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 描绘了哪五幅画面?

《七律·长征》这首律诗,描绘了红军长征途中一幅幅威武雄壮的画面,这五幅画面可概括为: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原诗:

《七律·长征》近现代: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释义: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扩展资料:

在这首诗的创作、传播、修改、阐释、赠书等过程中,留下了一些趣闻轶事。

1935年9月18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善干支队)离开腊子口,向哈达普进军。在路上,他必须翻越陡峭的岷山,它终年覆盖着积雪,绵延30英里。

那天,毛泽东拄着拐杖,和其他人一起爬了上去。他鼓励他们攀登,不要停止,停止就会冻伤,坚持就是胜利!下午3点,红军成功地到达了山顶。毛泽东抬头望着西天,感慨万千。这是中央红军长征穿越的最后一座雪山。

9月20日上午,即翻越岷山的第三天,毛泽东、周恩来率领部队来到甘南州的小镇哈达布。群众热烈欢迎红军,把他们拉回家。

毛泽东说:“长征,千折百回,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次,心情是阴郁的。”经过岷山,恍然大悟,转变到对面,柳树明又一村。毛泽东先后撰写了《七律·长征》、《三六字令》、《念奴·昆仑》、《清平乐·六盘山》。

当时,真真公司从哈达普邮局查获了一批报纸,其中包括在天津出版的《大公报》。毛泽东从《大公报》中了解到,“陕北23个县中几乎没有一个县不是红色的”,“陕北有红色人口70万,红卫兵20多万,红军2万多人”。“刘志丹率领土匪军,分三师”,“枪1万多把”。报纸上也有许海东和刘志丹两红军会合的消息。

陕北!长征以来,红军的目标和立足点这个大问题,经过七次调整和改变,现在终于确定了!毛泽东突然感到了“光明”、“豁然开朗”,写下了上面的诗句。

毛泽东的“七法·长征”写于1935年9月20日至29日。为什么毛泽东的诗后来出版的日期是1935年10月?这是因为按照惯例,诗的篇幅较短,写作时间以定稿的修改时间为准。长篇文章,如小说类文章,通常在文章的结尾加上“初稿”、“二稿”、“改稿”等字样。

1935年9月29日,毛泽东、彭德怀、林彪率领陕甘支队第一纵队拂晓出发,一举攻占通威县城,歼灭敌人300余人。第二、三纵队也从通威县西南的庞洛镇出发,先后在那里相遇。这时,士气高昂、纪律严明的红军,一路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陕甘分队政治部向群众印发宣传材料;印制了一幅陕甘苏区草图,分发给官兵。整个军队充满了斗志和欢乐。当晚,红军一列一旅(红团)先锋连队,在通威县庙里举行了联欢会,200多人参加了。

建党之初,毛泽东就阐述了陕北的形势和任务,以及长征的目的地。演讲结束时,他说:“我写了一首关于长征的诗。现在我来背诵给你们听。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到。”然后,他用独特而迷人的湖南方言背诵了《长征》。

2000年9月,毛泽东在原遗址(今文庙小学)诵读《长征》,刻《七律·长征》诗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