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搜集各种石头及辅助材料制作石头打击乐器,使幼儿体验自制打击乐器的快乐。

 2、通过操作,运用不同方法体验不同石头打击乐器敲击的声音,培养幼儿对节奏的兴趣。

 3、选择自制的石头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感知声音的强和弱。

  活动准备:

 1、不同种类、不同大小的石头。

 2、各种纸盒、空塑料瓶子、易拉罐(可封口的)、棒子等。

 3、与音乐匹配的节奏卡一张。

  活动重点:

 运用石头与辅助材料进行石头打击乐器制作。

  活动难点:

 运用不同方法体验不同的自制的石头打击乐器演奏的声音。

  活动流程: 导入活动--制作活动--介绍活动--演奏活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介绍各种幼儿搜集的石头及辅助材料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师:"我们小朋友搜集了好多石头和废旧物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制作石头打击乐器,练习演奏方法。

 1、引导幼儿尝试用石头及辅助材料进行石头打击乐器的制作。

 2、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及时给予幼儿帮助。

 石头打击乐器制作、演奏参考:

 ①两块石头互相敲打

 ②将一些石头放入纸盒中摇晃

 ③将一些石头放入塑料瓶中摇晃

 ④将一些石头放入易拉罐中摇晃

 ⑤将一块石头或两块石头(同时或交替)在纸盒(塑料瓶、易拉罐)上敲打等。

 3、指导做好的幼儿用自制乐器练习演奏方法。

 三、讨论活动: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做的石头打击乐器以及制作方法。

 2、请幼儿演奏自制的石头打击乐器,其它幼儿倾听乐器发出的声音,感知声音的强和弱。

 四、石头打击乐演奏。(音乐自选,以节奏鲜明为宜)、幼儿合奏进行表演。

 1、互相交换石头打击乐器进行表演。

 活动评析:本节课气氛好,选材新颖。师幼互动很好,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乐。本节课在准备上面也比较充分。觉得如果在后面快节奏的地方把碎石头换成两块石头的话,效果也许会更好,孩子们的积极性,和节奏的效果都会比较好。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教学意图:

 歌表演也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能有效的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开阔幼儿视野,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幼儿通过歌表演,体会到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抒发情怀,愉悦身心。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捡豆豆》。这是一首带有京味的儿童歌曲,可以在中国传统节日的时候或了解中国民俗民风的时候演唱,或在元宵节或玩脸谱的时候,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首歌只有在京胡的配奏下,才会有京曲的韵味。为了让孩子更感性地体会歌曲的韵味,可以配合一些京剧的表演身段,来表现这首歌曲,帮助孩子理解和更喜欢这样的音乐。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接触京剧旋律,对京剧感兴趣。

 2、初步了解歌曲旋律特点,感受歌曲中特有的京剧韵味,并学唱歌曲。

 3、激发表现欲,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

 1、京剧录影VCD。

 2、小竹篮若干。

 教学过程:

 一、欣赏老师表演“捡豆豆”(动作提示附后)

 议论:你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觉?

 ——提示孩子感受京剧。为了让孩子比较鲜明地感受京剧,老师在表演的时候,应该穿上相应的服装。

 幼儿:这像唱戏一样的……就像穿上那种红红绿绿的衣服……脸上还弄得花花绿绿的,大花脸的样子……

 二、欣赏京剧片段

 议论:京戏和我们平时的唱歌、跳舞有什么不同?

 幼儿:京戏的脸要画过的……京戏边唱边做动作……京戏衣服都是古代的(也有穿现在的衣服,只是很少)……京戏唱起来和歌不一样的,音要拖得很长的……京戏不是用钢琴伴奏的,而是用这种琴伴奏的(这叫京胡)……京戏里的人还会武功的……

 三、学唱歌曲

 1、提着小竹篮,跟着老师边唱边舞。

 ——如果孩子对京歌的歌词旋律,不太清晰,可以听钢琴伴奏的歌曲。但是表现时,还得用京胡来伴奏。

 钢琴伴奏时,孩子如同唱一般歌曲一样,但是,京胡伴奏,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把嗓子提起,这时,京歌的味道就很浓了,孩子们也为自己的变化而兴奋,于是兴致大增。

 2、孩子表演,老师配上京剧的锣鼓节奏。

 ——这个活动,可以让孩子在角落学习中继续把玩,直到可以为i大家演奏或伴奏。

 活动中,许多孩子对京胡非常感兴趣,所以,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玩一玩京胡。

 附儿歌:《捡豆豆》

 教学反思:

 歌曲《拾豆豆》是一首富有京剧韵味的歌曲,它的节奏鲜明、富有韵律感,描写了孩子捡豆豆的趣味画面。很适合大班幼儿学习。在整节活动中,幼儿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自由的表达自己对音乐的喜爱。由于幼儿知识经验的缺乏,对歌曲中特有的京剧韵味并没有感觉出不同,还有,由于幼儿热衷于表演,对歌曲的演唱显得不太认真和投入。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春游线索创编动作,初步学会律动。在教师提示下较准确的随乐段、乐句更换动作和按节奏做动作。

 2、培养幼儿在比较拥挤的空间状态下与同伴***享空间、亲密交流的能力。

 3、使幼儿体验到边听音乐边做动作的快乐。

  二、活动过程:

 1.教师与全体幼儿拉好圆圈坐在地板上,面对圆心,教师指导幼儿复习演唱歌曲。

 2.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1)副歌前置学习动作,教幼儿随乐做出节奏型× × ×× ×

 教师用手指扮作黄鹂鸟,以游戏的方式教幼儿熟练的在自己和左边的伙伴腿上拍出节奏型× × ×× ×。

 2)引导幼儿根据春游线索分段创编动作:教师通过语言启发幼儿“我们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天空中快乐的小鸟在飞,我们爬山、来到游乐场玩跷跷板、坐转椅”等游戏,创编花——小鸟——爬山——玩跷跷板——坐转椅等动作。

 3.教师清唱旋律帮助幼儿整理、记忆动作。

 4.听音乐完整表演,教师逐步减少语言提示把幼儿的情绪推向高潮。

  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进行主题绘画活动《快乐的春游》。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六一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

 2.学习唱十六分音符及间奏,体验节日快乐的心情。

  活动准备: 走与跑录音带、《小鸭子的舞》录音带、小鸭头饰。

  活动与指导: 1.幼儿听音乐,《走着去,跑回来》,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变化,知道走的音乐慢,跑的音乐快一些。

 2.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走着去,跑回来练习走与跑的动作,音乐反复的变化,加强幼儿对快慢的感受与辨别能力。

 3.歌曲:“庆祝六一儿童节”

 (1)“六月一日是全世界小朋友的节日,我们生活在今天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六一的歌是甜甜的,六D的花是香香的,六一的小朋友个个都是美美的。”

 (2)幼儿欣赏老师范唱《六一的歌》。

 (3)随老师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4)学唱全曲,辅导幼儿唱准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间奏,体验节日的快乐,用歌声表达愉快的情感。

 4.复习《我有玩具大家玩》、《大雨小雨》

 (1)《我有玩具大家玩》吐字要清楚,声音由弱到强,表现出我有玩具大家玩,友好的情感,利用领唱,齐唱练习。

 (2)《大雨小雨》

 幼儿分组,一组唱大雨,D组唱小雨,分组唱时注意衔接的要紧凑、自然,节奏准确合拍。

 5.欣赏:《小鸭的舞》

 (1)幼儿安静的欣赏《小鸭的舞》

 提问,这首乐曲表现的是哪一种小动物的事?对是小鸭子的故事。你们仔细听听小鸭子在干什么?

 (2)分段听:⑴─⑾要求幼儿集中精力听音乐,从欢快活泼的音乐声中听出小鸭子在高兴的跳舞,速度稍快。

 ⑿─⒇启发幼儿从音乐的表现手法上听出小鸭子很高兴的游泳,速度较慢。

 (21)─(25)小鸭子们游泳后又继续愉快的跳起舞来,速度稍快。

  结束部分 :幼儿戴上小鸭头饰,在老师的引导下听音乐做动作,感知音乐的快慢与表达的内容关系。幼儿自然地离开教室。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名称:

 乐曲欣赏《铃儿响叮当》

  活动目标:

 初步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活泼欢快的特点,愿意用肢体动作表现滑雪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幼儿欣赏过歌曲《摇篮曲》、观看过滑雪橇的画面和录;PPT课件、音乐、串铃、自制滑雪板和雪橇活动过程:

  一、比较欣赏,初步感受1.欣赏、回忆歌曲《摇篮曲》

 引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好听的歌曲,我们先来听听这一首。(PPT1左喇叭)提问:宝贝们这首歌曲叫什么?听了有什么感觉?

 小结:《摇篮曲》是慢慢的、轻轻的、柔柔的,是(妈妈哄)宝宝睡觉时听的歌。

 2.欣赏、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

 提问:我们再来听听另一首歌曲,它和《摇篮曲》有什么不一样?(PPT1右喇叭)提问:这首歌曲和《摇篮曲》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听上去快快的、很开心很快乐的,我们可以叫它"欢快"。

 提问:听到很欢快的歌曲,你会做哪些开心快乐的动作呢?(PPT1右喇叭)(跟着歌曲的节奏开心地做动作)教师介绍:这首很活泼、很欢快的歌曲,名字叫(PPT2)《铃儿响叮当》,是美国的一位名叫皮尔彭特叔叔创作的。

  二、理解欣赏,模仿表现

 1.理解、模仿提问:我们来听听这首活泼欢快的《铃儿响叮当》,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教师清唱)提问:再来听听这首活泼欢快的歌曲,看看歌曲里的朋友们是怎样开心地滑雪的?(PPT2喇叭,PPT3-22)提问:小朋友是怎样开心地滑雪的呀?谁来做做这个动作?

 (个别示范--动作要求--全体模仿)小结:

 滑雪--身体往下蹲,双手朝下一下一下地用力撑滑雪杆。

 滑雪橇--坐在雪橇上,腿伸直,身体左一下右一下地摇着。

 2.模仿、表现师:--你们真棒!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串铃、雪橇、滑雪板,你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让我们一起来滑雪。(音乐轻)--宝贝们(幼:哎),准备好了吗?(幼:好了)让我们唱着《铃儿响叮当》一起去滑雪喽。可以和别人做不一样的动作哦!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名称:蒙古族舞蹈《小马舞》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有节奏地表现骑马、勒马、扬鞭等的动作。

 2、感知蒙古族音乐的风格和情绪,体验骑马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音乐、场景布置、马鞭。

 活动过程入:各环节价值分析:

 一、情景导入

 1、(观看PPT)在青青草原上除了我们羊族人外还住着这样一些人。他们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2、他们是蒙古族人,能歌善舞,最喜欢骑马比赛。利用多媒体创设“大草原”的情景引出蒙古人以及他们的喜好——骑马。运用观察和对比的方法,引导幼儿观看PPT,让幼儿发现蒙古族人的生活环境、服装打扮的特点。

 二、观看骑马视频

 1、瞧,蒙古人又开始骑马比赛了。他们是怎么骑的?

 2、讨论骑马的动作。蒙古族人生活的大草原与我们遥远,通过观看“骑马视频”的方式较好地让幼儿直观地感受。

 三、倾听、表现

 1、老师带来了一首蒙古人在骑马时的音乐,听。

 2、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骑马。

 3、分享交流小马的姿态。

 4、小马跑的很慢,怎么样才能让它跑的更快,怎么样让它停下来。

 5、小马在马棚里,我们轻轻的把他牵出来。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感受节奏的变化和特点。再通知模仿小马在草原上奔跑的各种姿态,初步有节奏地表现。在教师情景性语言的引导下,自然地习得勒马、扬鞭等动作,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内容。

  四、完整表演

 1、小马不怕苦、不怕累,是忠厚老实的动物。

 2、幼儿拿着小马鞭,在教师的完整的舞蹈动作带领下,尝试完整地随音乐进行表演。完整地表现中鼓励幼儿表现出小马的品质,激发幼儿进一步喜欢马的情感同时对舞蹈也有了一个完整性。

 活动后的分析:

 舞蹈活动中,融会了多个情景性的动作,从中让孩子感受到马的豪情自信、乐观向上的个性。由此延伸到蒙古族人民的精神气质,充分展示出蒙古族人民强烈的时代意识,通过热情激昂、豪放开阔的“骑马”舞蹈动态凸现人物背后的民族文化。我正是利用PPT以及视频的现代的信息技术,让幼儿通过了解和表现蒙古人民的生活点滴,让孩子联想和感受到在漫漫草原上蒙古人那种策马扬鞭、激情奔放的性格之美。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的小朋友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倍受宠爱,父母把最好的都给予它们,但是有些小朋友还是耍小孩子脾气,有时不听爸爸妈妈的话有时还不爱惜粮食,不知道父母挣钱的辛苦,所以,通过这节课我想让他们热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懂得现在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活动目标

 1、知道父母的辛苦,教育幼儿爱爸爸妈妈。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学习公鸡走,母鸡走,小鸡走的动作,并进入角色扮演。

 4、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教学重点、难点

 看照片来引趣,让幼儿们来熟悉歌曲学鸡叫的声音和动作,最后说明和引导活动的目标。

  活动准备

 一名幼儿扮演公鸡,一名幼儿扮演母鸡,其余幼儿当小鸡,前奏加第一段歌词,公鸡从家里出来,叫醒母鸡,前奏加第二段歌词,母鸡从家里出来,叫小鸡快快来吃东西,前奏加第三段歌词小鸡们从家里出来,围着公鸡和母鸡捉虫吃,第四遍前奏起,公鸡和母鸡带着小鸡回家了。

  活动过程

 一、出示照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

 1、这里有张照片,小朋友们看一看,这是谁的一家?

 2、照片上面都有谁啊?

 二、幼儿学鸡叫的声音。

 师:

 1、公鸡怎么叫?(喔喔喔)母鸡怎么叫?(咯咯咯)小鸡怎么叫?(叽叽叽)

 2、小朋友们一起学一学。

 三.幼儿学公鸡走,母鸡走,小鸡走的动作。

 师:我们都会学它们的叫声,那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呢?

 公鸡怎么走?公鸡叉腰,右手伸出手掌,拇指放在下巴下,随叫声上下移动,脚按乐曲节奏一拍走一下。

 母鸡怎么样走?双手分别放在身体两侧,随着叫声作拍打翅膀动作,脚步同公鸡。

 四、幼儿熟悉歌曲,了解歌词。

 1、师:老师把它们的叫声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小朋友们听。

 2、幼儿熟悉歌曲旋律,了解歌词大意,并用动作表现出不同的角色。

 五、幼儿玩游戏。

 师:我们来扮公鸡小鸡和母鸡来做游戏好不好?

 六、教育幼儿爱爸爸妈妈。

 小百科:公鸡,是一种家禽,品种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飞;啼声能报晓。

中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幼儿体验喜、怒、哀、乐的情感。

 2、尝试改编歌词,并能根据节奏唱一唱。

 3、幼儿体验探索的兴趣,有表演的欲望。

  活动准备: 各种表情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游戏《身体乐器》:根据不同性质、节奏鲜明的音乐(进行曲、舞曲)启发 幼儿探索把身体当作乐器,在音乐的伴奏下,发出种种有节奏的声音。做到口、手、脚配合较协调一致。

 2、发声练习:《问好》师生接唱,要求衔接紧凑。

  二、学习歌曲

 1、观看表情图并作出相应的表情。

 讨论当你是这种表情是你会怎么样?(让幼儿作出动作)

 2、分段欣赏歌曲

 (1)第一段欣赏后提问:“刚才小朋友快乐时是怎样做?”

 (拍手)作出相应的表情,引导幼儿拍出|x x|xx x|的节奏型。

 (2)第二段欣赏后提问:“小朋友着急时会怎样做?”

 (跺脚)作出相应的表情,引导幼儿用脚跺出 |x x|xx x|的节奏型。。

 3、完整地欣赏歌曲。引导幼儿演唱歌曲

  三、创编歌曲

 幼儿尝试用动作、表情来表现歌曲中的喜、怒、哀、乐等情节的变化。

 生气时(噘嘴)、难过时(轻哭)、高兴时(大笑)

 并且将创编的内容唱一唱。

 四、表演歌曲

 引导幼儿将创编好的歌词完整唱一唱。

 幼儿园中班音乐韵律活动:嫩芽长出来

  幼儿园中班音乐韵律活动:嫩芽长出来

 活动目标:

 1、据音乐想象嫩芽初锭和生长新叶的情状。

 2、结合音乐感受和想象。并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

  活动重点: 用肢体动作表现嫩芽初锭情状。

  活动难点: 结合音乐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象征嫩芽的手饰。用嫩绿的皱纸栓在手上。

  活动过程:

 一、芽怎样长。

 1、春天来了,树枝上的嫩芽长出来了,你们知道树枝上的嫩芽是怎么长出来的吗?它是怎样长成绿叶的?

 2、启发幼儿想象自己是一个芽苞苞,用动作表现发芽的过程。教师以肢体和充满活力的神情,引导幼儿表现。

 二、绿绿的嫩芽长出来。

 幼儿听教师弹奏一遍音乐,告诉幼儿这段音乐讲的就是嫩芽长出来的事情。

 我们再仔细地听一遍音乐,想一想芽苞苞怎样长成嫩芽,又怎样长成一片新的绿叶?

 听了音乐,我们好象看见:芽苞苞长出来,一点一点长成了嫩芽。嫩芽抬起头,太阳照着它,暖阳阳的。嫩芽又仰起头喝雨水。就这样嫩芽慢慢长成了一片绿绿的新叶子。

 我们再仔细听一遍音乐,想想嫩芽生长的样子。

 引导幼儿感受音乐,注意乐曲前半段和后半段的不同,教师用语言、动作提示幼儿注意音乐的变化。

 引导幼儿带手饰,根据音乐的变化表现嫩芽的生长过程。

 请一些表现力较强的幼儿商定用哪些动作进行表现,并进行表演。

 中班音乐教案:劳动最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