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穆斯林的葬礼想到......

婚丧嫁娶是每个民族独有的一种风俗习惯,我也把它称之为一种文化现象。

? 在我的印象中,汉民族的葬礼基本上是以火葬为主,这可能是我这个圈子和我的认知范围内所能了解到的。不是公司同事的奶奶去世,实施土葬,我才了解到在我们这个广袤大地上不是所有的汉民族都实行火葬。这让我不由的联想到中国回族女作家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 "一道门,隔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玉的世界,一个是月的世界。霍达用穿插的笔法,写下了如此震撼人心的一部作品,为我们展示了穆斯林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人生历程。

? 这本书很久之前看了,感觉很压抑,尤其是韩新月的生母梁冰玉在西山脚下的回民公墓中看见公墓上一个男子月光下拉着小提琴,琴声流淌的是忧伤,那一幕格外悲伤。

另外一幕是新月去世以后,他的恋人楚雁潮先跳下坑去为她暖坑的这个行为,每每读来,潸然泪下。在那个年代,那个背景下,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尤其民汉之间不可逾越习俗,在我们这一代,仍被深深的影响着,老人常说,你们年轻可以糊里糊涂的过,可是老了死了,汉民族是不能去葬礼现场站场,这就是最大的鸿沟,至今不能逾越。

? 这就是这本小说的伟大之处:新月死后的凄惨,家里人的泣不成声,楚雁潮的独守墓地,以及新月的亲生母亲梁冰玉结局时的凄婉与无限悲哀,都无一不在扣动着我的心弦……

? 穆斯林倡导,亡人奔土如奔金。早晨咽气,下午出殡,下午咽气,第二天上午出殡。

? 可能我的周围呢,大部分都是这种汉民族,所以在我的意识中基本上是火葬。在中国的农村,陕北黄土高坡的农村,保留的这个土葬习俗,据说还是根深蒂固,哪怕你是一个年轻人,也要遵循这种传统习俗,受控于传统习俗的影响。因为村里头的老者尊者,七大姑八大姨这时候纷纷出主意定办法,入乡随俗,也只能按这个要求把一套程序走完,可能受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的传统影响。

? 这种古老的丧葬习俗,我们不能妄加评论,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穆斯林的葬礼。

我们这个少数民族,厚养薄葬是一贯倡导的,就是在你的亲人活着的时候,一定要厚养,一旦归西,三尺白布一卷入坑,落土为安。实施薄葬,这和其他民族有很大的不同。

人生匆匆,若能在活着的时候,敬她,孝她,甚至读懂她,不要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把遗憾留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