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优质教学设计

 课型

 精品赏读

课时

 一课时

教材解读

 这是一首著名的绝句。诗人在一个秋天的夜晚泊舟姑苏城外枫桥,江南水乡秋夜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了这位满怀旅愁的客子,因此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四句诗绘声绘色,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寂情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诗义;

教学重点

 引导探究、赏析诗人之愁;

教学难点

 引导探究愁之心结所在;

教学准备

 课件,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唐诗。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铺垫情感

 江苏的寒山寺因为唐代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而名噪一时,无数的诗人墨客均至此题诗作画吟咏,引来上成千上万的游人,枫桥也一跃成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这首诗究竟散发是怎样的魅力,让我们一同走进张继的《枫桥夜泊》。

 二、初读感知,积累情感

 读通诗文:

 1、重点字词正音:泊、愁;

 2、朗读汇报与指导;

 明了诗义:

 1、解释题目;

 2、对照课后注释,了解每句诗的大体意思;

 想象画面:

 祖国古诗历来注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听朗读,看看你能想到什么。

 1、听配乐朗诵,闭眼想象;

 2、描述自己想到的画面;

 3、朗诵诗文,边读边想象;

 小结:大家所描述的画面就是诗人夜泊枫桥的所见所闻;

三、诗歌研读,品悟情感

 体会情愁:

 1、面对这良辰美景,诗人是怎样一种心情?从诗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来?(愁)

 2、试用诗中的景物描述作者的心情;

 例:月落 月亮心情沉重,早早地躲到山后边,不肯出来见人。

 3、学生汇报;

 探究愁因:

 1、质疑:诗人因何而愁?是什么让他忧心忡忡?

 2、介绍有关背景;

 金榜题名对当时读书人的重要性;作者考试榜上无名,名落孙山;

 品悟愁绪:

 1、苏州是中的江南水乡,夜色多么迷人,可是在诗人的眼中这

 一切都更加激起了他的愁绪,所以:

 月亮缓缓下坠,更加激起了诗人的愁绪,他会想 ;

 乌鸦叫声凄惨,他会想 ;

 看着河边孤单的枫树在风中瑟瑟发抖,他会想 ;

 渔船上的点点灯火一明一暗,他会想 ;

 远处传来的悠远的钟声,沉重而幽长,声声叩击在诗人的心上,他会想 ;

 2、有感情地朗读

 全诗着一?愁?字,使得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都染上的浓浓的.?愁?的色彩。看到了吧,这就是诗人的高明之处。带着诗人的愁绪,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边体会诗人的心情,边想像画面。

 四、再品情愁,抒发情感

 1、读范文《枫桥夜泊》;(附1)

 2、交流听后感;

 3、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夜?

 4、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五、课堂拓展,升华情感

  一个平凡的夜,因诗人的多情而流传千古,让无数多情的后代文人因之而感彻肺腑。古往今来,写?夜?佳作不计数,但真正能与本诗相媲美的却并不多,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便是其中之一(附2)。读一读,想一想,比一比,看看本诗美在何处。

附1:

枫 桥 夜 泊

夜,已深。

 弦月拉长了灰黄的脸,在西山痛苦地呻吟。流浪的秋风,穿过沉沉夜色,穿过无言枫林,惊醒了巢中寒鸦的残梦。它?呱呱?大叫几声,那声音刺破了黑夜的沉寂,让江面也泛起层层涟漪,于是,秋月黯淡的光和影,在水中碎成无数晶莹的泪珠,泪雨纷飞,让船头的渔火也陷入沉默,沉默,沉默地在我微润的眼里摇曳,摇曳。霜雾趁机袭来,弥漫成无边的幻景:田野上,秋色正浓,花香十里,硕果遍地茅檐前,书声不断,墨香四溢,有人正对轩窗,或凝神诵读,或奋笔疾书油灯下,白发亲娘正穿针引线,赶制冬衣,脚边,调皮的大黄狗趴在地上,不时摇着那毛茸茸的尾巴

 夜,无眠。

 月落了。天空和大地一下子跌入黑色的梦,枫桥睁大惊恐的双眼向渔舟求助,渔舟一摇,一晃,只顾哀叹自个儿漂泊不定的命运。枫树伸长瘦削的双手向天空呼救,天空手足无措,满脸全是对明天的迷茫。?咚--,咚--,?寒山寺的钟声,沉重而幽长,从远山传来,却找不到前行的方向,只能在天空久久回荡,回荡,回荡在失落的树林,回荡在无助的枫桥,回荡在落寞的吴江,回荡在游子冷冰冰的心房。

 夜,凄凉。

附2: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