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每当读及这首《江城子》,便感叹唏嘘,潸然泪流。这首词是苏轼为悼念亡妻而作,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思念,下片记梦境,述往事,抒发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全词情真意切,字字血泪。你能想象出豪放如“手执铁板、关西大汉”的苏轼有如此深刻细腻的情怀吗?

苏轼被广为传诵的婉约佳作,大约有三十几首,从表达内容上来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描绘自然景色,抒发身世情怀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蝶恋花》,风格清新婉约,借惜春伤情,抒写了诗人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上片惜春,“花褪残红青杏小”,“枝上柳绵吹又少”。下片抒写诗人的感伤。面对残红退尽,春意阑珊的景色,诗人惋惜韶光流逝,感慨宦海沉浮,把自己的身世感慨融注词中。“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艺术构思新颖,使寻常景物含有深意,名句“天涯何处无芳草”,别有一种耐人玩味的情韵。

又如:

《阮郎归 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这首词写高柳新蝉,熏风微雨,池荷榴花,琼珠清泉,交织成一幅初夏的美丽图景;抚琴、下棋、昼眠、嬉水,传达出人物风雅优闲的生活情趣。在心绪情怀方面,较上首感觉轻松了许多。

2、既咏物又写人,咏物与写人有机融合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思妇的形象。萦损柔肠,困酣娇眼,随风万里,寻郎去处,是写杨花,亦是写思妇,可说是遗貌而得其神。而杨花飞尽化作“离人泪”,更生动地写出她候人不归所产生的幽怨。作品以杨花喻人,在对杨花的描写过程中,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其间,“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成为传世名句。

再如:

《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槐阴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

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浓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粉泪,两簌簌。

这首《贺新郎》,寄意高远,构思奇妙。上片咏佳人,“扇手一时似玉”。又隐约流露出人物的孤独心境,“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下片写石榴,“石榴半吐红巾蹙”,然后将人物与石榴合写,“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粉泪,两簌簌”,亦花亦人,巧妙新颖。全词以华美艳丽的形象,婉曲缠绵的情韵,曲折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怀。苏轼在新旧两派当权时,均不愿随声附和,取媚求进,因而或遭新党排挤,或为旧党不容。词中以榴花比托“幽独”的佳人,联系自己的心情和处境,借咏物传出自己的心声,手法极为高妙。

还有: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中的“孤鸿”,实际上也就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它傲岸不羁,又孤寂独处,这正是诗人性格的写照。在冷落凄静的夜晚,唯有“孤鸿”与“幽人”相对,“孤鸿”的“有恨无人醒”与拣枝而栖,反映了诗人的现实处境,反映了诗人的孤高态度,还反映了词人进不苟合、退不甘心的思想矛盾。咏物,实际也就是在写人,写诗人自己,写他自己的内心世界。黄庭坚评此词说:“语意高妙,似非食烟火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3、女性形象是苏词的重要内容,或少女,或思妇,无不惟妙惟肖

如:

《浣溪沙 春情》

道字娇讹苦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朝来何事绿髻倾。

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困人天气近清明。

作者围绕“春困”这一侧面,着意描写少女娇慵的神情意态。大好春光,本应“彩索身轻长趁燕”,却“红窗睡重不闻莺”。构思新颖,不落陈套。全词轻柔细腻,情致缠绵,写出了情窦初开的少女情态。

又如:

《少年游 润州作》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恰似嫦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这是一首思妇怀念远人的词。意境鲜明,风格凄凉,“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嫦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词又饱含深意,抒发了作者久居客地的孤寂凄凉。作者于熙宁六年冬,自杭州至镇江,到次年春尚迟留未归,有感而写此词。“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透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再如:

《江城子》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蓉,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据《墨庄漫录》载:诗人在杭州,一日游西湖,见湖心有一彩舟渐近,中有一女风韵娴雅。一曲未终,人翩然不见。苏轼因作此长短句以记之。全词上片写景,下片写人。情景交融,和婉轻倩,曲折含蓄,情韵无限。“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之意,令人遐想。

4、借景生情,表现诗人的人文精神和民本思想

如:

《浣溪沙》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

苏轼被贬到黄州,适逢天降大雪。本词即为此所作,想象丰富,“雪晴江上麦千车”,境界鲜明,情思深婉,表示对“雪兆丰年”的欣喜。这首词表现了崇高的思想境界,“但令人饱我愁无”,不以一己得失为重,而以天下苍生为念。但仍难以脱离封建士大夫的局限性,写富足生活也离不开灯红酒绿,“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以艳丽景象寄民本情怀,手法奇特巧妙。

5、以婉约笔法而写游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如:

《浣溪沙 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生有味是清欢。

这是一首记游小词。上片写山行俯瞰所见,“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其人在山中,自不待言。下片言午餐,雪沫乳花,蓼茸蒿笋,山野风味盎然。并由浅入深,表达人生观念,“人生有味是清欢。”

又如:

《减字木兰花》

春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婉香。

轻烟薄雾,怎是少年行乐处。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这首词写皓月当空,与友人小酌堂前,梅香阵阵,月色溶溶,良辰美景,赞颂了美好的自然景色。“春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婉香。” 不像秋光那样,只照着断肠的离人,“轻烟薄雾,怎是少年行乐处”。词的意境宛如一杯醇酒,饮之令人欲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