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凯《客中除夕》赏析
客中除夕 明代·袁 凯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元末明初的袁凯在诗词创作方面一向以“本色动人,情浓意切”(清代袁枚语)影响文坛。其诗作《客中除夕》就是这一特色的杰出代表作,该作品描述了主人公袁凯于除夕夜旅居在外的思乡念家之情,显示了袁凯的创作才华。 很显然,作者首句“今夕为何夕”化用了《诗经·绸缪》“今夕何夕”句意,把思乡情感渲染得圆润饱满。而“他乡说故乡”,则巧妙地点明了题目中“客中”的寓意,作者运用两个“乡”字,自然是与上句相对应,却也在“拙笨”的运词造句中显示出作者艺术构思和遣词方面的纤巧技艺。 颈联“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是说元末战乱频仍,道路梗阻,诗人客居在外,归计渺茫,给读者以背景灰暗的阅读感。而尾联“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则是我们需要考究一番的两句诗。柏叶酒是古代一种用柏树叶浸酿而成的酒,取“柏叶后凋”之深意,专门在过年祝寿时饮用。这一联直接点明题目“除夕”的内涵,又描述出诗人的满腹苦泪之深,绝非一杯苦酒能浇却的。 看了上述三联的分析,大家会觉得笔者太粗心了,怎么忘记了对“颔联”进行必要的剖析呢?确实是,上述三联,用词取义不可谓不准确,表达不可谓不明晰,诗歌寓意的起、转、合也很适当。但是,这样的诗句出现在元末,虽然有些反映社会现实的意义,技巧却算不得新鲜有趣。 我所看重的,则是颔联“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两句的深远意义。这两句才是笔者,也许是读者最为赏析的了。诗人对“客居”的感受,独到之处就是,能以平凡的语言道出旅居者真正的伤心处,令人玩味无穷,使人叹惋不已。过年了,旅居者谁不思念妻子儿女、盼望团圆?但是,此刻的诗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的儿女又长大了,他们又增加一岁了,却无从知晓自己的骨肉的近况,真是眼前跳荡着别人的欢乐,心里翻腾着自己悲伤。这种滋味,何以言说?非但如此,作者进而一想,人家儿女长大之时,不就是自己客乡羁留之日吗?这,是自己早该想到的,却如此这般麻木,直到除夕之夜,猛然见到人家儿女长大如许,才幡然悟到自己客居异乡岁月的漫长?! 这两句,言浅,意深,表面上不动声色,纯然以客观的心态来描述,实则饱含了诸多的辛酸和诸多的叹息在其中。一个“看”字,似乎用得冷静、峻严,是冷眼旁观意蕴的写照,其实是内心压抑感的突出展现。 颔联中,还有最值得称道的,则无疑是“大”“长”二字。乍一看,这两个字有些“无理”,更有些“太俗”、太常见了,似乎是不假思索就落笔而成的,无必要特别花费心思去玩味鉴赏。但如果我们能肯像欣赏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圆”一样,来欣赏这“大”“长”两字,就会在“合上书一想”之际,陡然感悟到,这两个字貌似钝重,其中却有着极大的含量,力量异常浑厚,它无心做细碎的具体说明和形容,只给人一个最笼统、最直接、却是最易于感觉到的印象,如此遣词,最能显现诗人此刻满腹悲哀的具体特征 —— 厚重、深沉、闷塞、难以名状、也无暇名状。这两个字,用得其实是在恰当不过的了,也是“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红楼梦》语)。如果换上纤巧字眼,则诗意将随之变得纤巧,读者将只留意佳句美句了,而忽视了诗歌的主旨,又怎么能符合诗人创作的本意?所以,袁凯不肯再次瞎卖力气,而是大巧若拙,自然感人,这正是他功夫老到的表白。这才是诗人以本色动人、凭情感取胜的根本原因所在。 王维的“直”“圆”两字千金不换,袁凯的两字也能如出一辙,诗人们的功夫真实自然天成,真切感人。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