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顺时代变化,看云卷云舒
? 今日谷雨,谷得雨而生,时也。
? 私以为,精神及娱乐形式随着时代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确实普遍更浮躁一些,真正读书、做学问的人的比例,也有所降低,但是给予人们精神慰藉与启迪的途径仍在,推动时代进步的核心力量仍在,独立思考的人仍在。只是这些人选择做什么事情,也因时代需要起了变化而已,不一定在文学,思想的传播形式也更多样。只要有人在,只要信息发达,不愁没有文化高峰出世,任何领域的一段爆发,都需要时间去酝酿。任何领域或行业,都有它的周期和规律。
? 八十年代文学青年盛行,大家都读诗歌、文学,如书友所说男女青年相亲还要缀上一个“爱好文学”的标签。可是盛行的也总是通俗的,比如武侠小说和当时的流行音乐,比如现在的网文、影视剧、短视频、电子游戏。说白了,盛行的其实是娱乐产品,只是曾经,文学只需要文字为载体,制作的形式简单、传播的成本低,后来由于收音机、录音机、随身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音乐、影视、游戏等大大占据了文学的传播空间。
后面这些形式,需要的加工、制作过程更长,涉及的环节更多,也就有了更多的行业群体、经济利益的参与。文学作为文字的载体,形式更单一,需要读者调动更多的想象和经验,空间更大,更自由。
说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文学之于视听化作品,有点像原生农产品之于加工包装的食品,新鲜食材之于餐饮业冷冻行业的成品或半成品。前者简单、还需要自己加工,后者是成品,甚至是饭来张口、直接被投喂。更多的环节在自己这里,还是在他人那里,各有利弊,各取所需吧。
也因此,纯文字、纯文学就难以成为谋生的主业了,出书比以前容易,利润却极低,付费阅读模式也遇到盗版的困扰。写作者需要变通,要么有名了出路多,要么写大IP卖版权,要么搞兼职、副业。对于受众来说,即使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仍然有原著党,坚守最初创作者的本意和纯文字赋予的自由空间。
顺便提一句,近几天陆续看到关于中国网文出海、市场规模已达几十亿的报道,这几年文化输出快速增长。有人说,量大必有精品,明清小说大多质量不高,但也留下了四大名著。其中涉及多语言翻译、平台模式的问题,既然是一条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有机遇就有问题。
类似地,音乐也有由信息发达带来的问题。以前出什么歌由唱片公司说了算,现在也越来越自下而上,自由生长了,唱、作有一项才能就可以在网络上出歌或翻唱,成名了就可以进一步选择。多数人仍然秉持着绝不付费听音乐、看视频的理念。版权保护的环境也不够好,创作乏力,又鄙视链盛行,还有资本的操纵和饭圈的乱象。
其实,盛行的永远是通俗的,即使在以前文学流行的年代,真正读书思考、做学问的人,比例也不高。看似信息发达带来了文化的倒退,其实未必,文化以更灵活、更自由的方式在传播和创作。网络给人带来的影响,利弊几何,是成是毁,在于自己是否善于把握和利用。以前的文学也一样,只是如今被网络所包围,虽容易不自知,但也时时有人提醒。
在这些形式的转变、适应、发展期,或许乱象很多,每一代人的感受都不同。但我仍然觉得,不必悲观,也不必乐观,随顺时代的变化,就可以了。或悲或喜,能量的波动未必因为所感叹的事物,有时是由于自己内在的一些东西流露出来了。
上世纪的文学热,我没经历过,也没怎么补过。华语音乐的繁盛时代在21世纪的前十年还有余晖,我虽处于中学时期,却不听音乐,也没感觉。我不觉得当代文学式微,就没有精神财富可以汲取,也不觉得没有很出色的唱作歌手,就没有音乐可听。因为还有经典,因为还有年轻人的才华挡也挡不住。
而且,时代的律动体现在很多方面,文学艺术是相对主观的、也相对滞后的,行业变幻、经济周期、政策形势以及历史经验这些更客观的东西,也值得注意和思考。
?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句话很早就听过,好像慢慢在明白它的意思了。
古人也早就说,“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作为时代的一粒微尘,先立身生存,能认清自己的本分,做好分内事,就不简单了。其余的都随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