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红尘陌上,独自行走.

你是人间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的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原于《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出生在1904年的浙江杭州的夏天,林徽因的祖父是林孝恂,父亲是李长民。并且林徽因的父亲李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十分擅长苏护法与诗文。所以林徽因就是在这种文学气息浓厚的家庭中成长的。

自幼受父亲与祖父的影响,林徽因从小便热爱文学。她同别的同龄人不一样,她总是会捧着一本文学著作在书房里读一个下午,却丝毫不觉得枯燥,反而兴致满满。所以林徽因的脸上总是会比其他人多上一份书卷气。

世界上每一种美都是摄人心魄的,而美的事物确确实实是很多人所追求的,然而大多数结果却是求而不得的悲伤。林徽因16岁那年随父亲林长民去了英国伦敦游学,这是林徽因第一次随着父亲出远门。

也就是在这个期间,林徽因遇见了徐志摩。该怎么形容这次的相遇呢?是伯牙与钟子期般知音式的会面?还是两个有情人之间缘分的遇见?亦或是两者都有。

徐志摩信仰自由与单纯,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爱、美与自由,是一个典型的烂漫主义诗人。当徐志摩遇见林徽因,大概就是他自己眼中遇见了"爱、美与自由"的集合体。

在那一段岁月中,他为这个女子迸发出了无数的诗歌;那一段岁月里,是他一生中最幸福最满足的时光,但是却也是他最痛苦最煎熬的一段时光了。

总是会有一种相遇让人遗憾,也总是会有一种遇见让人悲喜交加。徐志摩遇见林徽因,是他所一直珍惜的缘分,但是却也实实在在是一份孽缘。任何不合时宜地遇见都是充满着遗憾的。徐志摩在遇见林徽因之前便早已结婚,甚至育有一子。

然而当徐志摩在一直沉迷在爱情的世界无法自拔时,林徽因便早已清醒了。于她而言,她感恩与徐志摩的相遇相知,但是无论出于哪一个层面的考虑,他们是无法坦坦荡荡地在一起的。然而或许他们明白,他们之间不是不相爱,而是这一种极致的爱只能长长久久埋葬在了他们的心里。

二、归于生活

在每一种遗憾背后也是会存在一种幸运。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而林徽因的那一扇窗就是梁思成。一个是长相清丽、性格温柔的才女,一个是满腹经纶、风流倜傥的青年才俊,他们的相遇便注定成为一段佳话。

其实林徽因在15岁时便见到了17岁的梁思成,在遇见徐志摩之前便已认识梁思成了。但是林徽因那时年龄尚小,并未对梁思成产生别样的情愫。但是17岁的梁思成却悄悄喜欢上了这个书卷气十足的少女。

虽然两人遇见时年龄尚小,但是无论经历了多少风雨,去过了多少地方,遇见了多少人,兜兜转转。只要最后的两个人依旧是彼此,那便是足矣。

在林徽因从伦敦回来之后,她与梁思成便再次相见在这一片熟悉的土地上。这时的林徽因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懵懵懂懂的少女,虽然脸上的书卷气依旧存在,却比那时的她多了几分成熟的韵味。这样的林徽因,已经是美到了极致。

三、娉婷人间

再次相见的林徽因与梁思成便经常相约读书、散步,一起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一起从风花雪月谈到人生理想。两人彼此吸引着,一复一日,感情已经早已在日常的相处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静美,这便是梁思成与林徽因爱情的真实写照。甚至结婚当天梁思成曾经问过林徽因这样的问题"我想问一个问题,并且此生只问一次,你为什么会选择我?"而林徽因只是默默看着梁思成说:"这个问题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两人之间的爱情,溶于生活,也忠于生活。

婚后没多久,林徽因便怀孕生子了。众人皆被少女时期林徽因的美貌吸引,却浑然不知,做了母亲的林徽因才是真正的颜值巅峰时期。

那时的她已经褪去了少女时的青涩,有了身为人母的烟火气。只是眉目之间依然比其他人多了那一分书卷气,这是任何人都难以模仿的书卷贵气。这样的林徽因着实让人移不开眼睛。

然而很多人看到林徽因身为人母之后的照片后,都难以避免想到了"奶茶妹妹"章泽天。然而章泽天身为人母之后,呈现的却更多的是入世的精明感。然而林徽因却依旧保留着书卷气。这一点便是她们最大的不同。 "品高则下笔妍雅"。——清 杨守敬

我们常说,言为心声,字如其人。

一个人的言语,通常就是一个人内心感受的真实反应;一个人的字,便能够看出这个人的一些性情。书法能够展现一个人的内心,我们所书写的文字,都是由线条组成的,但是,这线条的组合,在每个人的手里,却又是大不相同的,所以,才有字的好坏之说。线条是蕴含了书写人内心 情感 的,因此, 在心理学中,也会有根据字体来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在旧时候,书写一直就是读书人的基本功,就拿科举考试来说 ,这自己太差的,考官是可以将这个考生的考试资格取消的。可见字的重要性。若说“字如其人”,那么,就不得不说说林徽因了。林徽因是公认的“民国四大美女”之一,也是民国时期的大才女, 不管是在建筑学上,还是在文学上,她都有着很好的成绩。

从林徽因留下的这些手稿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见到,林徽因字迹是相当工整娟秀的,整个的书面看起来十分的整洁,第一眼便就觉得是赏心悦目的。 而林徽因本人,确实是如此,长得清丽秀气,又有着很高的涵养,看她的照片便觉得很舒服。“字如其人”四个字,放在林徽因的身上,正合适。

在林徽因留下来的书作中,流传得最为广泛的,便是《李成江村秋晚》,这是物证上的诗文。吴镇这个人,是一个极为清高的书画家,但是,却极为的有才华,一般来说,有些本事的人,都有自己的小性格 ,吴镇便是如此。在他的这一首作品中,将自己对田园的向往之情表述得淋漓尽致。林徽因之所以将吴镇的诗文写下来,便可以侧面说明她吴镇的欣赏,也可以反映出她自己内心的境界。

在这接下来的书作中,我们便能看到林徽因的另一种字迹。相比于刚才那张来说,这一张看起来更加的生活化。在这个纸面上,还有林徽因修改后的墨水团。不过啊,虽说上面有墨水团,但是依旧可以清晰地看到,林徽因的字迹是很优雅的,线条之间相当地流畅,也很秀气。

其实,林徽因之所以有这种才气,和她的经历是息息相关的。

林徽因的祖父林孝恂,是清朝的进士,林徽因的父亲在日本的早稻田大学毕业,在诗文上也是有所建树的。可见,这林徽因是生在书香门第的女性,从小耳濡目染的,自然也就在书香气上沾染了些。林徽因本身也是很优秀的,她的父亲带着她巡游欧洲, 将她的眼界开阔 ,后来又和梁思成在欧洲留学多年,成为一介建筑学大师。

三言两语,实在是难以将林徽因的优秀说清楚,但是,在林徽因的气质中,在她所书写的文字中,蕴含着的都是林徽因所受过的教育,所经历过的冷暖,所感悟过的生活......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