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报父母诗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节读几首写给母亲的古诗

文/齐凤艳

当我们阅读写给母亲的古代诗歌,唐代孟郊的《游子吟》就跨越千年回响于耳畔。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的之所以能够持久有力地震撼人心和感人至深,绝不只在于此诗结尾处的反诘语气。诗人起笔朴素地白描了一个场景,一个回忆中的画面:母亲针起线依,经纬勾连,给将要离家的游子缝衣服,秋霜侵染眉梢几度春秋,母亲已日渐苍老。这个画面温馨,却也扎心。想当日离家时,哪一针哪一线不是母亲的牵挂和爱意,密密的针脚里,母亲要藏进她的体温,她的嘱托:早日回来啊!儿子尚未出门,母亲已经盼着他的归期了:可是“我”直到现在也没有回去!这既有对母亲的牵挂也有对自己的责备:母亲啊!我怎么才能够回报您的恩情呢!于是诗人发自肺腑地感慨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两句中传统的比兴手法产生了巨大的视觉对比和感知对应: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游子对慈母的思念和感恩。并且,这首诗将一种生命意识传递出来,是母亲给了我们生命,她如阳光似雨露,那种照耀和润泽,在一望无际渴求生长的小草碧绿的叶子上莹莹如玉华。

孟郊的这首诗,为后世相关题材的诗歌提供了一定的范式。如清朝蒋士铨《远游》诗中,在向其母亲说出“远游幸有方,母心休念之。儿食有齑粉,母毋念儿饥;儿服有敝裘,母毋念儿衣”等宽慰之语后,诗人在诗的末尾写到:“岂无寸草心,珍重三春晖”。再如清代郑燮的诗《晨起缝破衣》:

晨起缝破衣,针线不成行。

母年七十四,眼昏手又僵。

装绵苦欲厚,用线苦欲长。

线长衣缝紧,绵厚耐雪霜。

装成令儿暖,母衣单薄凉。

不衣逆母怀,衣之情内伤。

母亲七十四岁高龄,眼花手僵,大清早起来为诗人缝制衣服。棉花也想多加点儿,针线也想缝紧点儿,要为儿子缝制一件又厚实又暖和的棉衣,而母亲自己的衣服却非常淡薄。这份无私之爱做的棉衣,不穿有违母意,穿又满心愧疚。理解这其中的滋味,就不难理解清代另一位诗人彭桂“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之诗句了。

孟郊的《游子吟》虽妇孺皆知,但绝不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中最早的写给(父)母亲的诗,这可以追溯到先秦。《诗经?小雅?蓼莪》云: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莪甘美可食用,并且环根丛生,如子女围绕母亲膝下,故又名抱娘蒿,它被用来比喻人成材且孝顺;而蒿与蔚,都是散生,蒿不可食用,蔚既不能食用又结子,蒿、蔚在诗中比喻不成材且不能尽孝,诗人借它们以自责。在这首诗中赋比兴三种表现方法灵活运用,前呼后应,情感抒发起伏跌宕,回旋往复,传达孤子哀伤情思,艺术感染力强烈。诗人用生我、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腹我等词歌颂了父母的辛勤劳苦,“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亲的恩德,像苍穹一样广大,而回报父母之恩德,是孝。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要敬顺父母。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孟子说:“不得乎亲,不可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为子。” 《礼记?内则》写到:“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孝子之身终,终身也者,非终父母之身,终其身也。” 从古人对孝的解释中不难看出,心里对父母的恭顺、尊敬是最高等级的孝,对待父母始终和颜悦色是最难能可贵的孝。唐代诗人皇甫冉在《刘侍御朝命许停官归侍》一诗中写道:

孟孙唯问孝,莱子复辞官。

幸遂温凊愿,其甘稼穑难。

采芝供上药,拾槿奉晨餐。

栋里云藏雨,山中暑带寒。

非时应有笋,闲地尽生兰。

赐告承优诏,长筵永日欢。

这首诗以孟懿子和儿子孟武伯向孔子问孝及老莱娱亲的典故开篇,把刘侍御比作孟孙和老莱子,描述了他辞官照顾父母、愉悦父母的情形。冬天为父母暖床,夏天为父母擦席,给父母供奉最好的药物和饮食,即使不是吃笋的时节,也穷尽办法满足父母的心愿,顺从父母的意志,恭敬地对待父母的需求,生动地刻画出典型的敬顺父母的孝心。

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孝的观念中,守候在父母身边是尽孝的前提,这就是《论语?里仁》中孔子所说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因此不得不离家在外的诗人们写下了很多怀念(父)母亲的诗歌,这些诗歌有的可能是以思念故乡为表现的,但是,就像贾平凹在《父母在 故乡在》中所言:“故乡是什么?故乡就是以父母的存在而存在的,父母不在了,那个故乡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意义上、字眼上的一个故乡。”谢朓在诗中写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望的是父母,是来路。

母亲也在故乡遥望着游子。唐代诗人聂夷中在《游子行》中写到: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亲倚门望,不见萱草花。

故乡家中的院子里萱草茎叶碧绿繁茂,花朵风姿绰约,一阵摇曳一阵香,而诗人却流浪在异乡。无疑,这萱草是母亲栽种的,萱草又名忘忧草,是母亲用来消解思念儿子之愁的吧!然而,真的能够如此吗?诗人思念母亲,更令他烦恼的是他无计消解母亲对他的思念。一想到母亲倚门盼望诗人归家的场面,诗人痛彻心扉。“不见萱草花”的意思就是没有什么是可以解除母子之间的彼此想念、惦记和牵挂的。“快回来吧,孩子,让娘亲看看!”

这里讲一点,就是萱草这个意象在写母亲的古诗中是经常出现的。传说萱草可以使人忘忧,古时君子为国效力,不能经常返家,家人思念至切,于是想到在北堂上种点萱草,以忘思念挂牵之忧。这样,以萱草指代母亲的习惯就流传下来了。比如元代王冕的《墨萱图二首?其二》写到: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

对之有馀饮,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思乡从思母开始,那美丽的萱草,让思念凄美却也焦灼:感慨心如捣!多想回去,细细端详母亲的容颜是否在又一年的风雨霜寒中改变?多想回去,再与她聊聊经年旧事,听听她的叮咛嘱托。多想回去,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常回家看看,莫等到墓上空泪流,就像唐代诗人陈去疾在《西上辞母坟》中所写:“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一句早点儿回来,多少期盼,多少牵挂。母亲的爱,就是这么朴实,那分量却沉甸甸。觉得她唠叨吗?絮烦吗?母亲在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珍惜她的爱。

母爱是伟大的,亲情是永远无法割舍的。纵使一个人落发为僧,断却红尘,他也会对自己的母亲念念不忘。宋末元初僧人与恭《思母》诗如下: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出家人六大皆空,本不应该留恋凡尘俗事,但人来到世上感恩念亲之情与生俱来,岂能泯灭?此外,这首诗中,芦花的意象,也是和母亲紧密相连的。

我们以孟郊写母亲缝制衣服开始此次关于母亲的古代诗歌的阅读,就也以清代周寿昌含相同意象的诗歌《晒旧衣》结束此次阅读吧。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亲旧线痕。

三十年前母亲做的衣裳尚在,是因为诗人珍惜母亲的奉献,衣领袖襟虽然破了感觉到还有母亲的余温,是因为诗人心里始终忘不掉母亲从小拉着她长大的手上的温度,想要重新缝补却不忍拆线,是因为它们是母亲辛苦劳作的痕迹呀。此诗中,诗人睹物思母,怀念慈恩,一丝一缕,饱含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