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承载的精神内涵及其优美的艺术形式

诗歌承载的精神内涵及其优美的艺术形式介绍如下:

诗歌承载的精神内涵及其优美的艺术形式,一直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象征。

从《诗经》、《离骚》到唐诗宋词,再到现代的白话诗,诗歌的优美艺术形式及其承载的精神内涵,一直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象征。诗歌不仅表达了人们对于社会、自然、人生等事物的理解和感悟,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

在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诸如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社会正义、亲情与友情等精神内涵的传承和弘扬。同时,诗歌也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美感,给人们带来了愉悦和启发。

总的来说,诗歌是一种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形式,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鉴赏诗歌的方法

1、注意时代背景。

朝代的不同,国力的差别,往往会影响诗人的艺术风格,乃至形成相应的诗歌流派,表达类似的思想情怀。比如唐朝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在初唐时期,创建清新刚健的风格成为诗人的追求。盛唐时期,唐帝国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清秀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豪迈的边塞诗派应运而生。

中唐时期,直面现实,兴利除整,诗人仍然向往盛唐的强大。晚唐时期,兴国无望,诗人哀伤的情绪笼罩诗坛。

二、掌握作者人生经历。

正所谓,知人论世,诗言志,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那么,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因此,鉴赏时不妨从作者的生活经历突破。例如:《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寒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一生坚持抗金复国,但不受重用,抱恨而终。他的词作多抒写其大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这首词就抒发了他的壮志难酬仍忧国忧民的宏大襟怀。

三、重视注解。

诗注是在一首诗后命题人所给的补注,可能是对作者写这首诗时相关的时代背景的介绍,也可能是诗中难读字句的解释,还可能是诗中涉及的典故等,对阅读整首诗和后面的答题都至关重要,切不可轻易放过。对注释内容认真思考,寻找注释与整首诗歌之间的联系。

例如:《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从诗注里学生就可以获取重要信息,诗人在奔波流离之后写的这首诗。这对于学生准确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有着一分重要的作用。

四、找出“诗眼”。

阅读内容,寻找与试题有关的词句,将诗眼提取出来。弄清诗歌的意象,再回头探寻诗歌意境,体会诗歌的意趣。

例如,赵师秀的《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前句写出对客人失约的强烈不满,而“闲敲”二字看似“闲”,却生动地表现出诗人等人的万分焦急。

例如:王建的《雨过山村》首联的“一两家”,准确地写出了山村居民点分散,人稀稀落落的特点。而“妇姑相唤浴蚕去”后,只剩下中庭的栀子花在静静的开放,人呢?都忙自己的事去了。借景写人,以闲衬忙,以静衬动。全诗的意境便展现出来了。

总之,找出诗歌的意象,这是鉴赏的起点。体会诗歌的意境,是赏析的关键。

五、强化书面表达,注意逻辑条理

考生对于一首诗歌往往有一定的见解和感悟,但是一旦述诸语言,学生的思维却大打折扣,写出的鉴赏文字缺乏逻辑性、条理性,不能准确地运用有关的诗歌鉴赏术语,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