正如前文所说,王维的诗歌更符合主流的审美,那么,主流的审美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恐怕主流审美的产生就和王维就脱不了关系。王维是盛唐文学的积极推进者,苑咸《酬王维》中说:“为文已变当时体,入用还推间气贤。”盛唐时期有对后世影响巨大的两个流派:山水田园诗派与边塞诗派。王维 是山水田园诗派的关键人物, 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诗人如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都与他有密切交往。他的辋川别业,就是他与其他诗人活动的中心。(当然,王维也写过不少气魄壮大的诗歌,如《少年行》:“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尤闻侠骨看”以及比较广为人熟知的《使至塞上》和《送元二使安西》)

我们现在看到的唐诗选本,多是唐以后的文士们整理的,在唐朝当时,也有许多选唐诗的本子,《河岳英灵集》就是唐人选唐诗的代表,编者 殷璠 把握时代命脉,推举“神来、气来、情来”的诗歌风貌,在《河岳英灵集》序言中说:“粤若王维、王昌龄、储光羲等二十四人,皆河岳英灵也,此集便以河岳英灵为号。”不仅简单地交待了选集的名字由来,而并把王维列在“河岳英灵”的“第一位代表”。

这时的李白和的杜甫,在唐人选唐诗的集子里就不那么受待见。早在宋代姚宽《西溪丛语》已经点明:“ 殷墦为《河岳英灵集》,不载杜甫诗。高仲武为《中兴间气集》,不取李白诗。顾陶为《唐诗类选》,如元、白、刘、柳、杜牧、李贺、张祐、赵嘏皆不收。姚合作《极玄集》,亦不收杜甫、李白。 ”当然,这些集子不收李白、杜甫的诗歌有许多复杂的原因,但是我想这些选家的认知水平、审美标准等可从中可见一斑。

当然,不仅是诗歌,王维在音乐、绘画、书法等方面同样颇有造诣。像王维的这种才艺的综合体,也许只能产生于盛唐,从这个角度才说,王维似乎比李白更能体现盛唐气象—— 在盛唐,不仅是诗歌,其他艺术种类一样有丰沃的土壤。

第三,“光环效应”引发的心理暗示。光环效应是这样影响人的判断的: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该段参考自百度百科)

跟家里那位三脚猫专家聊“为什么当时人喜欢王维诗歌甚于李白”这个话题,我说王维做的官比较大这能否算做一个原因,“专家”指点说是“光环效应”。

确实,其实王维这个人算是比较接近完美的——出身世族(尽管有些没落了)、才华横溢、仕途顺利,据说长相还不错。这样的“人设”,人们看他的时候总会觉得他哪哪都好,写的诗歌自然也是好的。

而这时的李白,始终挤不进主流文化圈, 说白了,李白诗写得再好,那也只能算是草根。李白一生都为实现远大抱负而努力,不停地 拜访各路名流以求推荐 (“商贾子弟不得科考”因为出身李白不能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只能到处抱大腿求推荐),但是他总给人一种桀骜的感觉。正如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这首《上李邕》诗的写作背景就是李白和李邕互相看不上对方。(李邕,当时求官的人选择的主要大腿之一)

另外,唐代的社会风尚与王维诗歌相互契合。唐朝是佛教传入中国的一个关键时期,王维一生对于佛禅有着浓厚的兴趣,与高僧有交往,诗歌中也多有禅意,对于唐人来说,是一种生趣的体现、一种雅的代表。

比如:

读这一类的诗时,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一种甘于寂寞的淡然,一种完全摆脱尘世之累的宁静,像那自开自落的芙蓉花,自顾自美丽。禅意已经完全融入诗境中,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皆有禅意。

此外,还有一些诸如音乐方面的因素也使得王维的诗歌传播广泛。正如胡震亨《唐音癸签》指出:“唐人诗谱入乐者,初、盛唐王维为多,中、晚李益、白居易为多。”王维、李益、白居易三人创作都曾受到乐工歌妓的追捧,乐工歌妓的演唱扩大诗的受众范围,加大诗的传播力度。

但是也必须客观地说:直至大历至兴元时期诗歌的影响而言,李白不如王维,杜甫更不如李白。而到了贞元、元和时,李杜诗歌的广泛流传并且对当时诗歌的影响超过了王维,这也是王维诗歌在中唐以后的选本中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

我们今天构建出一系列现代理论体系,并以此对唐诗作各种评判,与唐人的评价系统有许多不一致之处。客观地说由于政治环境、社会思潮、文学水平的变化,古今评价存在差距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否定唐代人当时的评价标准,用我们的标准说他们的评判不甚科学,对他们公平吗?

事实上,当我们说“审美是个主观性很强的东西”的时候,每个人的审美也不完全是“主观的”, 我们的审美的形成是受各种因素影响而不自知的。 正如文学阅读过程中会产生“期待视野”。所谓 “期待视野”, 是指在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时,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水平和要求,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尺度。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也许我们会能理解:在盛唐诗坛上,王维才是真正受欢迎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