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语言陌生化处理方法
诗歌语言陌生化怎么处理呢?
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要求诗歌语言必须创新。然而,创新不等于乱写一气。初学写诗时,我对“诗歌语言的创新”理解也有些偏颇,认为无论别人看不看得懂,只要是创新的语言,那就是好的。因此写出来的诗歌,语言非常生硬。注意,生硬的语言会伤害读者的阅读感情,生硬的语言会使人望而却步!
我的诗歌也存在这个毛病,有时,自己读自己的作品,竟情不自禁的要打磕睡,自己都无法进入并引起***鸣的作品能成为好作品吗?别人无法进入的语言阵地,同样是死的语言群。要让语言活跃起来,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那么,完全的陌生化可能就办不到。
诗歌首先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给大家阅读的,不是写在那里当坟埋葬自己的,因此,要让诗歌语言像春风中的花朵一样温暖鲜艳,芬芳动人。
其实,真正的好诗,是在日常语言基础上,非常适当的陌生化的创新艺术。诗的语言就像树一样,有绿叶,有花朵,还有果实。语言创新是在语言继承的基础上产生的,否则,就会造成生硬的感觉。
一个有经验的诗人,他写出的诗,语言是一根亮丽的蛛丝,只要一看,它就粘住你的眼球,调动你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情感,使你情不自禁地进入到他预设的陷阱里去,那陷阱里是阳光、鲜花、迷宫,让你既看到你想看到的,又发现让你始料不及的东西。它像一条彩绳将你心中的诗意引出来,完成一次创造性的阅读。诗歌的创造性其实也是读者参与其中的,不是一个人说完了就行的。你说完了,说满了,别人就没有创造空间了。
因此有一条把握陌生化语言的捷径,即:通过有个性的想象,把对象中隐藏着的“***性”的东西,用最简洁最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由此我发现,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其实是诗人大胆想象,大胆思考的结果,也就是说,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其实来源于诗人个性的、有创造性的想象和思想,而不是简单的打破常规的词语的排列。如果把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归于词语排列形式的改变,为陌生化而陌生化,那么写出的诗将成为诗歌的废渣(或语言废渣),而不是诗歌的金矿。
诗歌语言陌生化,是自然天成的,而不是勉为其难的。与其勉强为之,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写来妥当。诗歌语言要创新,这是必须,但要适可而止,不要使之成为词语的游戏。
平与奇,在同一首诗中是并存的,平中见奇,是平衬托了奇。没有平,奇从何来?就像起伏的大地一样,只有平地,没有高山,只有流水,没有森林,那还有什么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