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精神寄托诗歌
人想要做到像李白一样洒脱,何其难?记得高中复读的时候,学校给我们播放各地高考状元分享经验的视频。当时一个高考状元随口吟了这样一句诗:“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第一次听到李白这句诗,我就非常喜欢。
当时的我,自以为语文功底深厚,却连李白这么有名的诗都没有听过。如今想来,学校的老师不会教这些课外的古诗词,而出身农村的我也没有机会接触更多的资源。所以,我即便语文基础再好,也只是在课本的范围内打转,见识少得可怜。
后来,大学进入中文系,才开始系统学习语言文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李白的这首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才真正进入我的视野。初读这首诗,我就不禁感叹:李白真不是凡人,否则怎么会写出如此惊艳的诗歌。诗中的每一句都让我赞叹不已。我不禁一次次吟诵,自然就能背诵下来了。
尤其最后一句,不管身处何种困境,我总能用它来安慰自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渐渐地,这句诗成了我的一种精神寄托。
其实,我明白,我性格中最缺的就是这种洒脱了,所以才会对此满心向往。我的人生,从来没有洒脱过。小心谨慎,习惯性自卑。也许只有在读诗歌的时候,我的心才能有片刻的宁静。
后来,又读到老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苏轼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中国文人的精神风骨渐渐浸润心田。我天生不适合竞争性强的环境,遇事习惯性选择逃避,不与人争,也不愿争名夺利。如果是在古代,也许会饿死吧!在现代生活,虽不至于饿死,却也要承受世俗的眼光。
当大学毕业的我与初中未毕业的弟弟妹妹挣得差不多,我不由得有些惭愧。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衡量成功与失败的标尺越来越统一,那就是金钱。能挣钱,就是成功人士,在社会上就有地位。幸福呢,理想追求呢,或者奉献呢?现在的人已经很少讲奉献了,讲的多是付出与回报。或者更本质地说,精神早已没落,物质决定了一切。
这个时候,再去讲精神理想,有点不合时宜。我的所谓的道家理想,更是显得荒谬可笑。“乘桴浮于海”,何处可去呢?“散发弄扁舟”,会被当成异类吧?如今如果陶渊明还在,吟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会被当成精神病吧?
那么,还是躲起来,悄悄地吟诵吧!不求被人理解,只求心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