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怎样走出高耗低效的泥潭
新课改推行10年了,但大多数语文教师仍旧把语文课本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以为讲细讲透极少量的几篇课文,一学期最多30篇,一学年最多60篇,三年最多180篇,就能让学生在语言素养与能力上反刍“三”,试图以少胜多,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现当代语文教育之所以“少慢差费”,就是偏执于“举一反三”。阅读量不足,背诵得太少,写作量更少,导致中小学语文教学先天不足,营养不良,严重贫血。
语文界的同仁一直在不懈地探讨语文教育的出路。三十年时间,有关语文的出版物数不胜数,以传统的、现代的、甚至最时尚的理论给语文教学诊治疾病的文章更是不计其数。可是语文还是重病缠身。三十年间,涌现了许多语文教育改革家,创立了不少模式,流派,但在微观上解决课堂问题的多,从宏观上反思语文教材阅读量不足,写作量不足,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学效率不高问题的少。也许人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即汉字、汉语与汉文化的关系。现在通行的文本解析的教学方法是从西方传入的,数十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它不切合中国国情。中国的语文教育应该遵循母语教育的传统,重视积累、感悟、运用。回归积累背诵,多读、多写的传统;落实新《课标》的背诵篇目,落实“少做题,多读书,提倡读整本的书”的精神,落实课外阅读的定量要求,落实课外练笔的字数要求,将传统的课外阅读,课外练笔放在课内进行,至于选择教学模式、方法,可以不拘一格,古今中外皆可为我所用,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多读、多背、多写,并能坚持下去,养成习惯,就能改变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
一、语文学习的规律是多读、多背,举三反一
语文教育为什么必须强调积累,强调“举三反一”。因为语言能力形成是,积累“三”(多的意思),才能在学生自身语言能力与素养上反刍“一”,形成“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能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的研究、实践以及常识告诉我们,语言的学习规律,恰恰是“举三反一”。语言学习不太类似于“科学化”的数理化学习、可以“举一”(如例题)“反三(做习题)”,“举少”而“胜多”,语言学习常常是“举三”而“反一”,因此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就会营养不良。
除了阅读积累,还需要背诵。洪镇涛先生曾经提出过“吞下去”的原则。中小学阶段如果能积累背诵丰富的诗文精品,那么成年之后,提笔为文,就可轻而易举地做到辞义畅达,文从字顺。那些语文素质好的,似乎并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他们较多地读了一些课外书籍。读得多了,记得多了,语文水平就高出别人一大截了。台中师大王财贵博士提倡十三岁之前背诵四书五经,认为这个方法不但可以使小朋友提高语言素养,还可以开发增进儿童的智慧,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鲁迅、朱自清、老舍、徐志摩、钱钟书、沈从文、林语堂、梁实秋等大师都是背古书长大的,这些现象,值得我们的语文教学反思。传统语文教育,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指导兼督导,学生的主要功课是朗读和背诵,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不过数年,不但对中国文化能入其门墙,初涉堂奥,而且自然“习得”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夫。当代语文教育,老师充当主角,学生是配角,课堂上,老师占用大部分时间,滔滔而讲,学生枯坐堂下,恹恹而听。课下,老师疲于备课批作业,学生题海苦渡,教学双方如牛负重,怨教怨学“蔚然成风”。
因此,从宏观上把握语文教改的方向,必须重视积累,多读、多背。近三十年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语文教学改革改,无不是朝这个方向前进,而且有具体得当的措施,同时又能坚持推广的。八十年代初张孝纯先生的“大语文教育”,九十年代中期赵谦祥的“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山东烟台的“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窦桂梅的“三个超越”等改革,都能有效地解决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相同的一点是注重积累,能落实多读多写。
二、语文学习要读写结合,多写多练
传统语文教育的整体思路是先记诵、再开讲、后作文。古人提升了写作的教学地位,以写作能力培养为核心。“写”是最重要的,是语文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语言运用主要体现在“写”上。较之当代以阅读为主写作为辅的语文教学体系,传统语文教育强调“运用”,强调实践,以“写”为主,较好地规避了眼高手低的现象大面积出现。
当代语文教育中,写作教学未受到重视,每学期只写6——8篇作文,虽有课外练笔,但大多数未落实,写作量太少,形不成熟练的技能。学生视写作为畏途,成为语文教学的痼疾。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多练是主要的途径。语文教育的名家都是这样做的:浙江特级教师陆鉴三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写30篇作文,上海特级教师沈蘅仲提倡学生一日一文开展练笔活动,辽宁特级教师魏书生要求学生每天写500字。但怎样让学生有东西可写,让学生愿意写并能坚持下去,则是练笔的关键。
为了让学生多写多练,90年代中期我设计了“自办文集式”课外练笔。为了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调动全体学生练笔的积极性,每学期要求学生用16开白纸自己装订一本“文集”,从封面设计、刊头题名、扉页题词、卷首语到目录都要求学生精心设计构思,亲自动手去做。封面和刊名要求有较高的艺术性,能体现蓬勃向上的情操或健康隽永的情趣,有鲜明的个性风格。扉页选取一句自己最喜欢的箴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配以必要的装饰。设计一个形式新颖的目录表,对全集的内容题目能标以页码,卷首语表明写作心态,写出本学期练笔的目标、打算,一学期下来,写一篇后记。
文集内容主要分四个栏目:一、读书笔记。要求学生将平时课外阅读的内容用读书笔记的形式呈现。二、读写同步。该栏配合语文课本的阅读单元和课堂作文训练点,以命题和提出要求的片段作文训练为主。三、每周一次。该栏要求学生关注国际国内,学校内外,家庭内外的重大事件或能引起自己心灵震动的人和事,通过自己的观察思索表达出来。四、文艺创作。该栏主要练习文艺创作,可以写诗歌、散文、小小说、短剧、寓言,童话、科幻故事等。实践证明,自办文集式课外练笔符合素质教育和当前的新课改精神,效果显著且易于推广。
山东烟台的“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江苏管建刚老师的班级作文周报,都是多练成功的典型。
三、课外阅读、课外练笔课内化,落实新《课标》精神
语文教育的经验和教训表明,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详细的讲解分析,注重规律、概念的掌握及其精确程度,必然削减、忽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挤占学生读书、背书、练笔的时间。语文学习必须有一定量的积累,积累的内容包括语言材料、文章样式、思想感情、生活体验。而现在一首小诗讲一节课,一篇几千字的小说、散文讲三四节课,一个学期一百二十节课就学这么二三十篇课文。有些课文上完后,不少学生读起来还结结巴巴。课堂上很少读书、背书、练笔的时间,语文教学这种大面积,长时间的损失,严重地降低了广大青少年乃至整个国民的语文素养。
新《课标》就是为了纠正这种偏向,在继承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总结几十年语文教改经验的基础上才重提培养语感,注重积累。新《课标》规定了的背诵篇目,课外阅读的数量要求,课外练笔的字数要求。
新《课标》的这些规定,让我们看到了语文教学希望的曙光。但新课改搞了七八年,除了少数地方,除了个别勇于探索的教师能洞悉前述弊端,从宏观上把握改革方向,用自己的教育实践智慧,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落实积累背诵,多读、多写之外,全国大多数地方,大部分语文教师都没有落实积累背诵、课外阅读、课外练笔的数量要求。
怎样落实新《课标》的这些精神?我主张课外阅读、课外练笔课内化,并指导我区部分青年骨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尽量让学生自主地读书、感悟、积累,不要过多地占用时间分析串讲;二、要选择、重组教材,每一单元精选一两篇课文精讲或引导学生精读,其余略读或课外自读;三、每周至少用两节课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阅读名著或报刊时文,并用读书笔记或其它方式练笔。
这样就用有效时间和具体措施保证了新《课标》精神的落实,也就把积累,读书,感悟的时间还给了学生,同时,通过大量阅读名著,形成学生的人文素养。
各地语文教改的先驱者也有不少成功的探索。如山东潍坊市韩兴娥老师的小学语文“重组教材,大量阅读”实验,采取“读读背背,背背读读”的方法,让学生一个课时学习二至四篇课文,两个星期学一册课本,剩下的课堂时间带领学生到处搜罗读书,不停地阅读、做笔记,读了相当于现行教材10倍以上的内容。再如吉林毓文中学(高中)的“名著阅读与人文素养形成”实验,实验班每学期期中考试前学完教材,期中考试后集中阅读名著,完成读书报告。学生在两年半时间阅读10本名著,平均阅读量约200万字。
总之,明确了改变语文教学贫血、营养不良的方向是积累背诵、多读、多写,就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实践,并学习借鉴前人和同行成功的经验,吸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语文教育改革成果。这样,在各种模式、流派面前既不“乱花渐欲迷人眼”,无所适从;也不囿于一隅,抱残守缺,我心有主,各种模式、方法皆可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