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 孔庙国子监——古韵流芳里探寻历史的遗迹
如果去了帝都,逛了地坛公园,自然少不了去附近的景点感受一下皇家建筑的气派和历史古韵,而孔庙国子监博物馆是必不可了的行程。从地坛公园出来步行700米左右就到了雍和宫,整个雍和宫大街随处都是皇家遗迹和大小胡同。因为早年逛过故宫、颐和园对皇家行宫已经不那么感兴趣,更何况如今雍和宫作为兴盛的佛教寺庙,25元的门票虽然不贵,但不想烧香礼佛于是只在门前看了简介就离开了。
在百度地图上定位了附近的景点,对孔庙国子监博物馆有浓厚的兴趣。从雍和宫出来,过马路,沿国子监街步行约三四百米左右,便到了孔庙。孔庙与国子监相邻,西边便是国子监,采用“左庙右学”古制。在先师门前仰望孔庙,一看参观时间还剩两小时,于是买票参观了。门票30元,孔庙和国子监是联票制。从孔庙的先师门进去景区后参观完孔庙又可以直接去参观国子监。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始建于元代,合于“左庙右学”的古制,分别作为皇帝祭祀孔子的场所和中央最高学府。两组建筑群都采取沿中轴线而建、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方式,组成了一套完整、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群。
细碎的脚步走在红墙黄瓦的建筑群里,皇家园林的气势直面而来,看古树苍翠,雕栏琢壁,彩绘精致。跟着一个旅行团导游,一起听讲孔庙的历史悠长。红门石阶入庙,三进院落,井然有序。整座建筑坐落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中间的御路石上高浮雕海水龙纹图样,五龙戏珠,栩栩如生。大成门前廊两侧摆放着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游猎诗。大成门前鲜花拥簇着白色石雕的孔子雕像,万世师表,神情泰若。
进了大成门,就是孔庙的核心建筑,大成殿。据说每逢祭孔大典,这里便钟鼓齐鸣,乐舞升平,仪仗威严。大殿内外高悬清康熙至宣统9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亲书的对孔子的四字赞誉,为国家珍贵文物。这些曾经风云历史的皇帝,对孔子的尊重,由此可见一斑。
绕过大成殿,后院是崇圣祠,独立成院,因为在筹备展览会而闭馆无缘一见。跟随导游的讲解完后,一个人流连孔庙又折返着重新浏览了一遍。前院东面有碑亭、神厨、省牲亭、井亭;西面有碑亭、致斋所,并有持敬门与国子监相通。两侧排列着198通元、明、请三代进士题名碑,刻有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是研究我国科举制度的珍贵实物资料。大成门外有乾隆石鼓和与之有关的两座清代石碑。中院的主要建筑为东西庑和13座御碑亭;后院崇圣祠独立成院,集合成北京孔庙完整的古建筑群体。站在大成门的亭台上,再回望了一次孔庙,整个建筑才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参观乾隆石经十三经,190块手刻石碑林立在展览馆里,蔚为壮观。
参观完孔庙,跟随着指引进入了国子监,建筑风格与孔庙相似,导游介绍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国学”。它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明代永乐,正统年间曾大规模修葺和扩建,清乾隆四十八年又增建“辟雍”一组皇家建筑,形成现在的规制。国子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集贤门(大门)、太学门(二门)、琉璃牌坊、辟雍殿、彝伦堂、敬一亭。国子监主体建筑经历700多年依然保存完好,是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国子监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我习惯于从头至尾,由右至左的参观这些建筑。所以由集贤门开始参观,想到是古代至高学府,不禁对其暗生敬仰之情。由太学门进入,最醒目而独特的是琉璃牌坊,精雕细琢的建筑,立于主建筑之前,似乎给里面的建筑立了一个天然屏障,无形中增添了些神秘感。进入琉璃牌坊,便可以看到国子监的主要建筑——辟雍殿。白玉栏绕、玉水相隔,辟雍殿多了一点灵动之感。
参观完辟雍殿,来到了彝伦堂,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孔子行教像,青铜锻造,永立于堂前。彝伦堂是学校藏书的地方。红门紧闭,无法一探究竟,只好作罢。有很多家长带孩子来膜拜孔子,据说向先师讨个好意头,他日能够金榜题名。
旅行,赏自然风光能够感叹山河秀美和天地辽阔。而看历史建筑,能够在古韵里感受悠悠的历史传承。五千年的文化,一脉相传。红墙高阁里,演绎过多少跌宕起伏。此时看过的风景,掠过多少人的眼睛,进入悠久的梦,曾经相逢,在历史的一瞬或千年的触摸里。这一群建筑,真实的存在,古韵里流芳,亭阁里有多少陌生的足迹重叠,堆砌成我们历史的遗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