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葫芦的重点好句好词好段。

葫芦历史悠久,涉及面甚广。它与艺术密切相关,更与语言艺术中的诗歌密不可分。据统计,《诗经》中有九篇写到葫芦(匏、瓠、壶,皆指葫芦)。此后,各代诗歌中,写葫芦的都不少。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鼎盛时期,写葫芦的诗歌更多。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写葫芦的佳作。如杜甫的《除架》诗:

束薪已零落,瓠叶转萧疏。幸结百花了,宁辞青蔓除。秋虫声不去,暮雀意何如。寒事今牢落,人生亦有出。

宋代“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有很多描写田园风光,更少不了咏葫芦的篇章。他的诗作《瓠》,就把葫芦写的很有生趣:

笑杀桑根甘瓠苗,乱他桑叶上他条。向人便逞庾藏巧,却到桑梢挂一瓢。

元代的范椁有《种瓠》诗一首,写得很有情致:

嘉瓠吾所爱,孤高更可人。不虚种植意,终系发生神。有叶诚藏用,无容岂识真。明年应见汝,众子轮囷。

明朝诗人高启,联系自身,说诗人骨瘦如柴,不如葫芦那样肥胖。其《摘瓠》曰:

转囷卧霜露,秋晓摘初归。自笑诗人骨,何由似尔肥。

明末清初的侯方域,小时苦读,出口成章。一日。和尚在葫芦架下乘凉休息,拦住小小年纪的方域,非要他以葫芦为题作诗不可。小方域望着眼前的情景吟道:

葫芦架下葫芦藤,葫芦架下葫芦明。葫芦碰住葫芦头,葫芦不疼葫芦疼。

清朝乾隆皇帝酷爱范制葫芦,也爱在范制葫芦器皿上题诗。他写的诗有《咏壶卢盒子》、《咏壶卢器》、《恭题壶卢碗歌》、《咏壶卢瓶》、《恭咏壶卢罐》等。有一次,乾隆等泰山游玩,作为“泰山书画使”的郑板桥,在葫芦壶上题诗让他过览,诗曰:

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

现代国画大师齐白石,创作了多幅有关葫芦的画。他八十岁时作过一幅《葫芦》,并在画上题诗,表现了他对艺术的不懈追求。诗曰:

点灯照壁再三看,岁岁无奇汗满颜。几欲变更终缩手,舍真作怪此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