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芮城县的诗歌

查到两个,查完后发现原来真的有吕洞宾这人。。。 还有一个是白居易

独上高峰

吕洞宾(吕岩)

独上高峰望入都,黑云散后月还孤。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东山诗

白居易

直上青霄望八都,白云影里月轮孤。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东山诗的背景:上虞境内的东山,是一座名山。东山之所以出名,一是因为它地处曹娥江边,自然环境优美、景色迷人;二是因为这里曾经居住过不少名人,有许多人文景点,令人遐想。

正因为东山是一座名山,所以吸引唐代诗人到此游览,并留下不少诗歌。

Ps.你可以直接把这句复制到地址栏去搜索,再多送些资料,字多点底气足~

吕洞宾与永乐宫

道教八仙之一。名岩,字洞宾,自号「纯阳子」。唐京兆府(今陕西省长安县)人。曾以进士授县令。他的母亲要生他的时候,屋裏异香扑鼻,空中仙乐阵阵,一只白鹤自天而下,非如他母亲的帐中就消失。生下吕洞宾果然气度不凡,自小聪明过人,日记万言,过目成诵,出口成章,长大后「身长八呎二吋,喜顶华阳巾,衣黄欗杉,系一皂鞗,状类张子房,二十不娶。」当在襁褓时,马祖见到就说:「此儿骨相不凡,自市风尘物处。他时遇卢则居,见钟则扣,留心记取。」后来吕洞宾游庐山,遇火龙真人,传授天遁剑法。六十四岁时,游长安,在酒肆遇见一位羽士青一白袍,在墙壁上题诗,吕洞宾见他状貌奇古,诗意飘逸,问他姓名。羽士说:「我是云房先生。居於终南山鹤岭,你想跟我一起去吗 ? 」吕洞宾凡心未已,没有答应。这位云房先生就是「钟离权」。到了晚上,钟离权和吕洞宾一同留宿在酒肆中。云房先生独自为他做饭,这时吕洞宾睡著了,他梦见自己状元及第,官场得意,子孙满堂,极尽荣华。忽然获重罪,家产被没收,妻离子散,到老后了然一身,穷苦潦倒,独自站在风雪中发抖,刚要叹息,突然梦醒,钟离权的饭还没熟,於是钟离权题诗一首「黄良犹未熟,一梦到华肴。」吕洞宾惊道:「难道先生知道我的梦 ? 」钟离权道:「你刚才的梦,生沉万态,荣辱千端,五十岁如一刹那呀 ! 得到的不值得欢喜,失去的也不值得悲,人生就像一场梦。」於是吕洞宾下决心和钟离权学道,并经「十试」的考验,钟离权授他道法。吕洞宾有了道术和天遁剑法,斩妖除害为民造福。

吕洞宾被全真教奉为北方五祖之一(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操,王重阳),世称吕祖、纯阳祖师,吕洞宾在八仙中最为出名,有关他的传说很多。

世传八仙中,影响最大的要数吕洞宾。风俗调查资料表明,八仙会聚的庙观在国内寥寥无几,其中最著名的西安八仙宫,据当地传说是由善男信女输捐钱物,将原有的吕祖祠扩建而成的(张建新、陈月琴《西安八仙宫》,三秦出版社,1993年5月版);换言之,这主要是因为吕洞宾的关系才有了这座八仙宫。反之,供奉吕洞宾的庙堂,旧时曾遍布全国城乡,相关的庙会活动甚多,尤以夏历四月十四(部分地区是四月十一)的"吕祖诞"最称热闹。道教徒众称他"吕祖神"或"祖洞宾",求其维护教门,引度众徒;一般民众则称他"吕祖大仙",所求者惩恶扬善、消灾降福,或风调雨顺、保护丰收等。说到有关吕洞宾的故事传说、诗文载记,足可车载斗量;而在他的出生时间、乡里籍贯、履历行状等方面又多相互抵牾,疑窦丛集,因而连历史上是否实有吕洞宾其人也成了一个问题。

一般说法,都称吕洞宾是唐朝礼部侍郎吕渭的孙子,其父吕让曾任海州刺史。他本名绍先,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年(646)四月十四日巳时,祖籍是河中府永乐县(今山西芮城)。自幼好读,淹博百家,但三举进士不第。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已四十六岁的吕绍先又去长安应考,在酒肆中遇见上天仙使钟离权。钟离权让他做了一个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封妻荫子的美梦,醒后方知功名利禄均为梦幻,遂大彻大悟,拜钟离权为师,赴终南山中修道,改名喦,字洞宾。其后遍游山水,传道度人,五十三岁归宗庐山,六十四岁上朝元始、玉皇,赐号纯阳子。

上述吕洞宾的生平行迹,明徐道编集的《历代神仙通鉴》卷十四中有文字记录;又有两组古物建筑为之提供"实物印证",一是山西芮城西向二十公里的永乐镇,相传是其诞生地。吕羽化后,乡人将其故居改为吕公祠,金末扩充为道观,元初升观为宫,由全真道首领丘处机派遣弟子潘德冲督建,翻造成规模宏伟的永乐宫。其中供奉吕洞宾的纯阳殿上,有描绘其生平事迹的连环壁画五十二幅。1959年,因该地圈为三门峡水库库区,遂由政府将全部建筑和壁画等珍贵文物迁移至今芮城县北的龙泉村。此外,今西安八仙宫所在地,相传是吕洞宾喝酒遇仙的长安酒肆遗址。因此八仙宫山门牌楼左侧竖有"吕洞宾成道碑",碑上隶书"长安酒肆",楷书"吕纯阳先生遇汉钟离先生成道处"。

但在其他记载中,关于吕洞宾的生平分歧甚大。以籍贯论,《集仙传》云:"吕喦字洞滨,一字希云,九江人";《唐诗鼓吹》郝天挺注:"(吕)洞宾名岩,京兆人";《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引吕真人《江州望江亭自记》:"吾京川人",同书引《河南府志》:"吕喦字洞宾,本府河中人"。以生年和活动时间论,《列仙全传》卷六说他生于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四月十四日巳时,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两举进士不第,在长安酒肆由钟离权度为仙道;《江州望江亭自记》则谓"唐末三举进士不第,因游江湖间,遇钟离子,受延命之术";《宋史·陈抟传》又记其人在五代时已"百余岁",还几次去陈抟家里拜访。至于其人究竟是何出身,是否中过进士,也有多种讲法。如《唐诗鼓吹》注称吕洞宾曾于唐懿宗咸通年间(860-874)及第,还当过两任县令,迄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始举家隐居终南,修真得道,莫测所往;《古今图书集成》引《安庆府志》,则说他是唐玄宗天宝时(742-756)进士,授官江州德化县令,因私行庐山,遇钟离真人点化得道。此外,《武当山志》及《蒿庵闲话》所引《吕仙自叙传》,皆云吕洞宾父姓李,母姓吕,本是唐朝宗室,因武则天欲尽歼李唐子孙,乃从母姓吕,隐居山穴,故改名岩,字洞宾。

综上所述,吕洞宾的出身有唐侍郎吕渭之孙和唐宗室二说;生年有唐贞观、贞元二说,应试有天授、天宝、会昌、咸通四说,籍贯有永乐、京兆、京川、九江四说,履历有不第、登第二说,得道地点有长安、终南、庐山及不能确定之"江湖"四说。又唐人沈既济著《枕中记》,叙说唐玄宗开元年间,有个卢生在邯郸旅店投宿,道士吕翁给他一个枕头,使他在梦中享尽富贵荣华,醒来后才发现自己仍躺在吕翁身旁,而店主人在他入睡前蒸上的一锅黄粱米饭还未熟。于是觉悟,随吕翁仙去。明汤显祖曾以此取为戏曲《邯郸记》题材。以这篇传奇的情节和主旨与钟离权点化吕洞宾的传说相对照,后者显然是从前者脱胎而来。但后世也有以此"吕翁"为吕洞宾的,所以今河北邯郸黄粱梦村尚有始建于宋代的吕翁祠,祠中所供也是吕洞宾。清人翟灏曾斥为虚妄,理由是吕洞宾诞生于贞元,岂有盛唐时已度他人的道理?其实一看上面的排列便知还有很多矛盾。比如查吕渭其人,正史有传,河中人,唐德宗时官至礼部侍郎。如吕洞宾果为吕渭之孙、吕让之子,又怎么可能为天宝进士呢?

正因为矛盾太多,所以自明代中叶以来,学者们对吕洞宾其人其事的争论几乎没有中断过。争论焦点在于:首先是这位"吕仙"是否真实存在,大致有两派观点。一派认为真实存在,但具体到哪一个时代,又分唐代、五代和北宋初年三种意见,其中"唐代"说还分出中唐和晚唐两种说法。所持依据,基本上是南宋学者的笔记诗话。另一派则怀疑是否有过此人,所持依据是唐五代和宋初的载籍中都未见此人的记录。但近年来,有人考证出宋初时已有吕洞宾的事迹在泾川、长安流传(陈尚君《〈全唐诗〉误收诗考》,载《文史》24辑)。还有人认为,因为唐以前和唐人所著的传奇野史中仙道真人多有吕姓的(如前引唐人沈既济《枕中记》里的吕翁),故因某种契机而被集中在一起,于是便有了吕洞宾的传说,至于这种契机是什么,现在尚难讲清。

由于《全唐诗》中收录有署名吕洞宾的诗词作品近三百首,所以关于吕洞宾其人其事的考辨,不仅与宗教民俗的研究有关,还涉及古典文学遗产的认定与整理,比如哪些是吕喦或吕岩的原作,可保留在《全唐诗》内,哪些是宋、金、元人的托名附会之作,可考虑收入到《全宋诗》、《全金诗》、《全元诗》内;而认定所谓"吕祖"实属子虚乌有、其仙事诗文皆出道士构造的学者,则主张有关诗文可一概归于"道教文学"范畴,至少应从《全唐诗》中剔除。为了从吕洞宾的传说资料上获得印证,近年来又有些学者试图从吕渭传记和吕让的墓志资料中寻绎线索,但所获结论仍属推测,"吕祖"的身世之谜也终究没能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