缣帛的词语缣帛的词语是什么
缣帛的词语有:鱼书_帛,竹帛之功,著于竹帛。
缣帛的词语有:寸蹄尺缣,尺幅寸缣,竹帛之功。2:注音是、ㄐ一ㄢㄅㄛ_。3:拼音是、jiānbó。4:结构是、缣(左右结构)帛(上下结构)。
缣帛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绢类的丝织物。古代多用作赏赐酬谢之物,亦用作货币。作书写用。
二、引证解释
⒈绢类的丝织物。古代多用作赏赐酬谢之物,亦用作货币。引《周礼·天官·典丝》“掌其藏与其出,以待兴功之时”汉郑玄注:“时者若温_宜_帛,清凉宜文绣。”《史记·滑稽列传》:“数赐_帛,檐揭而去。”唐韩愈《许受韩弘物状》:“韩弘荣於宠赐,遂寄_帛与臣。”⒉作书写用。引《后汉书·宦者传·蔡伦》:“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_帛者谓之纸。”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七:“故有刀笔铅_之_,秦汉末用_帛。”清周亮工《与胡元润书》:“王荆公作字,未尝轻用_帛,独於佛语用之。”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四节:“两汉学校发达,经学又极烦琐,士人录写大量经传师说,竹简重,缣帛贵,很自然的需要一种代用品,纸就在这个需要下产生了。”
三、国语词典
质地细薄的丝织品。
四、网络解释
缣帛中国古代以丝织品为记录知识载体的。一般称为帛书,也有人称为缯书;因其色白,故又称之为素书。缣帛文献约起源于春秋时代,盛行于两汉,与简牍以及其后的书写载体并存了很长一段时期。缣帛柔软轻便,幅面宽广,宜于画图,这些都是简牍所不具备的优点。但其价昂贵,普通人用不起,而且一经书写,不便更改,一般只用为定本,所以缣帛始终未能取代简牍作为记录知识的主要载体。古代文献中有关帛书的记载,也大都是与皇家、贵族藏书有关的。到晋代纸普遍使用后,缣帛虽仍在使用,但基本上是作为某些文书以及书法、绘画的写绘材料。
关于缣帛的诗句
年来缣帛贱年来缣帛贱鸿都缣帛馀_囊
关于缣帛的成语
尺幅寸缣子女玉帛鱼书_帛断缣寸纸寸_尺缣寸蹄尺缣垂名竹帛着于竹帛断缣尺楮
关于缣帛的造句
1、练甲时间较早,大多以缣帛夹厚绵制作,属布甲范畴。
2、版刻书籍是用木版雕刻文字印刷而成的书籍,唐朝以前没有印刷技术,文字都是用刀或笔刻、写在竹木简、缣帛、纸和羊皮上的。
3、刘秀在位曾多次驾临郭况家,并赏赐大量金钱缣帛。
4、从结绳记事到刻契铸鼎,从甲骨金石撰文为录到简牍缣帛纸墨为凭,档案,作为人们记录生活的真实凭证,一路与人类文明同行。
5、“帛书”是写在缣帛上的文字,又不是碑刻,怎么会有拓本?于是把它扫给收旧报纸的人了。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缣帛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