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的“前世今生”

(一)

我的一个学生前几天给我说了她最近的状况。想让我给她些建议。

这个暑假过完,她就大三了。她有很多的计划和目标要去努力。其中包括通过英语的六级考试。但问题是假期过了一多半了,每天背20个单词的任务却完全没有做到,现在还停留在字母表的“C”。

她很困感,她觉得自己目标明确,精力充沛,也努力做计划,做时间管理,为什么就是自甘堕落,没办法把每天必做事宜做好?为什么总是懒惰的那个自己胜过自律的那个自己?

我想这应该是每个人都面临的困惑,因为对抗懒惰是每个当下都要去做的事情。

扒一扒懒惰的前世今生,或许才能找到对抗懒惰的突破口。

(二)

M·斯科特·派克在其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首先指出自律是通往心智成长的必经之路。而对抗懒惰,对抗“熵”,是获得自律这一品格的必修课。

什么是“熵”?

生物进化过程就是最大的奇迹。

依照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自然地从有规律的状态流向无规律的状态;从高度分化状态流向低度分化状态,宇宙处于逐渐分解的过程。

通常,我们以"水往低处流"来描述这一过程。

想使这一过程逆转,就必须借助于水泵、水闸、水桶提水等方式,使它回到原来的状态,使水从低处流向高处,也就是说,使这一过程发生逆转的力量,必须来自别处。

为维持某处的能量保持不变,必须从别的地方积蓄能量作为补充。

同样,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经过数十亿年时间,宇宙会完全分解,其高度降至最低点,成为没有任何形状和结构、不再发生分化的死寂状态,这种没有组织、不再发生分化的状态,我们称之为"熵"。

能量自然地从高处流向低处,最终进入熵的状态,称为"熵的力量"。

现在我们可以知道,进化过程与熵的力量彼此抵触。

保持躺在舒适区的懒惰态,是“熵”的力量在起作用。

理解了“熵”,就理解了懒惰的根源。

如同物种进化是个奇迹一样,心理层面的进化也需要不停的与“熵”的力量对抗,因为如果顺应“熵”的作用,人是倾向于躺在哪儿混吃等死,大脑停滞的。

看看现在科技的发展,比如汽车,网购,日益方便的外卖。人宅在家里足不出户,便可以轻松搞定吃饭穿衣问题,其实都是在顺应“熵”的力量。

顺应“熵”的力量,就带来了懒惰。

懒惰,也是人的原罪之一。它让人逃避责任,缺乏想象力,失去创造力,丢掉内心的喜乐。

人想要完善自己,就始终需要与自己对抗,与自己身上“熵”的力量对抗。

心灵的成长、心智的成熟,需要不断努力,而且必然是艰苦的过程,它必须与自然力量对抗,还要反抗循规蹈矩的自然倾向。

我们习惯于保持原状,我们热衷于使用自己习惯的地图、陈旧的方法;

我们习惯于走平坦的道路,害怕道路上荆棘遍布。

但是,如同生物进化一样,我们的心灵还是想要去克服熵的力量,去习得自律,去不断的成长。

人们会视那些“自律”的人们投以敬意,并予以效仿。因为这些人用勇气,用智慧对抗了自我属性中“熵”的力量,闪耀出了人性的光辉。

(三)克服“懒惰”,对抗“熵”,不仅仅需要深度探究清其根源,还需要清晰地看到懒惰所带来的危害。

懒惰很擅长欺骗,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

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连接,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它让人们退缩、迟疑、松懈、怠慢,而不能如期完成工作或达到预期的目标。

它让人们陷入“习得性无助”的深渊,梦想,希望,未来,都慢慢地一同堕入深渊。

它会消耗掉人的激情和能量,最终在曰复一日的自我欺骗,自我厌弃中重复度日。

罗曼.罗兰在其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中有这样一段话: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懒惰使得人在中年危机到来时惶恐不已,又在年老后感叹壮志未酬。

安逸,麻痹着人的神经。

懒惰,搁浅了烈焰雄心。

《圣经.箴言书》中有十四处关于懒惰的警告。伟大的所罗门王用这样的话来警示后人:

“懒惰人哪,你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就可得智慧。蚂蚁没有元帅,没有官长,没有君王,尚且在夏天预备食物,在收割时聚敛粮食。懒惰人哪,你要睡到几时呢。你何时睡醒呢?再睡片时,打盹片时,抱著手躺卧片时,你的贪穷就必如强盗速来,你的缺乏仿佛拿兵器的人来到。”(箴6:6-11)

(四)

在美国的戒酒协会里,入会的开始就是先要承认“我对酒精无能为力”。因为对抗会消耗更多的力量。

同样,只有看清了懒惰的前世今生,承认这是人性弱点,才不至于在一次次失败的对抗中,心生绝望和自我厌弃。

才能把力量集中放在找寻对抗懒惰,训练自律的良方上。

人有懒惰的倾向和原罪,因此,自律这一品质是需要后天习得,刻意练习的。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政治家、物理学家。同时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并且发明了避雷针,最早提出电荷守恒定律。

法国经济学家杜尔哥评价富兰克林:“他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

富兰克林在20多岁的时候,就提出以十三项美德来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使自己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臻于完美。

勤勉就是他所努力修炼的品德之一。

他为自己准备了一些本子,专门把这十三项美德列成表格。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完成一个品德的修炼。

做为打卡界的祖师爷,富兰克林通过这样的刻意培养,一步步的战胜了自己,习得了这些美德,成为一个极其自律,极其勤勉,极其励志而又极其成功的人。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获得。对抗懒惰也是如此。

在“术”的层面去对抗懒惰也是十分必要的。

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目标管理、意义管理等所有的管理方法都需要学习实践,综合使用。

战胜懒惰,需要在一次次的失败对抗中寻找经验,需要在一点点的胜利中磨练自律。

扛得过懒惰,才有可能对自我的生命价值进行质的提升。

要记住: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