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谁活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最高境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语出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此句表达出一种豁达乐观,超然物外的高尚情志,即个人不会因为外界的悲与喜而影响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心境。一个重视心灵修养的人,采取一种豁达的态度对待外物,得到了自己要想的东西,只不过是机缘巧合,也就顺乎自然地使用它们;原属于自己的东西失去了,就是它们与自己缘分已尽,自己就应安于时势而顺应变化,悲哀与欢乐都不能进入平静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尽管这句话出自范仲淹之口,但平心而论,范仲淹也做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的思想境界,《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居江湖之远而忧其君”说明其心境还是忧国忧民,虽是高义,但依稀看得出范仲淹左迁之后心境并不平静。

如果说还有哪位人物可以接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思来想去,明代大儒、“心学”的创立王阳明先生或可有此资格。王阳明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

王阳明一生有两大功绩:一是“龙场悟道”,创立“心学”,“知行合一”是他的核心思想;二是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并两次推辞新建伯的爵位。这两件事都体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先说说“龙场悟道”,龙场悟道是王阳明一生思想发展最重要的飞跃性转折。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王阳明得罪朝廷权贵太监刘瑾,受到贬谪处罚后,经过千辛万苦的长途跋涉,终于躲脱刘瑾一路派人追杀的生死险境,到达了他的谪居地——贵州龙场(今贵州修文),当龙场驿丞。龙场当时的自然环境很恶劣,是与汉文化差异很大的土司统治区。在感受政治迫害及其人生厄运的同时,王阳明始终没有气馁,根据当地风俗开化教导民众。更重要的是,他还对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不断进行反思和追问,无论思想和精神都有了深邃的感悟,开始形成并传播自己的心学思想,写下了《教条示龙场诸生》等多篇著述,史称龙场悟道。

再说说平定宁王叛乱,两辞朝廷封爵。正德十四年(1519年),就藩于南昌的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得到朱宸濠叛乱的消息,当时人在江西境内的王阳明立即赶往吉安,募集义兵,发出檄文,出兵征讨。为避免宁王直取南京叛乱扩大,王阳明先是采取疑兵之计,诱使宁王在南昌止步10多天,后又在宁王进军南京的路上,直捣宁王老巢南昌,最终轻松擒获宁王,此时明武宗亲率的讨伐大军还没到位,在功成之后,王阳明悄然身退,并无讨取朝廷封赏之意,即使是在明世宗朝廷欲给予封爵之赏时,前后两次上表谢绝封爵,最终拗不过朝廷旨意,受封新建伯。

总的来看,“龙场悟道”体现了王阳明不以己悲,在龙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复杂困难的人文环境下,潜心悟道,创立了明朝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可与理学并列。平定宁王叛乱立下大功两次推辞朝廷封爵体现了王阳明不以物喜,视名利为身外物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