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生命轮回的词语
1.关于轮回的诗词
篇一:轮回
风儿在林间追
那四季又轮回
落寂的故事,有谁来绘
枯燥的梦又能变得完美
细雨在辽阔的大地上洒落泪水
是谁迎着春风把昔日的爱拾回
是否又是候鸟南归
云儿在风里睡
那生命又轮回
孤独的枝头,叶儿又翠
枯萎的心又能回到最美
阳光在辽阔的大地上留下光辉
是谁踏着细雨把昨夜的幽梦追
是否又是一年春回
篇二:轮回一梦
彼岸花香
谁被唤起在心膛
入眸窗,泪冰凉
红豆攀上谁的心房盘旋绽放
忘川河旁
谁欲煎熬千年伤
蚀衣裳,苦独尝
磐石坚固谁的信仰永不跌宕
奈何桥上
谁为谁哀嚎绝响
驻足怅,自彷徨
青丝编织谁的情网徘徊飘荡
三生石央
谁盖上几世缘章
诉离殇,两茫茫
鸳鸯游进谁的巷港思念断肠
孟婆汤晃
谁一抹倩影荡漾
忆过往,皆绝望
舍子染红谁的回想馥郁芬芳
轮回启航
谁与谁此生埋葬
浅时光,见淡忘
昙花闪现谁的宿命如梦一场
篇三:轮回
自己
就要死去
无奈
垂下双臂
看见
孩子的惊讶
秉住了
呼吸
不舍
我
却无能为力
自己
就要死去
无奈
垂下双臂
看到
孩子的不安
秉住了呼吸
惊慌
我
却无能为力
鸟
在叫
睁开眼
原来
是在梦里
自己
就要死去
一个梦
做出了
一个轮回
体味到
生与死
原来
并没有
太多的神秘
2.有关于地狱生死轮回的诗词文章生死轮回
佛教在描述了生命的种种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其生死轮回的生命观。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是无常无我的。一方面,从宏观上看,大千世界不断生生灭灭,反复呈现出四种状态,即:成(世界的成立期,即形成状态)、住(世界的存续期,即相对稳定状态)、坏(世界的破坏期,即趋于毁坏的状态)、空(世界的空漠期,即虚无状态),如此循环反复、无始无终。另一方面,世界上的一切有情众生,在不断的生死轮回过程中,也反复呈现出四种状态,即:中有(死后至再生之间的存在)、生有(脱离中有、托胎之初刹那的存在)、本有(出生后至死亡之间的存在)、死有(临终之刹那的存在)。与此相应,佛教认为,一切有为法,都具有生、住、异、灭四相。不论是器世间诸法,还是有情众生,始终都处于生灭变迁的过程中。以有情众生之一期生命而言,生相,指一念托胎,十月满足,而生此身。住相,指出胎以后,住于世间。异相,指红颜不再,年老体衰。灭相,指业尽命终,身亦坏灭。在生死流转的过程中,有情众生都要受到业力的支配和心力的影响。由于在本有状态,有情众生受业与造业的情形千差万别、各有不同,从而决定了在中有状态,其生命的内核(心识、神识)必然面临未来的生命形态的种种选择。这种选择不仅是主观的(在一定程度上受心力的影响),但更是客观的(受生前已经形成的业力、因缘的支配)。所谓主观,指的是在生死之际,有情众生的神识依照生前造业、结缘与修行的性质、程度,可以发挥自己心力的作用,甚至可以了脱生死、自主生死或自主选择投生之处。所谓客观,指的是生死轮回及投生之处,系由众生的善恶业力感招而来,是众生的心力所无法改变、无法逃避也无法拒绝的。
由此可见,生死轮回的枢机是业力,而生死轮回的种类则有许多。从大体上看是六道轮回,但在六道轮回中,有升有沉、有苦有乐、有千差万别的情状,使整个宇宙生命呈现出无限的丰富多彩。在六道轮回的过程中,地狱、饿鬼、畜生多受苦报,难以修行去解脱生死轮回,阿修罗、天则多受福报,易耽于福乐之中,故也难以修行至最高的解脱境界。唯有人最适合修行,是解脱生死轮回的最佳生命形态。
至于生死轮回中具体的升沉苦乐之业报,则有种种不同的情形。以人道之生死来去为例,人死之后的去处不外乎有如下几种可能:修行得解脱者,或往生净土,或乘愿再来;未得解脱者,则根据其生前的善恶业因而升沉于三界六道之中。其中,修行禅定有成就者,生于 *** 或无 *** 诸天;未能修行禅定但有诸多善业者,则根据其善业的性质,或生于欲界诸天,或生于人间;善业虽多而烦恼尤其是瞋心、慢心重者,则生于阿修罗道;恶业多者,堕为畜生道;恶业更重一些,堕为饿鬼道;罪恶极重者,堕为地狱道。反过来,从人出生的角度而言,则生于人间者,要么是佛菩萨等乘愿而来;要么是人转世投生;要么是天人、阿修罗福报享尽,转而投生为人;要么是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的众生罪报受尽,转而投生为人。由于芸芸众生的善恶业报因缘千差万别,所以,同样是人,其秉性、遭遇也各不相同,从而使得滚滚红尘,演变出千千万万的善恶罪福、悲欢离合的悲喜剧。大而言之,也使得大千世界,呈现出种种不同的生命形态和生存环境。
3.生死轮回~打一成语出生入死chū shēng rùsǐ
[释义] 原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后形容冒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也作“出死入生”。
[语出] 《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途)十有三;死之徒(途)十有三。”
[辨形] 生;不能写作“声”。
[近义] 赴汤蹈火 舍生忘死
[反义] 贪生怕死
[用法] 多含褒义。用来赞扬人为某种事业而英勇无畏;置生死于度外的行为。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赴汤蹈火”;都表示“不避艰险;奋不顾身的精神”。但~偏重在冒随时死去的危险;一般用来表示不顾个人生命危险的经历。在程度上重于“赴汤蹈火”;“赴汤蹈火”偏重在不畏艰险;一般用表示决心和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