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区角观察记录与分析精选集

  幼儿园小班区角观察记录与分析一

 主题::灯

 区角观察分析:

 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表现特别积极,平时有什么新鲜事儿都想动一动、试一试,并还会提出疑问,是个非常好奇好问又善于思考的孩子,但是这个孩子集体面前说话的胆子较小,小组之间小朋友之间的交流还是很活跃的。本次的区角活动记录表,主要记录了这一孩子在有关灯的探索性主题活动及延伸的相关活动中的一些表现,下面我对这一孩子的探究行为作如下的分析与思考:

 第一、在实录中我们不难看出淳淳是个天生好奇、喜欢触摸、把弄、操作与提问题的孩子,有较强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感兴趣而且观察的细致性也较强。如在孩子们自发的与老师交流中,他也积极参与,补充别的小朋友没有发现和提到的事,还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疑惑提出来。

 第二、淳淳也是一个喜欢探究,善于思考喜爱动手动脑的孩子,发现问题后乐于积极解决,什么事儿都能引起他的探究,而且对于问题能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探索进行验证,同时还能积极参与调查,在我们的每次的主题开展中,他调查总是最积极的,灯的主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三、淳淳还是会用记录来表达自己探究发现的孩子。意大利教育家“以其幼儿的100中语言震撼了全世界幼教工作者的心。确实,记录也是幼儿表达表现的一种方式。实录中淳淳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了电珠通电连接的方法,作为教师应善于观察聆听幼儿这种表达方式,关注解读幼儿的探索行为。

 第四、淳淳这孩子其他各方面都很好,就是集体面前缺乏大胆表达的胆子。其实从平时的观察中发现,他不是不会表述自己的想法与思考,在小组中交流孩子很积极的但在大集体中就胆怯。所以作为老师要善于观察,创设机会让其在集体面前进行表达。实录中的调查交流活动老师就是创设了很好的机会,让淳淳介绍,从而提高了淳淳在集体面前交流的信心。

 还有淳淳还是一个善于反思、思考、注意持久性较强,并能改进自己探索行为的孩子。在实录中电珠通电的活动虽然刚开始时由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决定,他们探索的初级阶段都是以无意注意为主的,就如实录中的描述一样,刚开始淳淳是无目的的探索活动,而恰恰成功了,可其实还不知道真正的原因,于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他又进行了第二次的有目的的探索活动,虽然失败了,但是还是不放弃,在思考与反思中调整自己的行为。

 对本次区角观察的思考:

 第一、观察能帮助教师思考适合孩子教育策略。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观察是教师获得个体和群体信息的主要途径。老师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在不断思考、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努力寻求一种最合适的结果。在这过程中,教师看到了幼儿思维的过程,看到了幼儿在过程中的发展,并更清楚地了解、掌握幼儿的发展水平。本次的观察记录中教师在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来实施相应的指导策略。如在电珠通电的活动中,当教师看到淳淳实在无意的情况下使电珠亮了,教师边调整了其策略,让他通过再次的尝试,从而了解电珠通电的正确连接方法,而后的第二次观察,老师发现淳淳在探索后仍未找到答案,这时老师便给了适宜的指导,指导的方法以启发为主,而不是直接指导。当时老师就问了看看电线里有什么?老师这样问的目的主要让淳淳找出探索中的障碍,淳淳

 只有解决了主要困难,才会有以后的发现和成功,这也说明观察能帮助教师思考适合孩子教育策略,推动孩子的探索,增强自信。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惟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从而采取相应的指导策略。

 第二、观察使教师学会了“等待”,明白了等待的价值。适时适宜的等待是一种教学策略,在探索活动中,幼儿常常会出现一些疑惑,,有时可能因为正在思考问题,使探索行为暂时表现得不那么明显;有时可能因为遇到了超出了他们能力范围的难题或者因为技能上达不到而使探索行为遭遇失败。作为老师不要急于去采取指导,有时候采取适度的“等待”,教师要学会留出时间,留出空间,等待幼儿的自然成熟;或者说是在积极地寻找一个成熟的时间,一个更好的教育点。教师应相信幼儿有能力发现问题的奥秘,并应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如在实录中,老师发现刚开始时是无意的成功,于是引导他再试一次,可连续几次还是失败,这时老师已观察到淳淳是被表面的成功所蒙蔽时,我没有对他们的行为做出所谓专业的否定,而是在第一次探索中,提醒他再试一试;

 第二次探索中提醒他看看里面的东西,然后继续耐心的等待。我这样做的目的:首先,我们很清楚孩子的好胜心理往往让他们不能虚心的接受教师的好言相劝,倒不如让他们“头撞南墙自然回头”;其次,让孩子亲身体验失败的过程也是一种有价值的经验,而且这种经验反面更为记忆深刻!选择等待我正是要留给孩子充分的探索空间和时间,等待孩子自然的成熟,同时,我也在积极的寻找一个更恰当、更有意义的教育契机。当然等待并不是无限量的,在孩子们无法用现有的经验来解决问题时,我们再一味的等待很可能挫伤他们的探索兴趣。就在孩子趋于放弃时,我及时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这种肯定给了孩子很有力的鼓励,让他们的探索欲从低谷中爬上来,接下来我给了他们一点提示,给他们在前一个活动过程中刚刚获得的还未曾稳固的新经验和实际遇到的问题之间架了一座桥,聪明的孩子一点就透,马上就把新经验迁移到所遇到的问题中来。

 第三、聆听幼儿的心声和观察幼儿的行为是教师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因为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都隐含于其中。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他们内在的思维往往在一言一行上表现出来,而且在行动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还往往有新的发展。所以作为老师应提供丰富的探索材料为幼儿科学探究提供物质上的保证,同时还应创设一个宽松、有秩序的、生气勃勃的、愉快的环境,是容易为幼儿所接受的,让幼儿喜欢的环境,创设新奇、动态的物质环境。才会使幼儿产生感的兴趣。“兴趣是个水闸,依靠它,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并指引注意留下来”。在实录中教师为幼儿的调查安排了一次集体交流的活动,孩子们因为有了调查活动作铺垫,孩子便讲的滔滔不绝,但是在这热闹的背后,老师还是能关注到全面的孩子,当老师看到淳淳的表情和行为时,教师就利用鼓励的语言给淳淳提供了这样一次在集体面前大胆交流的机会,使淳淳增强了在集体面前表达的自信心。

 总之,在区角探索活动中,幼儿是主人,是幼儿在活动,而不是教师在主导幼儿。教师的指导应侧重于观察和指导,通过观察幼儿的言行,推测幼儿的思维方式或过程,分析幼儿的所思所想,预测幼儿正在进行的探索活动可能发展的方向,从而迎合幼儿的需要;基本原则是尊重幼儿的活动意愿,这样有助于幼儿树立良好的自信心;而且有助于幼儿自主性学习;更有助于幼儿初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幼儿园小班区角观察记录与分析二

 1、观察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人际关系。

 2.通过不同角色身份学习扮演适当的行为方式,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2、年龄段

 小班

 3、观察分析

 角色分配之后,大家各就各位,来到了自己的区角进行游戏。小厨房里,老板和服务员正在热情地招揽顾客:诶,快来买咯,好吃的包子、好吃甜甜圈,今天打折,便宜卖啦。老板刘子濠的声音最响亮,看到我走近,就问我:“杨老师,你要买什么吃呀。”我一想,呀,没有准备“钱”怎么向他要食物呢?突然,我灵机一动,对她说:“老板,今天我出门忘记带钱了。但是我知道你家的东西很好吃,真想吃呀。”“没关系,我送你好了。”“那可不行。要不,我帮你整理小厨房,如果你觉得我整的好,就请我吃包子,算是给我的奖励,行吗?”他答应了我的请求。于是,在我辛勤的劳动过后,得到了一个包子和牛奶。

 等我第二次经过她们店铺时,又传来了老板的喊声:“杨老师,你再来整理我们的店铺吧,我请你吃更多的东西!”

 4、采取措施

 角色游戏属于创造性游戏,是幼儿根据生活经验,通过想象,主动、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在生活区里,我们的娃娃家、小厨房,便是孩子们热衷的角色游戏。然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终归有限,在游戏中,容易陷入重复循环的游戏场景。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应该及时发现他们的需要。适时地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能够促进幼儿的游戏发展。

 5、获取成效

 正如上述,我一个没有钱的顾客,怎样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呢?不是抢,也不是一味请求,而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努力,来换取。这样的行为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我们要用正确的、积极的方式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并感受此方法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这也同时可延伸到幼儿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

  幼儿园小班区角观察记录与分析三

 案例描述:今天中午吃过午饭,我让孩子们到图书区看图书,请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看,培养他们保护图书、喜欢看书的习惯,孩子们都显得比较高兴,刚开始的时候,还纪律还比较好,可是后来却发生了好几件事:1、几个小男孩拿着图书当方向盘开汽车,嘴巴里还不时的发出:“滴滴、叭叭!”的汽车叫声,有的还把书卷起来当话筒唱歌;2、好几本书都掉在了地上,却只见孩子从书上踩过的脚印,没有一个人会弯腰见图书,面对这幅场面,我说:“书宝宝已经在地上躺了很长时间了,怎么没有人把书宝宝送回家呢?看!这本书宝宝已经在哭了!它可伤心啦!”没人反应,最后还是乐乐小朋友把书捡起来放回了书架;3、在看书的时候,突然有个小朋友大叫:“看!我这里有奥特曼!可好看了!”这么一叫,引来了旁边小朋友的兴趣,于是旁边的小朋友也想看,最后你争我抢,可怜的那本图书,只听“哗”的一声响,撕破了!4、思语小朋友在图书区呆了很长时间,只见她拿了一叠书,走到小椅子前,把手里的一叠书往椅子上一放,当垫子做。

 面对以上孩子们在阅读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我觉得应该要即使去引导和纠正,因为当孩子们形成了某种不良的习惯后,要去纠正它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我想,让孩子去承受他们行为的后果是一种可行的办法,让她去体验自己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去尝尝行为产生后的苦果。任何的说教都没有幼儿直接的经验感受来的真切,来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