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对杜甫诗歌创作的影响
唐朝的科举采取的是考试与推荐相结合的录取制度。考卷的优劣只是一半的分数,而另一半则掌握在推荐官手里。当时应试举人托关系送诗文的风气非常流行,只要找到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加以举荐,得中便有了九成的把握,因为主考官也要看举荐者的人情和面子。
杜甫生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家族中,官职卑小,和高层说不上话。因此,就算你是唐初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就算你七岁学诗,十四五岁以诗文出名,也比不上达官贵人的推荐奏效。
杜甫也曾将自己的诗文投给多位显贵,但均无人理睬。事实上,在唐代平民子弟能通过科举入仕的比例并不高,唐朝七十四名状元中真正平民出身的屈指可数。杜甫虽也是官宦世家,但只是小官也入不了那个门槛,因此,杜甫的落榜对他的个人打击还是很大的。
杜甫是一个功名欲望很强的人,“学而优则仕”的三种途径:科举、行卷和向皇帝陈情,他都试过,而且不止一次。两次科举名落孙山,三次直接向皇帝陈情,恳求权位的荐举则更加频繁。但是天不佑人,杜甫的愿望一次次的破灭了。
这段无比黑暗又凄凉的日子,在他的作品中也展现了出来,在《奉赠韦左丞丈》中,他这样写道: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从中,可以看到杜甫的尴尬、窘迫、艰难、卑微、可怜。但值得安慰的是,这些刻骨铭心之痛也为他今后在诗歌创作上提供了宝贵的切身体验。
在惨痛的现实面前,一位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诞生了,中国文学史上从此多了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而在这背后却背负了诗人乃至唐朝民众的苦难。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下,的确有不少人被破格提拔,一跃而成为朝廷重臣,那是一个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时机,杜甫原本也是受益者,但是最终却因“房琯事件”而遭到了贬斥。房琯是杜甫的好友,他因不务实际在陈陶战役中致使四万唐军几乎全军覆没,肃宗大怒之下,贬去他的宰相之职。杜甫看好友被贬,帮其脱罪,也一并被贬,从此远离了长安,开始了他的漂泊生活。
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的杜甫,在去往华州的路上,目睹了战争后的社会现象,写出了“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其内容深刻,风格沉郁雄浑,语言精炼,叙事严谨,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也成为了杜甫诗篇中的不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