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一篇 请各位诗词达人评价下 不才随便写的 别喷的太严重哦

其色令人艳,秋海棠视之,其色令人媚——艳媚作动词倒装的效果很别扭。

纵观海棠以稀世之美,余不胜赞。——稀世之美,这种总结评价就两字:俗艳。

其叶娟娟,伴行诸色,通透华瓣,落落点斑,美人刺脸,回眸几番,炯炯耀精,不可尽畅。——叶和花的修饰比重和结构都有待商榷。美人刺脸显然写白了,再加上回眸几番顿觉惊悚,花叶用个回字通常是写风,如一时回首背西风,用这里太唐突。炯炯耀精有点虚,落不到实物上,这种打打酱油的宽泛饰语,其偏旁、字形和读音跟修饰物的协调感往往比意思重要,这几个字太硬了。

世人多赞其柔媚,如娥英环燕之美——娥英历来取节不取色,毕竟是咏斑竹的意象,柔媚两字很不靠谱。

观梨雨带花时,虽不若棠之惊世之美——前句是笔误还是刻意的,如果不是笔误那就把带字换掉。又见×世之美,文气屡挫,每况愈下。

亦乃寻就巷院之间,喜于横枝出墙,小院玉碧——院字最好别用两次,前面那个应该很好换。

然,此纯洁暇玑,三蕊六瓣,肆雪欺霜。——然字的逗号用不着,肆雪欺霜前再加四个字,可读性可能会好些。

较之独立三四顾倾人臣者,依旧醉满芳园,伫立良久,旖尔旎之,葳润蕤茂,得清奇之髓,拥孤高之貌。——臣-城。独立三四顾

暗就揣心思复,有此如花美人噫!——揣字用娘了。思复?是思忖之误吧。

淑人红颜者,靓也。——看起来像介绍名字,或是字词解释,可以作为标准词条直接收录进《说文解字》了。

喜此姝丽之君,翩衣羽裳,弱风树梨,怀而凝盼,幽潭月波,移步生莲,一笑残花,美肌映雪,漆发焕霞,稍慑樊素,威吓小蛮。——弱风树梨?×世之美,一笑残花,这几个字太如花了。用字用意都偏俗偏旧,结构也乱七八糟。体态、表情、动作起码要归类好,凝盼跟笑隔远了,幽潭月波是修饰还是眼神、内涵一类?对于不够具象的字眼,标点和句式一定要用地道些。整个就一混搭风,注意气质啊,梨花!梨花!已经从海棠界飞升到牡丹界了!!!稍慑?威吓?这不花霸么,连王八之气都出来了还小院玉碧!!用典之前多注意,尤其是熟典,梨花的定位本就也就樊素一级,步步生莲花的潘玉儿是哪个级别?就算取义佛典也该注意一下格调。本该是仰攻,怎么猛地就变俯射了?

或挢花腮凭月,时抿蕉面听雨,暗牖闲坐,对郎抚札,试手小字,羞语摅情。——通篇就个挢字还算新的,但花腮……本身文章就是用花作总喻,细喻里花字就他妈不要再用了!要求高点连植物都本该辟易远避!上面的一笑残花也是这么个玩意儿!跟网络小说里的“美杜莎的腰肢如蛇腰般盈盈一握”一样反胃!人如梨花,脚下生莲,一张芭蕉脸还想开出朵花来。偏又暗牖闲坐,这货到底是梨花还是蘑菇!!临窗寄眺,胸怀坦荡,低头向隅,必有奸情。这是一定以及肯定的。摅字用反了吧?

长于豆蔻铅华弗御之龄,修闭娇靥无加芳泽之貌。——长于语病,是适或恰什么的吧。铅华弗御实指还是虚指?实指挨上豆蔻两字实在没什么意义,十三四岁?萝莉?应该是桃李之龄。修闭是闭月羞花简写加通假字?

轻而唤兮,曰可卿,书而名兮,曰亮靓,寻就其芳姓兮,曰曹,探索其泽居兮,曰泾。古文有云:“英雄不问出处”。盖论美人乎,通古皆系出大家阀贵者居多,犹如凤栖金枝。——四大美女有哪个是出身名门?什么赵飞燕,冯小怜,张丽华,陈圆圆……历史数得出的祸水几乎都是优伶仆婢出身,团扇见捐、微时故剑、平阳歌舞都是草根完胜凤凰女的经典之役。论断太过无力,凤栖桐枝明显是反证。

但岂不知山隅之畔,斯水之滨,尽得巫女洛神玫姿玮态之妾,婆娑人间,寰寰觉觅,不乏其人矣。然遗世小竹竟缘遇姣花,解其喃喃美意,窥得照水姿容,隔翳辨香,朦影暗识,斟较往复,实属心久所求,无以复论。——比前面要好些,字词还是要炼。

是日国典诞期,佳颜不拂余意,诚邀至余家。——不拂余意是不是想表达类似不坠余望的意思,拂和意的姿态太高了。诚邀至余家,主语已经变了,标点也该替换。但另外起句也嫌仓促。用些彩云接庐、玉趾烦降之类的玩意儿搪塞过去。

奁妆锱铢,着铛夹簪,端秀赛霁后妖虹。胭酽香薰,盥沐出浴,呵气鄣焚闭椒兰。——刚才不是还铅华弗御么?对仗和对账乱七八糟,锱铢常带贬义,铛按平仄应该和鬓、钏搭配,簪字用个夹已有搔首弄姿之象。端秀跟妖字有什么可比性。胭酽香薰不对仗,结构也变了,梨花都快染成玫瑰了。整句话都得回炉。

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人家写妓女能写出一副天真情态,老兄写的小家碧玉却一股勾栏气息。

乘典庆时下,执手闹市,秋水送波,心映不宣。盖要究底论其恬意,实不能以泛泛书言。曲水境迁,流光几何,棠新梨旧,叶舒茎卷。再读佳颜恒绪,常有所思,以此赋仅表,轻受则欣甚矣。——男女关系跟曲水意象扯不上吧。

棠新梨旧,叶舒茎卷。再读佳颜恒绪,常有所思。不大明白表达什么。读字还是改度。

用不着理会堆砌之类的无聊指责,很多人连白描都不会就追求文章有水墨之风,顶多就他妈涂鸦而已。

文章要清新自然,起码得先学会摛藻敲句,才情不够,技法来凑,这是基本功。

没怎么读过这类文章,词库还没来得及建立,具体方面帮不上什么忙。

不过草草写完一篇古文后,应该先把句型调配好,读起来拗口,写得再好也是扯淡。

接下来修改对仗,跟着整饬平仄,之后再炼炼字,个别语句上挂点韵脚。

可以不加点窜、一气呵成,文章还能提得上筷子的,进作协都算屈才了。

拍砖纯属习惯,因为写颂语会恶心,很多评语只是玩笑性质,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