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刘的诗有什么特点?

作为50年代崭露头角的诗人,公刘的诗既不像郭小川那样追求奔放激切的热情和宏大灼人的气势,也不像闻捷的诗那样清流婉转、情趣盎然。他的《运杨柳的骆驼》、《烽火台》、《上海夜歌》等诗篇,表现出了诗人的一种特殊才能:善于从生活中迅速捕捉到某种场景和稍纵即逝的日常现象,并且立即从中升华出一些奇妙的哲理思想。当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时,便和谐地构成一种鲜明的艺术现象,使读者从中感受到生活的美,体验到深邃的哲理思考。

他从南方边境随处可见的剑麻,看到戍边战士的精神风貌(《剑麻》);把首都甜甜的梦境与边防的探照灯警惕的目光交织在一起,以强烈的对比揭示了居安思危的首都保卫者崇高美好的心灵(《宝剑》);用杨树象征烈士,刻画威武不屈的形象,写它的期待回答的漠然神态,唤起人们的思索(《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