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文集经典名篇大全

#能力训练# 导语乐府诗集是汉朝、魏晋、南北朝民歌精华所在。内容十分丰富,反映社会生活面很广,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下面是 分享的乐府诗文集经典名篇大全。欢迎阅读参考!

1.乐府诗文集经典名篇大全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乐府双璧乐府诗集经典咏流传叙事诗乐府三绝

 古诗简介

 《木兰诗》一首知名的北朝民歌,又名《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翻译/译文

 织布机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问姑娘在想什么,问姑娘在思念什么。姑娘并没有想什么,姑娘并没有思念什么。昨夜看见征兵的文书,知道可汗在大规模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木兰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此替父亲去出征。

 到东边的集市上买来骏马,西边的集市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边的集市买来嚼子和缰绳,北边的集市买来长鞭(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声音。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燕山)脚下,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10年之后得胜而归。

 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 功行赏)。记功木兰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省的官,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送我回故乡。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门梳妆打扮起来。小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姑娘的衣裳,当着窗子整理象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营的伙伴,伙伴们都非常惊呀:我们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别)。雄雌两只兔子一起并排着跑时,又怎能分辨得出谁雄谁雌呢?

2.乐府诗文集经典名篇大全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古诗简介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三句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

 翻译/译文

 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

 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3.乐府诗文集经典名篇大全

 陌上桑

 朝代:汉朝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载不?”

 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古诗简介

 《陌上桑》是汉代的一首乐府诗,最早见于南朝沈约编撰的《宋书·乐志》,题为《艳歌罗敷行》。南朝徐陵我的《玉台新咏》也收载了该诗,题为《日出东南隅行》。赵宋时的郭茂倩我《乐府诗集》,将该诗收入《相和歌辞》。

 翻译/译文

 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小楼。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自家取名叫罗敷。罗敷善于养蚕采桑,(有一天在)城南边侧采桑。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头上梳着堕马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年轻人看见罗敷,禁不住脱帽重整头巾,以期引起罗敷对自己的注意。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以致于农活都没有干完,回来后相互埋怨,只是因为仔细看了罗敷的美貌。

 太守乘车从南边来到这,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太守派遣小吏过去,问这是谁家美丽的女子。小吏回答:“是秦家的女儿,自家起名叫做罗敷。”太守又问:“罗敷多少岁了?”小吏回答:“还不到二十岁,但已经过了十五了。”太守请问罗敷,“愿意与我一起乘车吗?”

 罗敷上前回话:“太守你怎么这样愚蠢!太守你已经有妻子了,罗敷我也已经有丈夫了!(丈夫当官)在东方,随从人马一千多,他排列在最前头。怎么识别我丈夫呢?骑白马后面跟随小黑马的那个大官就是,用青丝拴着马尾,那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腰中佩着鹿卢剑,宝剑可以值上千上万钱,十五岁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岁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岁成为一城之主。他皮肤洁白,有一些胡子;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太守座中聚会时)在座的有几千人,都说我丈夫出色。”

4.乐府诗文集经典名篇大全

 十五从军征

 朝代:汉朝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古诗简介

 《十五从军征》出自《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此诗描绘了一位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暴露了古代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于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对于人性的损害,具有一定的史诗意义。诗境被一种怨愁情绪所弥漫,基调极为悲凉。全诗叙事自然流畅,语言朴实真切,具有汉乐府民歌的特点。

 翻译/译文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你看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进出,野鸡在屋梁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5.乐府诗文集经典名篇大全

 关山月

 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望边邑一作:望边色)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长风掠过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守的士卒眼望着边城,那盼望归家的面容多么凄苦悲哀!

 当此家中高楼上的将士妻子,哀愁叹息,大概也没停歇。

 注释

 关山月: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天山:即祁连山。在今甘肃、新疆之间,连绵数干里。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此二句谓秋风自西方吹来,吹过玉门关。

 下:指出兵。白登:今山西大同东有白登山。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胡:此指吐蕃。窥:有所企图,窥伺,侵扰。青海湾:即今青海省青海湖,湖因青色而得名。

 由来:自始以来;历来。戍客:征人也。驻守边疆的战士。边色:一作“边邑”。

 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6.乐府诗文集经典名篇大全

 东门行

 朝代:汉朝

 出东门,不顾归。

 来入门,怅欲悲。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

 “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哺糜。

 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

 “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古诗简介

 《东门行》是一首汉乐府民歌,描写的是一个城市下层平民在无衣无食的绝境中为极端穷困所迫不得不拔剑而起走上反抗道路的故事,是汉代乐府民歌中思想最激烈,斗争性的一篇作品。此诗在句法上变化自如,随内容而定,尤其是夫妇的对话,长短不一,参差不齐,妻子的委曲哀怨,丈夫的急迫愤怒,活脱脱地画出了两人对话时的声音和形象。

 翻译/译文

 刚才出东门的时候,就不想着再回来了。回到家进门惆怅悲愁。米罐里没有多少粮食,回过头看衣架上没有衣服。拔剑出东门,孩子的母亲牵着衣服哭泣说:“别人家只希望富贵,我情愿和你吃粥。在上有青天。在下有年幼的孩子。你现在这样做不对!”丈夫说:“你不要管!我去了!我已走得太晚了!我已见白发脱落了,这种苦日子谁知还能够活几天?”

7.乐府诗文集经典名篇大全

 久别离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

 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

 至此肠断彼心绝。

 云鬟绿鬓罢梳结,愁如回飙乱白雪。

 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催。

 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

 待来竟不来,落花寂寂委青苔。

 古诗简介

 《久别离》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这首诗前两句用两个七字句说久别之事,引出夫妻思恋之苦的原因,接着忽用两个五字句,道出主人公的失落,且以“况”字领起,带来节奏之变,表现了感情忽起波澜的特点。此外,诗中连说“去年寄书”、“今年寄书”的话语方式、如同口语的句子,以及祈求东风的做法,都与词、曲、民歌有相似处。全诗行文全用夫君自述口吻,表达久别女子思夫之情。

 翻译/译文

 自从分别以后,不知几个春天没有回家了,又是个温暖的春日,隔窗望去,樱桃花已经开放了。这时远方又有书信传来,开启后不禁让人嗟叹不已。至此伤心肠断,悲痛欲绝。女子头发浓密如云,因为她愁绪万千,像旋风吹动雪花那样绵绵不断,她实在懒得梳理。去年寄书回来,就说要回来了;今年寄书重新诉说将要归来之意。东风啊,你捎去女子的思念,使他早些归来吧。等待他归来他却迟迟未归,实在是百无聊赖,只见满地落花堆积,青苔蔓延整个台阶。

8.乐府诗文集经典名篇大全

 古离别

 朝代:南北朝|作者:江淹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

 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

 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

 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

 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

 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古诗简介

 《古离别》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江淹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是《杂体诗三十首》的第一首。此诗首二句交代女主人公与丈夫分离的原因及丈夫远去的地点,接着二句在勾勒塞外荒凉中表现出思妇的愁绪,紧接着四句再指明时间的久远,之后二句写女主人泪如雨下之际倾诉出来的失望和哀怨之情,最后四句写女主人公的愿望和宣誓。全诗用的是诉说的口吻,极富抒情性,语言浅显自然,显得家常而亲切,虽是摹拟而不雷同,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翻译/译文

 我们相隔这样遥远,你竟到了边塞雁门关。

 只见滚滚的黄尘无边,笼罩着千里荒原,什么时候你才能返回家园?

 依依惜别的那一幕,就如同发生在昨天,屋檐下不知不觉,已经秋露沾满。

 不是悲伤蕙草将被严霜摧残,悲的是你在远方挨冻受寒。

 你我天涯各一方,痛苦的离别太久远。

 哪怕是仅仅见上一眼,也赛过得到玉树琼枝万千。

 浮萍永远相依水面,兔丝总要寄身树间。

9.乐府诗文集经典名篇大全

 难忘曲

 朝代:唐朝|作者:李贺

 夹道开洞门,弱柳低画戟。

 帘影竹华起,萧声吹日色。

 蜂语绕妆镜,拂蛾学春碧。

 乱系丁香梢,满栏花向夕。

 古诗简介

 《难忘曲》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这是一首乐府诗,诗中是以一位深闺女子的孤凄寂寞的口吻吐诉诗人抑郁的情怀。一、二句通过暗示性的笔触,极力描写府第的高大、华贵、庄严;三、四句进一步渲染府第深院的环境气氛;五、六句把镜头转而直接对准了这深院中的人物;七、八句是点睛之笔,镜头从闺房转向庭院,展现了一幅美丽动人而又带有忧伤的画面。全诗文字绮丽,诗意隐晦,没有直接将诗意说破,却又在字句中蕴含着诗意,富有一种含蓄美和朦胧美。

 翻译/译文

 壮丽而深邃的宅第大门层层洞开,门前所列的画戟竟高出道旁垂柳许多。

 薄薄的帘幕在轻轻摇曳着,偶尔掀起低垂的一角;阔大的庭院中回旋着低缓的箫声,送走了流逝的时光。

 室内一只蜜蜂嗡嗡地围着梳妆镜,把镜中景象当鲜花,原来是一位女子站在梳妆台前,对镜描绘着蛾眉。

 她手捏着丁 香花的枝梢,漫无目的地系着,看着眼前的花儿将要凋谢了。

10.乐府诗文集经典名篇大全

 东飞伯劳歌

 朝代:南北朝|作者:萧衍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 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古诗简介

 《东飞伯劳歌》是南朝梁武帝萧衍根据民歌改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被郭茂倩收入《乐府诗集》。在《乐府诗集》中该诗被归为古辞,但王夫之《古诗评选》,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胡应麟《诗菽·内篇》及陆时雍《诗镜总论》等选诗和评诗诸家都认为是萧衍所做。诗歌描写一个男子恋慕一个少女的心曲。上句用伯劳与燕子的分飞来比喻情人之间的分离;下句用牵牛、织女隔河相望的典故,比喻与所爱的人可望而不可即。

 翻译/译文

 伯劳东飞燕子西去,黄姑和织女时而相见。

 门前是谁家的女儿蹲坐住门前,她的美丽倩影投照在里屋。

 皎浩的月光透过窗牖,照耀在女子的帷帐上,屋内飘散着脂粉的芳香。

 女子今年将要十五六岁,身材窈窕,容颜如玉,洁白美丽,无与伦比。

 但三春已经过去,日暮时分花朵都已凋零,女儿虽然可爱,但尚没有夫家,这般美丽又有谁爱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