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胡达·阿米亥的诗歌人生
1955年,阿米亥大学毕业,在耶路撒冷一中学内谋得教职。同年,在开始诗歌创作六年之后,他出版了自己的首本诗集《现在及他日》(Now and in Other Days),其诗风让人耳目一新。《现在及他日》是以色列文学史上第一代口语化的希伯来语诗歌,标志着一种全新风格的诞生 。
1956年,由于苏伊士运河危机,阿以之间再度开战,史称第二次中东战争,阿米亥又从军上前线。
他这一时期的诗歌表现出明显的爱国主义,以及对新生的以色列国家的认同,诗中大量用典,包括圣经语汇,且广涉犹太人的历史。但他随后的作品愈加简洁,口语化的特色更为明显,评论家指出,这明显是受了英国诗风的影响。
1958年,阿米亥的第二部诗集《两种分离的希望》(Two Hopes Apart)出版,从此奠定了他在以色列诗坛和作为“帕马奇一代”(指以色列独立战争期间有从军经历的作家)代表人物的地位。此时的阿米亥,在诗艺上的革命性姿态更为明显,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成了诗作的主体,那些传统上被认为不宜入诗的语汇,如坦克、飞机、汽油,以及某些专业术语,都出现在他的诗中,并混以《圣经》的句式,或祈祷书的语气,以及德国的抒情诗风和英国诗的现代主义。一方面,他让古老的希伯来语焕发了青春;另一方面,又以自己的方式肢解和重构着古老的希伯来习语。他的诗完全是现代的。
阿米亥坚信,现代诗万不可回避现代主题,但又不能完全脱离传统。他以十足的个人化和口语化,与希伯来诗歌数千年来面对民族苦难时的集体声音决裂。他第一次用希伯来语唱出了具有强烈个人色彩的歌。
阿米亥十分多产,一生写有1000余首诗,出版了25本诗集,两本小说和一本短篇小说集。他不仅仅是诗人,还是小说家、剧作家、随笔家,甚至儿童文学作家。
1962年,阿米亥发表了剧本《尼尼微之旅》(Journey to Nineveh),并陆续出版了数本小说,包括1963年的《非此时,非此地》(Not of This Time, Not of This Place),它以复杂的叙述结构,讲述一个犹太移民到以色列寻找身份的过程,被视作以色列后现代文学的先驱。此后,他先后出版了诗集《耶路撒冷》(Jerusalem,1967)和《诗集》(Poems,1969),受到评论界高度评价。
20世纪70-80年代是他诗艺和出版的高峰。1971年到1976年,他到了美国,在伯克利加州大学做访问教授,其间,1973年10月阿以战火再起,史称赎罪日战争,他又一次回国从军。
1971年,他发表了第二部小说《野店》(Hotel in the Wilderness),并先后出版了《耶路撒冷和我自己的诗》(Poems of Jerusalem and of Myself,1973),《阿门》(Amen,1977)、《时间》(Time,1979)、《情诗》(Love Poems,1981)、《大宁静:问与答》(The Great Tranquility: Questions and Answers,1983)、 《世界是屋及其他故事》(The World Is a Room and Other Stories,1984)、《你本是人,仍要归于人》(Of Man Thou Art, and Unto Man Shalt Thou Return,1985)、《耶路撒冷诗篇》(Poems of Jerusalem,1988),以及《甚至拳头也曾是五指伸开的手掌》(Even a Fist Was Once an Open Palm with Fingers,1989)。
1982年,因为“在诗歌语言上的革命性变化”,阿米亥获得了该国最高荣誉“以色列奖”(Israel Prize)。
他晚年的作品在形式上变得更为松散,主题亦不再那么精确,甚至放弃了主题。1998年,他出版了生前的最后一部诗集《开·闭·开》(Open Closed Open)。2000年9月22日,耶胡达·阿米亥因患癌不治,在耶路撒冷去世。
2007年4月,《开·闭·开》在中国出版,这是中国第三次出版阿米亥的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