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袁绍的诗有哪些?
写给袁绍的诗比较出名的有《三国演义》中的“袁绍之死”,全文如下:
袁绍之死
出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累世公卿立大名,少年意气自纵横。空招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
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更怜一种伤心处,家难徒延两弟兄。
赏析:
袁绍在官渡大战中败北,患病未愈,又逢曹操进攻冀州。袁尚自负其勇,代父领兵出战,大败而归。袁绍又受此惊吓,旧病复发,吐血而亡。这首七律,给袁绍的一生做了概括性的盖棺定论。
袁绍是东汉末年最大的豪强,称霸北方,雄冠中原,大有一统天下之势。形成这个优势的因素主要是:
首先,他有诸豪强不可比拟的政治资本,出身于“四世三公”的官僚望族之家,其高祖父袁安,做过汉朝的司徒,从袁安以后,曾祖袁敞、祖父袁汤、叔父袁逢都官至“三公”之位,“由是势倾天下”。
其次,袁绍容貌修美,仪态威武,能够屈节下士,天下俊杰很多归附他。加上“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因而袁绍集团集聚了一大批人才。
再者,他当年曾为支撑汉室将倾的大厦,也不遗余力地做过一番贡献。诛宦官,抗董卓,横刀长楫出京门,被十八路讨董联军公推为领袖,这都是他一生闪光的事业,英雄的壮举。所以诗的首联说:“累世公卿立大名,少年意气自纵横。”
诗的颈联突然笔锋一转,“空招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这是为什么?袁绍占有青、幽、并、冀四州之地,“带甲百万,谷支十年”,麾下文臣武将济济,进可以争天下,退可以守一方。
而官渡一战,七十万大军,仅剩八百残兵败将。继而接连失利,威威赫赫的袁绍豪强集团,终于毁灭。对此,人们可以从各个方面加以评说,但当年有识之士都认为袁绍个人器质上的弱点是一个重要的内因。正如诗句形象地说他:“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可谓入骨三分。
事实正是如此,不但良谋荀彧、郭嘉、许攸离他远去;就是效死之士如沮授、田丰等也无所施其能;忠义之将高览、张郃则因奸臣谗言被疑,无奈愤然阵前倒戈,造成袁绍集团人才大量地流失和损折。
袁绍虽死,而其废长立幼,遗患未止。他生前把几个儿子改为外任,各据一州,拥兵自重。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而留小儿子袁尚在冀州,偏爱之情,造成长幼不睦。再加上其军中彼此各有一派势力。
以河北集团的审配为一方,颍川集团的辛评、郭图为一方,双方的矛盾又影响并发展到袁氏家族的内部。因此,袁谭、袁尚兄弟之间的争斗,又表现为河北、颍川集团的争斗。待袁绍死后,审配、逢纪矫绍遗命,奉袁尚为冀州牧。
郭图、辛评拥立袁谭以长争位,致使袁氏兄弟互相攻杀,祸起萧墙。曹操趁机各个击破,先灭袁谭,后破袁尚。袁尚、袁熙败亡,投奔辽东,公孙康诱杀袁氏二兄弟,送其首给曹操。至此“四世三公”的望族,由于袁绍播下灾难的种子,全部灭亡。
“更怜一种伤心处,家难徒延两弟兄。”虽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其实祸根还在“两弟兄”的老子身上。
扩展资料
袁绍兵败官渡经过:
建安四年(199年),割据河内的眭固欲与袁绍和纵,却被曹操所灭,袁、曹之间的一场决战已经到了不可避免的时候了。袁绍决定驱使十万精锐步兵和一万骑兵夺取许都,一举攻灭曹操。
他任命审配、逢纪主持军事,田丰、荀谌、许攸充当谋士,颜良、文丑担任将帅,积极准备南下。
当时,袁绍部下意见纷纭,沮授的意见与郭图和审配的完全相反,沮授建议以逸待劳,采取持久战,而郭图、审配则主张速战速决。
袁绍自恃地广兵强、粮食充足,根本听不进沮授的忠告。郭图等人又在背后进谗言说:“沮授监统内外兵众,威震三军,倘若他的势力逐渐加强,怎么控制得了!臣下服从主人才能昌盛,主上服从臣下就会灭亡,这是黄石公在《三略》中所告诫的。统兵在外的将领,不宜让他参知内政。”
因此,袁绍把沮授统领的军队分成三部,其中两部分别交给郭图和淳于琼。
九月,曹操分兵把守官渡,准备抗击袁军。袁绍企图联合张绣和刘表对曹操进行夹击。他派使者到穰城联络张绣,还特意给张绣的谋士贾诩捎信结好。
张绣打算应允,还没有说话,贾诩在一旁先开口了,他说:“请你回去转告袁本初,兄弟都不能相容,怎么容得了天下的国士呢?”使者怏怏而回。
不久,张绣率众投降曹操。袁绍又派人到刘表处求援,刘表假惺惺答应了,实际上按兵不动,对袁曹之争斗只打算作壁上观。张、刘的态度使袁绍迟迟没有动手。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刘备杀徐州刺史车胄,背叛曹操,策应袁绍。曹操为消弭后患,领兵攻打刘备。此时,田丰对袁绍说:“曹操东击刘备,一时不容易罢兵,明公如能举兵袭击他的后方,一定可以一往而胜。”
但袁绍却说孩子有病,田丰气冲冲地退了出来,边走边用拐杖狠狠敲着地面,说:“完了,没有希望了!千载难逢的时机,因为孩子有病就丢掉,可惜啊!”袁绍听说以后,恼羞成怒,从此疏远田丰。
曹操害怕袁绍渡过黄河,就加紧攻打刘备,终于将刘备打败。刘备投奔袁绍,袁绍这才进兵攻打许都。
田丰认为战机已失,再次进谏说:“曹操既然打败了刘备,许都便不再是空虚的了。而且曹操善于用兵,变化无常,兵众虽少,也不能等闲视之,所以不如作持久之计。将军据有山河之固,拥有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选拔精锐,分为奇兵,速速打击敌人势力薄弱的地区。
他救右则击左,救左则击右,使敌人疲于奔命,百姓不得安居乐业。这样,我方还没疲劳,敌方已经困乏,不出三年,可以安坐而战胜它。如今放弃必胜的策略,以一战决定成败,倘若不能如愿,悔之晚矣!”袁绍不听。
田丰极力劝阻,得罪了袁绍,袁绍认为他败坏军心,就将田丰关了起来。
二月,袁绍发布讨伐曹操檄文,指控曹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挠折栋梁,孤弱汉室,除忠害良,专为枭雄”。
他派颜良包围白马,自己率领大军抵黎阳。四月,曹操声东击西,北救白马之围,斩杀颜良,迁徙民众撤向官渡。袁绍依仗自己人多势众,准备挥师渡河,追赶曹军。
因为屡谏而被嫌弃的沮授,这时又站出来劝阻说:“战争胜负变化莫测,不能不周密计划。大军应当留屯延津,另分兵进攻官渡。如能攻克,再迎大军也不迟,否则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袁绍不从。
沮授在大军即将渡河的时候叹息:“在上者骄傲,在下者贪功,悠悠黄河,我还能渡回来吗!”他推托身体有病,不愿过河。袁绍非常气恼,强迫沮授随军渡河,而把他所部军队割属郭图。
袁绍渡河后,驻屯在延津南面。他派出刘备、文丑挑战,被曹军打败,大将文丑被斩。白马、延津两战,折损两员战将和许多人马,袁军中大为震恐。
曹军退还官渡后,袁军集结在阳武,沮授又对袁绍说:“北军人多,但英勇善战不如南军;南军粮少,物资储备不如北军。南军利于速战,北军利于缓兵。所以我军应打持久战,拖延时日。”袁绍仍然不从,他命令部队逐渐逼近官渡,紧靠曹军扎营,军营东西绵延数十里。
九月,两军会战,曹军失利,躲进营垒中坚壁不出。袁绍修筑壁楼,堆起土山,从高处发箭射击曹营。箭如雨下,曹营中的将士只得蒙着盾牌走路。但壁楼、土山不久就被曹军的“霹雳车”轰毁了。袁绍又暗凿通往曹营的地道,曹军则在营中挖掘长沟进行防御。
袁军的运粮车还遭到曹军的袭击。两军相持了一百多天,河南老百姓困苦不堪,很多人背叛曹军,响应袁军。相持期间,袁绍先后派刘备、韩荀袭击许都,但是皆被曹仁击败,因此不再分兵复出。
然而,这种有利于袁绍的形势却突然急转直下。这时,袁绍派淳于琼带领万余人北迎运粮车,沮授特意提醒说:“可增派蒋奇领一支人马在淳于琼外侧,以防止曹操偷袭。”而谋士许攸则提出乘曹操倾军而出,轻骑奔袭许都的建议。
然而,袁绍因之前韩荀和刘备袭击许都失败,不想再分兵冒险。事有凑巧,在邺城的许攸家族中有人犯法,被留守的审配抓进监狱,许攸大为不满,于是投奔曹操。在许攸的谋划下,曹操亲自领兵赴乌巢,袭击淳于琼。
当曹操奔袭乌巢之时,袁军部将张郃主张救淳于琼,他对袁绍说:“曹操亲自出马,必然得手,那么事情就无可挽回了。”郭图却别出心裁地说:“不如乘此时发兵去进攻曹军大营。”袁绍认为郭图说得对,只要攻拔曹营,曹操就无家可归了。
于是派高览、张郃率领重兵攻击曹营,而只派轻骑救援乌巢。高览、张郃攻营不下,乌巢大败的消息已经传来了,二将无心恋战,竟自向曹军投降。袁绍全军大乱,一下子全垮了。慌忙之中,袁绍及长子袁谭各单骑逃遁,直奔黄河渡口,随后又逃来一群骑兵,约有八百骑,渡河至黎阳北岸。
这一仗袁绍损失七、八万人,武器、辎重、图书、珍宝无数。当他跌跌撞撞走进部下蒋义渠营帐中时,握着蒋义渠的手,无比伤感地说:“我把自己的脑袋都交给你了。”
官渡败后,有人对田丰说:“你必将受重用了。”田丰平静地回答说:“如出兵打胜了,我一定能够安全。如今兵败,我必死无疑。”果然,袁绍回到邺城,说:“我当初不听田丰之言,今天真的要让他笑话了。”于是下令杀了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