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一字传神"

分类: 文化/艺术

解析:

王荆公晚年闲居钟山昭文斋,苦于寂寞,欲编一本《百家诗选》留益后世。

一日,从借宋次道的书中得“螟色赴春愁”之佳句,但见次道已将“赴”字圈去,改为“起”字。荆公细细琢磨良久,捋须笑云:“若螟色本就能引起人的春愁,何须发愁?”说罢,复定为“螟色赴春愁。”宋次道得闻,连连称是。

此段诗苑逸闻传至清朝,有位儒雅学者王士祯仔细品味,感到宋次道之所以错改“诗眼”,错就错在“起”不如“赴”准确。“起”字似乎只表明:螟色上高楼,楼上人才愁;而“赴”则不同:春愁本就有,见螟人更愁。

王士祯一相比较,慨叹不已,作《论诗绝句》一首抒感:

诗人一字苦冥搜, 论古应从象罔求。

不是临川王介甫, 谁知螟色赴高楼。

《雨过山村》是一首田园诗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田家少闲月,冒雨浴蚕,就把倍忙时节的农家气氛表现得更加够味。但诗人存心要锦上添花,挥洒妙笔写下最后一句:“闲着中庭栀子花”。事实上就是没有一个人“闲着”,但他偏不正面说,却要从背面、侧面落笔。用“闲”衬忙,兴味尤饶。一位西方诗评家说,徒手从金字塔上挖下一块石头,并不比从杰作中抽换某个单词更困难。这里的“闲”,正是这样的字,它不仅是全句也是全篇之“眼”,一经安放就断不可移易。

唐僧齐己,性喜赋诗。 一日,齐己作一首《早梅》诗,中有两句:“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以为梅花既已数枝开,则非早梅矣。于是将后句中“数”改为“一”。齐己深感佩服,后诸学者称郑谷为“一字之师” 。

据说,宋人王平甫写了一联:“平地风烟飞白鸟,半山云木卷苍藤”求教于苏东坡。苏东坡吟咏再三,将句中“飞”字改为“横”字,王平甫十分敬佩。

的确,原诗中的“飞”字一般化,改为“横”字,不但说明白鸟在“飞”,而且表现了空间、风力与白鸟之间的关系,更准确地写出白鸟在风烟笼罩的原野上空振翅高飞的形象,可谓一字传神。

弈者对局,高明的棋手一着妙棋,可使满盘变活。写诗亦然。一字之易,也可使全篇生辉。为此,诗人们常常呕心沥血地“炼字”,以选择最恰当的字词,力求诗句的准确、生动。《诗眼》中说“李太白诗’吴姬压酒唤客尝’,见新酒初熟,江南风物之美,工在’压’字,老杜画马诗’戏拈秃笔扫骅骝’,初无意于画,偶然天成,工在’拈’字。”

唐代诗人王维善于捕捉形象,刻划事物形态、特征。他的《使至塞上》中有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受到人们的赞赏。《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到香菱谈王维的诗时,有一段话说:“我看他《塞上》一首,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王维的这两句诗描绘苍莽辽阔的边塞风光。如果孤立地看,“直”和“圆”很平常,但用进此联后,就成为富有表现力的字眼。从绘画的角度看,这两句美在线条的组合变化。“大漠”是一根横线,“孤烟”是一条直线,“长河”是二道斜线,“日圆”是一个弧线圆形,它们和谐地配合在一起,构成了鲜明的富于立体感的视觉形象。再如他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中“照”、“流”、“喧”、“动”四个动词用得非常传神,“照”字绘色,“流”字有声,一个“喧”字刻画出“浣女”们归来时的音容笑貌,一个“动”字描画出莲花和渔舟的动态。这是“诗中有画”的典型例句,自古以来,广为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