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有一个渔夫,是出海打鱼的好手。他有一个习惯,每次打鱼前
题目:目标与现实
目标与现实,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话题。锁定目标、勇往直前的豪迈,漫无目标、茫然徘徊的困惑。目标=现实的志满意得,目标﹤现实的怀才不遇,目标﹥现实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目标≠现实的失落沮丧,如此等等,主观追求与客观实际的种种冲突和不同结果,让我们不得不断地重新认识现实,评估自我,调整目标。
有这样一个寓言。有一个渔夫,是出海打鱼的好手。他有一个习惯,每次打鱼前都要立下一个誓言。有一年春天,听说市面上墨鱼价格最高,于是立下誓言:这次出海只捕捞墨鱼,好好赚它一笔。但他捕到的都是螃蟹,只好空手而归。上岸后他才知道螃蟹比墨鱼价格还高。他后悔不已,发誓以后只捕捞螃蟹。第二次出海,捕到的却全是墨鱼,于是他又空手而归。这次墨鱼比螃蟹价格更高。他很懊悔,发誓今后要把螃蟹和墨鱼都捕回来。第三次出海,他见到的却都是马鲛鱼,渔夫再一次空手而归……还没等渔夫第四次出海,他已经在心力交瘁、饥寒交迫中死去。
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多半提倡要有坚定不移的人生奋斗目标。那么目标一旦定下就不可以更改吗?这则寓言故事会引发怎样的思考?一个学生曾以此为命题写了《降低“飞行”的高度》。文章写道:
在某一教堂的一座石碑上,刻着这样一段话:我年轻的时候,立志要改变世界,然而却发现难以实现;中年的时候,我又想去改变我的国家,却又发现实现不了;老年的时候,我只好想着去改变家庭,却已经无能为力了。回头想想,如果我当初只是先改变自己,去影响家庭,然后我也许就有可能靠我的家庭去改变国家,甚至去改变这个世界……
的确如此。如果他当初降低一点自己的目标,与当时的实际和自己的能力相符,或许他有也可能真的成为一位影响世界的伟人。然而,他一开始就憧憬着要改变世界,他那“飞行”的高度也实在是太高远、太空泛了些。
目标应该随现实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必要的时候适当改变一下自己的“航向”,降低一点自己“飞行”的高度,使目标更好地吻合实际,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否则,一味地好高骛远,盲目地坚守那不切实际的高远目标,其结果只能是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退一步海阔天空。适当改变甚至降低人生的目标,改变甚至降低“飞行”的航向或高度,并不是自甘堕落、自我放弃,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不能没有目标,否则将成为行尸走肉;目标又不能一成不变,否则将刻板教条。鲁迅的“弃医从文”、孙中山的“弃医从政”或许能给我们一点有益的启示。
几天前,也和儿子谈及他对未来的设想和目标。他给我说了他的最低目标,他给自己有基本定位但尚未“盯死”某个目标,因为他还小,人生道路面对的变数还很多。但我们一直有一个***识,凡事确定一个大的航向之后,就一步步向着目标迈进。这是一种对目标的分解,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大化小,难化易,然后按步骤去做。
曾读过一个分割目标的例子。美国一位名叫罗伯?舒乐的博士,在自己身无分文的情况下,却立志要在加州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这座教堂的预算造价为700万美元。舒乐博士写下了自己实现目标的奇特计划:
寻找1笔70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7笔10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14笔5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28笔25万美元的捐款;寻找70笔1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100笔7万美元的捐款;寻找140笔5万美元的捐款;寻找280笔2.5万美元的捐款;寻找700笔1万美元的捐款。他把700万美元这个大目标,一次又一次地分割成更小的目标,最终分割到1万美元。就这样,他一万美元一万美元地募捐,一点一滴地筹集,历时12年,一座最终造价2000万美元、可容纳1万多人的水晶大教堂竣工了。这座水晶大教堂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与经典,也成为世界各地前往加州的人必去的游览胜景。
有时,一些大目标看似难以实现,但把它分割成无数个小目标,实现起来就不再是什么难事了。每天实现一个小目标,日积月累,就会收获人生的大成功。
看不清目标或者对既定的目标有所置疑的时候,不妨停下脚步,理理思路,再朝着确认的目标前进。目标要切合实际,要与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目标要专一,不可朝三暮四;对已经认定的目标,要有实现的必胜信念;要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去追求并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希望能帮到你,也希望你能给我好评哦,你的好评是我最大的鼓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