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阅读课9:米沃什的诗《但是还有书籍》

说起书籍的价值和意义,似乎可以洋洋洒洒,万语千言。自从仓颉造字,惊天地,泣鬼神,人类文明就靠文字得以薪火相承相传,书籍就像远古的神话传说一样,历久弥新,经久不衰。

波兰有位饱经沧桑的大诗人——米沃什,用他的诗笔写下了一首关于书籍,又不止于书籍的诗歌——《但是还有书籍》。

诗人用朴素,形象又沧桑的文笔,书写了书籍的恒久,你仿佛感觉站在书架上的每一本书籍,都像一个个秦皇兵马俑一样,历经千万年,等待着读者的唤醒!

米沃什饱经沧桑,对人生有通达的哲思和理解,他写过:

在生活中,

我从不惋惜过去,担忧未来,

我只关心永恒的现在。

准确地说,这就是幸福的定义。

他知道自己此生要干什么,此生的使命是什么。在自己的轨道上,他发挥着自己的天赋——他把自己比作一个猎人,不过他追逐的猎物是——另一个看不见的世界,为此他毕生追求:

“我的确成了一个猎人,

尽管是不同意义上的猎人:

我狩猎的目标是整个看不见的世界,

而且我倾尽一生,

在词语里试图捕捉这个世界,

用词语击中它。”

米沃什简介

在中欧波兰这个国度,如果推荐一位最具代表性的诗人,那么切斯瓦夫·米沃什绝对有资格。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位波兰裔美国诗人的文字。

波兰诗歌巨匠,米沃什八句话,充满沧桑感,不愧能获诺贝尔文学奖

现当代诗歌,放在世界文学版图上,波兰诗歌绝对可以排在前列。因为这个国家,除了许多对后世影响很大的诗人。除了米沃什外,波兰还曾出现过许多著名诗人,比如:辛波丝卡、扎加耶夫斯基、赫伯特等。而米沃什光芒耀眼,是其中的佼佼者。

为了表彰米沃什在文坛做出的贡献,在1978年,米沃什获得美国最具声望的国际性文学奖——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两年后,也就是1980年,米沃什又斩获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名声远播全球,同时传播中华大地上。可以说,在我国诗坛上,米沃什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影响着众多我国当代诗人。

米沃什出生于立陶宛,在大学期间,就曾与同学创办文学刊物,被誉为波兰文坛的"灾难主义诗派"。在他22岁的时候,发表《冰封的日子》,轰动世界。25岁的时候,发表诗集《三个冬天》,被波兰文坛认为"最具天赋的作家"。

二战爆发,米沃什曾参与战斗,游历各国之间,深受各国人民的爱戴。他还曾被任命为波兰驻法国外交官,但是后来因为道德责任的驱动,他与波兰断交,移居地球另一端的美国。

回首米沃什一生,经历漂泊动荡,各种凶险铤而走险,在他的诗歌中一一体现。他的诗以追忆过往及时间思索为特色,诗歌具备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对失去家园的痛斥,情感深刻。

波兰诗歌巨匠,米沃什八句话,充满沧桑感,不愧能获诺贝尔文学奖

虽然米沃什游历过多国,还加入了美国籍,但他的诗还是以母语居多,诗风朴素又强烈,通过自然流畅的文字与过去联系。

《但是还有书籍》

米沃什

但是书籍还会站在书架上,此乃真正的存在,

默默赏析

其实诗歌是最忌讳一句句拆解分析,赏析者常常是自讨苦吃——但我还是乐意做一个向导,在大家面前指指点点。不光是我喜欢,这首诗也超越了国界,最近一部国产纪录片也用这首诗的题目做标题,还有大明星胡歌咏诵这首诗。

诗人开头用了半截的转折关联词“但是”,留下了悬念,也留下了想象空间,我们读者不仅会关注写出的但是……的内容,也会思索——虽然……的内容。

这种写法不光适合诗歌这种跳跃性思维强的文体,一些小说作家也会这样开篇。

书籍一下子出现,崭新,还有些湿润,

像秋天栗子树下闪闪发光的落果,

受到触摸,爱抚, 开始长时生存,

默默赏析

把书籍比作“栗子树下闪闪发光的落果”,通过崭新、湿润、闪光、触摸等,从视觉、触觉、感觉多方面,冷静传达出书籍的重要和长久。

尽管地平线上有大火,城堡在空中爆破,

部落在远征途中,行星在运行。

默默赏析

又是一个半截诗句:书籍会面临大火、战争的毁伤,时间的考验——“行星在运行“一下子把时间、空间引进来,场景顿时变得开阔。

“我们永存,”书籍说,即使

书页被撕扯,

或者文字被呼啸的火焰舔光。

书籍比我们持久,我们纤弱的体温

会和记忆一起冷却,消散,寂灭。

默默赏析

“我们永存,”书籍说,这一句诗文,让书籍开口说话,使诗歌行文富于变化,曲折婉转。接着以正写和对比比照,书写了书籍恒久的魅力和价值。

诗词“撕扯”、“舔光”,形象生动;“冷却,消散,寂灭”,朴素,沧桑感十足。

我常想象没有我的大地:

一如既往,没有损失,依然是大戏台,

女人的时装,挂露珠的丁香花,山谷的歌声。

默默赏析

诗人的想象力永远是沸腾和飞腾的:“女人的时装,挂露珠的丁香花,山谷的歌声”,三组意象,把热闹的红尘生活写的简洁传神。“大戏台”让人遐想: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但是书籍将会竖立在书架,有幸诞生,

来源于人,也源于崇高与光明。

默默赏析

结尾总结,富于哲思,耐人寻味。

(杨德友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