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端午风俗 感屈原身世——苏轼咏端午诗词赏析

绘端午风俗 感屈原身世

——苏轼咏端午诗词赏析

王传学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就演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屈原,以他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忧国忧民、行廉志洁的人品被誉为后世楷模,也以他气魄宏伟的诗篇“逸响伟辞,卓绝一世”。从古到今,多少仁人志士在端午节都以写诗填词的形式来纪念屈原,吟咏端午佳节盛况,让后人充分感受到端午节的独特魅力。北宋文学家苏轼就写有多首咏端午、怀屈原的诗词。

先看苏轼的《屈原塔》: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自注:在忠州,原不当有塔于此,意者后人追思。

苏轼和屈原一样历经贬谪,在一肚子不合时宜的心境中,度过了人生的大半光阴。不过写作此诗的嘉祐四年(1059年),苏轼还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才士,两年前刚以21岁的年龄成为进士。本年冬苏轼侍父入京,途经忠州南宾县(今四川丰都),看到这个与屈原毫无关系的地方竟建有一座屈原塔,惊异之余便写下了这首五言古诗。

诗分三段:前八句写端午节投粽子、赛龙舟习俗与屈原的关系,次八句推测屈原塔的来历,末八句赞美屈原不苟求富贵而追求理想的节操。

诗一开始,写楚国人悲悼屈原,千百年来从未停歇,表明屈原的爱国精神已深入百姓的心中。他们采用投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屈原,表达哀思,追求的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

相比楚地民俗来,更触动苏轼的是屈原那深入人心的精神品格,因此他不是在纪实性的叙写中展开作品 ,而是付之以精神史的追溯。投饭和竞渡不是呈现为娱乐化的热闹的民俗场景,而是祭祀与追怀的真正仪式,伴有“悲”、“哽咽”、“哀叫”等强烈的情绪活动。诗人一再用反衬的笔法来强化议论的力度,如屈原赴死之决绝与世人眷怀之不绝,如事之无凭据与人情之殷切,富贵之短暂与声名之无穷,世人之澌灭与屈原之不朽,最终以“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一联贯之,屈原持志之高洁与自己的无限景仰之情,都不待言而自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首诗就像是一个预言,宣示了诗人未来的志节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后来苏轼毕生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生活理想,身处逆境而不妥协苟合,同时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始终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再看苏轼咏端午的词《六幺令·天中节》: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 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 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天中节”系端午节之别称。

苏轼一生坎坷,几上几下,最后客死异乡,与屈原很有一些相似之处。

此词上片“述今”之端午节民间活动诸况,下片追叙“ 湘累”人生故事。意蕴深远,别具一格,令人赞叹。

上片“述今”,描绘端午节的民俗风情、活动盛况。“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民间认为五月为“恶月”、“毒月”,瘟疫流行,毒虫滋生,因此要采取各种方法避邪祛毒。旧时人们用绫罗布帛等制成小虎形,缝缀儿童臂上,认为可以避恶消灾。到了虎符缠臂的五月,就迎来了端午佳节。“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民俗,将青翠的艾叶悬于堂中,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以辟邪驱瘴,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纸鸢”又称风筝。家家门前挂着青翠的艾蒿菖蒲,孩子们在野外放着风筝。“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樽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樽以盛酒,俎以盛肉。人们端着飘香的粽子,携带着酒樽肉俎,到江边看龙舟竞渡。江面上龙舟竞发,彼此呐喊助威,还有一些人在江边悲壮地大声吟诵屈原的《离骚》!

下片“怀古”,追叙楚怀王昏庸糊涂,屈原放逐,投江自尽的悲剧。“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昏聩:比喻不明事理,头脑糊涂,不明是非。秦吞楚:公元前223年楚国被秦国灭掉。词人感叹楚怀王昏庸糊涂,不明事理,楚国悲惨地被秦国灭亡了。“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异客:作客他乡的人。屈原已经远离自己的故土,被流放到了外地。流泪不止。两鬓如霜的白发,不知道有多少。“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他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从早哭到晚,最后泪尽于陵阳这个地方。屈原的第二次被流放,最后到了陵阳。“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湘累:指屈原。屈原是赴湘水支流汨罗江而溺死的,古人称之为湘累。汨罗江边,屈原已死,只留下了让人痛断肝肠的诗句。

此词咏今叹古,在上片极力渲染当下“端午”诸种盛况,却重在下片“感怀”,感叹屈原的悲惨遭遇,意在述今怀古,“借古”而“启今”。词中明暗结合,明写屈原,直接抨击楚王“昏庸”,暗讽时政,锋芒直指北宋王朝,将词人自己的爱恨情仇寓于其间,却不露痕迹。词的内容虚实相间,叙说眼前庆祝端午诸景,是“实”;感怀屈原悲苦仇怨的往事为“虚”;“虚”写屈原,实及自己,慨古人之忧,发今人之叹。

词中有景,景色如画,画里“有话”。且看上片,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景画,扑面而来:童之臂符、门之翠艾、菖蒲之剑、风筝漫舞、对酒当歌、龙舟竞发、诵君之赋,一个个情景交融的图画,展现了今日庆祝端午节的丰富活动内容。再看下片,怀王之昏、秦之吞楚、异客垂涕、 新亭对泣、汨罗江渚,一个个画面,再现了历史的沧桑。这些词中之境,如诗如画,一唱三叹,极大地丰富了词的内涵,展现了端午佳节的文化意蕴。

苏轼还有一首《浣溪沙·端午》词,表现了词人的另一风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此词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片描述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穿着薄薄的绿色丝绸,用浸泡有芳香兰花的水沐浴;精心梳洗打扮,倒弃的香脂水流满小河中。下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将彩线轻轻缠在玉臂上,在发髻上斜挂着祛邪驱鬼、保佑平安的符录,见到她们,好似见到了千年前的佳人。词中描写细腻,生动的再现了端午节前后妇女们的精心打扮,显示了人们对端午节的热情与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