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在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请你至少写两个带"鹤"的成语,并写一句关于"鹤"的诗句

鹤在我国一直是美好的象征,其首先以俊逸优雅、洁白如雪的外表赢得了文人墨客的好感,再以其高洁的品质、忠贞的性情、慈孝的形象赢得众人的敬意,又以其高标之才、鹏举之志成为众人心中的梦想,是以古语有“禽中唯鹤标致高逸”之句。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关于鹤的典故非常多。

鹤最早出现在《周易》和《诗经》等典籍中。《周易·中孚·九二》有“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的爻辞,《诗经·小雅》中有《鹤鸣》篇。据历代的经学家们说,无论是《周易》还是《鹤鸣》,都具有很强烈的道德或政治上的象征意义。“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是用鹤鸣子和来象征修诚则物应,我有好爵,与物散之,那么,物亦以善应。

在有关鹤的典故中,对后世诗歌创作具有重要影响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系统。第一是历史记载。据《左传》闵公二年记载:“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由此段历史,鹤具有了权贵之宠物的象征寓意。第二是仙话传说。仙话中有关鹤的记载很多,但影响最大的当数《列仙传》中王子乔乘鹤来缑氏山与人相会之记载与《搜神后记》卷一中丁令威学道成仙化鹤归来的传说。从此,鹤成为仙人的乘骑和学道成仙的标志。这一系统的传说对诗歌的影响最大。它与历史记载相配合,又使鹤产生了一种极为矛盾的两种性,即:它既是神界之仙物,又是权贵之宠物,雅与俗的品性溶为一体。许多诗人利用鹤的这一双重象征来表达各式各样复杂的感情。如南朝时,吴均的《主人池前鹤》就道出了有才能的文士作为贵族幕僚时的矛盾心情:“稻梁惠既重,华池遇也深。怀恩未能去,未无江海心。”稻梁之惠、华池之遇、怀恩之情与江海之志之间如何抉择?这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普遍都会碰上的一个难题。白居易在《感鹤》中曾经为某些鹤的变质而生发过沉重的感喟,并表示了深深的愤慨:原本“贞姿之耿介”的鹤,“一兴嗜欲念”,就“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变得丑态百出:“不惟怀稻梁,兼也竞腥膻;不惟恋主人,兼也狎乌鸢。”对此白居易表示出彻骨的寒心:“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一饱尚如此,况乘大夫轩。”环境确实能够改变天性。到了清代,这种情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改变,在刘献廷的《放鹤诗》中,当主人顺应鹤的山野质、江海心,放其自由时,鹤却发现,长期的寄生生活,使它已经无法再适应江湖流落、自食其力的生活了。它只能再次回到主人的身边,乞求回到笼中,而主人的答复是鹤多而宠少,已经无力寄养了。鹤的这种退化,实在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惨痛的悲剧。

在这一系统中,鹤所具有的象征意义还有不少的生发。根据《搜神后记》的记载,丁令威化鹤后曾歌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这样,鹤又成了物是人非的象征。元好问的《二月十五日鹤》曾经巧妙地利用过鹤的这一象征寓意,表达了对国土沦丧、“城郭并与人民非”的深重悲愤,为咏鹤题材的开掘与深化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另外对咏鹤诗影响较大的乃是民间乐府中的早期创作。在乐府诗中,与鹤有关的一些题目常常用以表达男女相思、离愁别绪,这与这些乐歌的产生背景有关。如崔豹《古今注》说:“《别鹤操》,高陵牧子所作也。娶妻五年而无子,父兄将为之改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牧子闻之,怆然而悲,乃歌曰:‘将乖比翼隔天端,山川悲远路漫漫,揽衣不寝食忘 ’,后人因为乐章。”因此,出现在乐府古题中的鹤,往往以别鹤、病鹤的形象出现,诗人们描绘其离群迷路后的孤独失意、思念迷惘等等种种心情,表达对被迫分离的恋人的同情,也往往寄寓着自己的感受。这方面的代表作有鲍照的《代别鹤操》沈约的《夕行闻夜鹤》等。在后期的诗歌中,这三个系统的影响互相融合、互相交汇,由此又产生出更复杂的寓意,使得与鹤有关的诗歌进一步发展。

鹤在仙话中的有关传说和鹤那异常醒目的外貌:红色顶冠、雪白羽毛以及声闻于天的唳叫与直冲云天的翔舞姿态都使它显得超群脱俗,使人联想到清幽神奇的神仙世界和孤傲高洁的品性标格。这给诗人们提供了极好的题材,他们往往以鹤喻人或自喻。在与鹤有关的大量应酬诗中,以鹤喻人以赞美朋友、表示客套,乃是常用的手法。在这类诗中骆宾王的《送王明府参选赋得鹤》与刘商的《泛舒城南溪岍得沙鹤奉饯张侍御赴河南元博士赴扬州拜觐仆射》可以说有示范意义,因为他们都利用有关鹤的典故形象在限定的范围内充分地表达了送别、祝愿、赞美乃至于言志等种种内容。而以鹤自喻更是常见,诗人们往往利用病鹤、独鹤等形象来表示有高飞之志而不得遂愿的困境。如钱起的《病鹤篇》、王建的《别鹤曲》、孟郊的《晓鹤》等等。

由于鹤在传说中为仙人乘骑,又具有超群脱俗的外貌,因此它历代都是山林隐居之士或具有隐逸之志的名人们爱养的宠物。在诗人中间,至少白居易、刘禹锡、皮日休、张养浩等人都养过鹤,林逋更是终身未婚而与梅妻鹤子相伴。围绕各人所养之鹤,都有大量的咏鹤诗产生。尤其是白居易双鹤的羁旅洛阳、皮日休之鹤的死于非命,都引来了一大批诗人的纷纷和作,成为文坛的两段佳话。所以鹤往往也是山林田园隐居生活的象征之一。诗人们往往通过鹤的形象,来营造田园乡居的意境氛围,表现悠然闲适的情感基调。在这方面,出现了一大批优秀之作。在唐朝有钱起的《田鹤》和戴叔伦的《松鹤》。到了元朝类似的诗就更多、更好。如缪鉴的《咏鹤》:“青山修竹矮篱笆,仿佛林泉隐者家。酷爱绿窗风日美,鹤梳轻毳乱杨花。”通过乡居野处的春色美景,反映了林泉隐士的闲适自在。叶 的《云巢鹤睡》:“烟梢深处稳栖翎,标格孤高迥出群。只怕听琴惊梦醒,踏翻松顶一巢云。”以烟梢深处沉睡的云鹤,和偶尔传来的琴声,衬托出环境的幽雅安谧和主人的高洁不凡。凡此种种,都是鹤在中国传统诗歌中的重要作用。

在历史上,鹤一直得到仁人高士和无数普通百姓的喜爱,围绕它产生了许许多优秀的诗歌。今天我们阅读这些诗歌,无疑对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雅洁的品行、丰富自己的历史文化知识有着良好的作用。

希望你能够用到。并采纳。

关于鹤的成语:梅妻鹤子 鹤立鸡群 龟鹤遐龄、龟鹤遐寿、龟龄鹤算、龟年鹤寿、龟年鹤算、爱鹤失众、别鹤孤鸾、别鹤离鸾、不舞之鹤、惭凫企鹤等等。。

诗词: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