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是几年级的音乐课
应该是小学五年级的音乐课。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当时第一次听到就有一种震撼感,被触动到了。但当时太小了,并不明白高明在哪里,只粗浅的觉得意境很悠远很美。歌词都是意象堆叠,也是画面勾勒,有点王维“诗中有画”的意思,勾勒渲染出来的就是一个完美的送别场景,夕阳西下,杨柳依依,笛声悠远,芳草连天。大片孤寂空阔的天地间,两个人在告别,一个人要转身走入广袤的世界中,一个人被留下,形单影只。 我认为它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一、离别之情,是人类永恒的情感之一,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鸣,这就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力之一。 二、语言简单,意象普通常见,理解起来没有任何困难,简单直白,普通大众都可以读懂,都可以理解。贴近生活,贴近大众的生活体验(至少是当时的大众生活体验吧),让它更加鲜活有生命力。
三、含蓄蕴藉,哀而不伤。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我们传统文学就是讲究一个“含蓄”,感情过于直白外露,反为不美。晚风夕阳,笛声清幽,芳草连天,天地间充满孤独感,但作者并不直接去写离别的不舍和哀伤,只是让读者自己去感受体会,相比之下,“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反而要落“形迹”了,幸好是“无语凝噎”,再说点什么就完了…… 四、我认为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点,好的文学作品,或者直接点就说是诗歌吧,自带哲学性,不管它写的是什么,它都能在深层透出人生的况味。就比如这一阙词吧,你看着是在写送别的场景,在写别情,但仔细咂摸,却能渐渐读出一种生命永恒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