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传统文化的作文200百字六年级作文

在社会转型之际,人们正经历着一个价值震荡和众多人行为失范的阵痛。在探寻结束阵痛、重建社会规范的途径时,不少人把目光投向了传统。“传统文化与当代道德建设”这个近两年颇引人注目的论题,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本文就这个题目谈两点意见。

包括传统伦理道德在内的传统文化有着十分复杂的内容和性质。如何对待它,当抱有充分的理性精神,否则难免走入歧途。但在这个问题上,一些人又偏偏表现得那么缺乏理性精神,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被一种极为有害的非理性思潮支配。且不说在民间,花样百出的伪文化、假古迹泛滥成灾,一些年深日久的历史陈迹铸就的不良心理和卑劣积习恣意表现。单说学术界,在这原本最应具备理性精神的领域,也出现了非理性甚至反理性的现象。

学术界的非理性主要表现于两方面。一方面,基于实用立场,对以传统文化来解决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抱着不切实际的期盼。结果是既把过重的任务加诸于传统文化之上,又造致了一种急功近利、牵强附会、轻率而不严肃的学风。这在伦理学界尤为突出。例如,绞尽脑汁去发掘所谓“儒家经济伦理思想”,试图从古老传统中为当前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寻根正名,似乎非得攀上儒家思想,搞市场经济才理直气壮,却不管这种攀连是多么的不着边际。又如,不加分析地褒扬专制皇权下的吏治和官德,以此为解决干部腐败献灵丹妙药,却既有意或无意地隐匿了封建吏治的本质和那个时代的官风中十分腐朽的一面,又回避了现今导致腐败的根本原因。

与这种根据需要来玩捏历史的实用态度形影相随的,是对传统文化过于浪漫的态度。尽管实用与浪漫看似对立,在非理性地对待传统上,却犹如一个钱币的两面,互为凭借和补充。有的学者有感于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面临的问题转而诉诸传统时,往往求助于“孝”的理想和规范。但在谈及“孝”时却缺乏应有的慎重和求实精神,给人们描绘出一幅在“孝”的观念支配下父慈子孝、尊老爱幼、其乐融融的历史田园诗景象。然而“孝”固然含有尊敬、瞻养老人、注重人的天然联系并维系和强化这种情感联系的一面,又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显然悖谬的内容,更有其作为宗法家族伦常关系和专制等级关系之核心规范而表达绝对父权、以身份论是非的荒诞性,以及将这绝对父权移植到君臣关系上“以孝事君”的专断性。这极为荒诞和专断的一面在历史上兑现为生活现实时,具有非常残酷的性质,而且常常充满了血腥。抛开这些原本就附着于“孝”之上的历史内容,以一种远距离审美的浪漫态度大而划之地侈谈中国“孝”的传统,不仅无助于当代道德建设,而且由于把历史真相湮没在浪漫主义幻想之中,在事实上对人们起到一种欺骗和误导作用。

作上述批评并非要否定传统。我国两千多年伦理文化的传承,这一事实提醒人们:新伦理文化的建构不是与传统不相干的工作。我们决不可以设想能抛弃传统伦理文化,在一片空地上去随心所欲地建造新伦理文化大厦。历史既不能回避也不能割断,倘若割断、回避历史,再好的设想也会由于缺乏根基而无法兑现。何况,任何人都不同程度地浸润于过去的历史传统之中,传统无时不在对当代人发生着作用,构成我们置身于其中的客观背景。更重要的,无论是我们追求的伦理精神的现代性还是社会其他方面的现代性,正如美国学者英格尔斯所指出的:“从历史发展上看,现代化倾向本身就是人类传统文明的健康的继续和延伸。”问题在于,这种健康的继续和延伸不能通过基于对传统的实用主义加浪漫主义态度来实现,而只能诉诸理性精神,在认真反思、清理、分析传统的基础上改造其中有价值的内容,使之实现适应现代社会的创造性转换。

以理性精神对待传统不仅意味着治学的诚实和严谨,还意味着把对传统文化的考察置于世界的大文化背景之下来进行。近代以来,随着各民族之间交往日益广泛和深入,不同文化的价值日益被人们所了解,多种文化模式并存,异质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文化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表现,无论不同文化之间有多大差异,比起那些使所有人都成为同类的一致性来说,差异是表层的。任何差异都不能掩盖人在特性和需求上的一致性以及所面临的基本生存问题的***通性。这些一致性或***通性构成了超越地域、文化、种族界限的人类***同的价值基础。这决定了任何一种文化传统的健康继续和延伸必须以认同和尊重人类基本价值和相应公理为前提,因而要求把对传统的考察置于世界文化背景之下,而不是脱离这个背景,脱离人类文明发展进程而孤立地进行。这种立足于本民族而又同时注目于全球的眼界和胸襟,不仅使我们在传统问题上免于裹挟着一股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在自大和自悲之间游移,而且使我们得以真正发掘出传统中的优秀成分,得以在传统与现代文明之间找到结合点,将其改造成为国际文化***同体中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