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华夏文明的诗句及诗意
1. 关于华夏文明的诗句
关于华夏文明的诗句 1. 中华文明诗歌
中华文明的根
文明光辉起中州;
炎黄联手兄弟亲;
轩辕黄帝制根本;
开疆扩土定家园;
创文字、造车辕;
望日月、定历律;
看山川、兴水利;
耕粮田;坊衣棉;
开医草、救民众;
找规律、推思维;
现太极、演八卦;
始祖山上定乾坤;
文明植根在中原;
中华文明的传播
尧舜禹、传文明。
一心为公天地宽;
夏商周、建朝代;
血缘同根展文明;
通天之角海之涯;
连山之川地之原;
根文化、在中原;
炎黄子孙追文明;
大道之美是老子;
仁爱之美是孔子;
自然之美是庄子;
典章之矩商、荀、韩;
无数圣贤成楷模;
中华文明的家园
虽有苦、也有难;
祖先文化心中燃;
激我奋进润甘甜;
天涯海角毅更坚;
方字韵声祖辈言;
血脉通、姓相连;
居西边、游草原;
岁岁望去南飞燕;
西出高原东进川;
江河润育大中原,
中原圣地是家园;
水运绕川腾惜勃;
绿海花洲飞春燕;
中华文明的朝圣
炎黄子孙来相聚;
鸣炮击鼓震撼天;
歌韵诗赋激山川;
舞跃展绣鹏万里;
言语奔放感恩情;
血有源、身心正;
文有根、事业兴;
三月三;拜轩辕;
九九归一大团圆;
今团圆,***朝圣;
薪火相传世代连;
到河南、知中原;感思父系之根源;
来河南、知文明;悟想母仪治天下;
2. 关于"传承华夏文明,书写传统美德"的诗歌
养成文明习惯,弘扬文明新风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一盏灯,照亮了我们前程的光明;文明是一阵风,吹醒了我们往日的迷茫;文明是一条路,指引我们越上正确的轨道。
文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的触手可及,却又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有时候,当你走在大街上,你一定会看得到,许多的果皮纸屑随风飘扬,愈来愈多,但却没有一个人躬下身子捡起扔进“城市美容箱”里;有时候,当你走进公***场所,你一定会看得到,告示牌上写着“请勿吸烟”的文字,但是有些人总会在这时候充当起那“无辜”的“文盲”,假装什么都看不懂,便大摇大摆的违反社会秩序;还有的时候,当你走进吵闹的菜市场,你一定会听得见,伴随着讨价还价的声音,总会有人随处乱丢“语言垃圾”,让空气都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35346136弥漫着不文明的气息。
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生活。人们的自我感觉总是很良好,一点都不曾觉得,我们的生活会有这么多的瑕疵,也许有人早已习以为常了,认为这样的窘况不会再改变。可是,我认为,文明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文明既体现了个人的文化素养,又体现了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素质。
讲文明、讲礼仪,需要的是人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我们有义务去帮助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去学习文明、实践文明。因为我们今天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更需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成为文明的国家,文明才能受到更多人的敬仰。
我们从小就开始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大多数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当他们看到了以上那些不文明行为,是不是会像说的那样做?我学过一篇课文叫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文章写出了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一致,说了就一定会做。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像闻一多先生一样,所以请大家养成文明习惯,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
2、讲文明,讲礼仪。
3、讲文明语,做文明事,当文明人。
4、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5、不乱扔果皮纸屑等杂物。
6、不随处乱丢“语言垃圾”。
7、礼貌待人。
8、讲究公***卫生,遵守公***道德。
着名文学家歌德说:“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的确,人们总是根据你的言谈举止评价你。因为,礼貌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只有拥有它才会有幸福、快乐。让我们大家都提高自己的礼仪意识,重视礼仪吧。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逐渐养成文明礼仪习惯,成为有气质、有风度、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
在此,我呼吁:城市中的所有人民都行动起来吧,养成文明习惯,弘扬文明新风!
3. 关于文明的诗词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
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丘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魏徵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石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 司马光
谁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4. 关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诗歌
陈胜吴广起义后,楚将项燕也动手。
儿子项梁侄项羽,起兵反秦大旗举。
章邯重兵破楚军,两军阵前杀项梁。
项羽九次战秦军,号称“诸侯上将军”。
章邯率军全投降,坑杀秦军二十万。
关中秦民恨项羽,拥戴刘邦来统治。
刘邦谋士是张良,献策献计攻咸阳。
子婴出城来投降,秦朝至此遂灭亡。
四年楚汉风和雨,刘邦最终胜项羽。
刘邦称帝得天下,秦亡汉兴四百年。
摘自《歌咏中华五千年》
中国第一部诗歌体通史。
诗体历史,诗话中国,承先启发,以励以策。
5. “歌颂或赞美中华文明”的诗句有哪些
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与诸子登岘山》 作者:[唐]孟浩然
2、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禹尊九州汤伐夏,秦吞六国汉登基、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 ——顺治皇帝
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 ——刘禹锡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
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杨慎
6、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论语 泰伯》
7、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论语 泰伯》
8、肃肃清庙,巍巍盛唐。配天立极,累圣重光。乐和管磬,礼备烝尝。永惟来格,降福无疆。
——《效庙歌辞·享太庙乐章·金奏》
9、寸寸山河寸寸金。 ——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10、居东方,引领全世界,划时代。 ——《祭黄帝陵》
一、原诗
《与诸子登岘首》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二、译文
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今。
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
冬末水位降低了渔塘很浅,云梦泽由天寒而迷濛幽深。
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
三、作品鉴赏
该诗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所谓吊古,是凭吊岘首山的羊公碑。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言咏。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作者登上岘首山,见到羊公碑,自然会想到羊祜。由吊古而伤今,不由感叹起自己的身世来。
6. 描写中华文化的诗句
★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x0d★浩瀚青史,概括于坛内;辉煌文化,浓缩于眼前.徐行三百米平坦甬道,遥想五千年坎坷长途.论英雄不计成败,数风流可鉴兴亡.浪淘何物?劝归谁家?文化乃长青树,科学乃聚宝盆.创造人间福址,推动历史车轮.\x0d★驶至近代,国难当头.百年忧患,敌忾同仇.聚散沙成铁塔,变弱者为健儿.东方巨人如睡狮惊醒,民族魂魄化火凤涅磐.挽狂澜于既倒,建广厦于废墟.转国运蒸蒸日上,升国旗冉冉凌空.\x0d★登坛了望,乾旋坤定.天行健,地包容.前可见古人,后可见来者.对比幽州台,激发冲霄志.哀兵必胜,中华必兴.日月为我祖国作证,风霆为我民族壮行.踏星斗飞过世纪之交,驾神舟立于强国之林.。
7. 赞美中华文明的句子
伏尔泰
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
“当我们还是野蛮人的时候,这个民族已有高度的文明了”。
“在欧洲陷于迷信腐败的时候,中国人已经实行最有道德的纯粹宗教了”。
“东方是一切学术的摇篮,西方的一切都是由此而来的”。
“我们不能象中国人一样,这真是大不幸!
(谈敏:《法国重农学派学说的中国渊源》第53~58页。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第291页。)
“人类智慧不能想象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第302页)
魁奈
“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没有人能否认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国家,是已知的人口最稠密而又最繁荣的王国。”“胜过欧洲最文明的国家。”(谈敏:《法国重农学派学说的中国渊源》第78、280页)
狄德罗
中国人一旦发现道德居所有科学之首,“他们可以确定地说,他们有两只眼睛,我们只有一只眼睛,而全世界其余的人都是盲者了”。(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第306页)
霍尔巴赫
“中国可算世界上所知唯一将政治的根本法与道德相结合的国家”。“道德成为一切合理人们唯一的宗教,因之道德科学之进一步的研究,遂成为获得职务或立身致仕的唯一法门”。所以“欧洲政府非学中国不可”。 (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第306、278~2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