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历史遗留问题
第一,要历史性地看待国有企业改革
1.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按有些人的说法是在新自由主义思潮和理论指导下推进的。
笔者认为不是这样。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产权制度改革是逼出来的。
1984年“拨改贷”之后,首先是财政断粮。
新设立的国有企业国家未投入资本金,老的国有企业国家也不新增投入资本金。
按《公司法》来讲,出资人设立企业要投入资本金。
当时新设立的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右面是负债,左面是资产,企业没有注册资本。
那时国有企业是“拨改贷”起家的,企业还贷之后形成的净资产是谁的?1993年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曾发文,明确形成的净资产界定为国有产权。
到了2003年国发96号文件又重申了这一产权界定的原则。
其次是银行断贷。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之后,不再是 *** 的出纳,开始按市场规则贷款。
银行的行为发生变化之后,国有企业过去敞开用钱的状态改变了。
到了1997年,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面接近40%,当时许多国有企业缺乏生存能力,全面陷入困境。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使得国有企业不得不改革,不改就无法生存。
所以国企改革是被逼出来的。
2.我们看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
国有企业改革是地方 *** 首先推动的。
地方 *** 直接面对各方面的压力,直接面对工厂要生产、职工要就业、财政要税收、社会要稳定四大难题。
当面临这些压力的时候,别无他法,只有推动改革。
因此国有企业改革首先从地方突破。
现在从全国情况看,中央企业改革落后于地方企业改革,大型企业的改革落后于中小型企业改革,经济情况好的企业落后于困难企业改革。
20多年的国企改革能试的办法都试过了。
比如首先是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实施承包经营,允许企业多元投资。
这些改革最后形成什么样的效果呢?就是国有企业经营者自主决策权之大,据有学者评价可称是“世界之最”。
但决策者并不承担决策失误之责。
这是由于国有企业改革是在出资人缺位的情况下推进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国有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基本上解决了企业经营方式的市场化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国有企业经营方式的市场化,经过20多年的改革基本解决了。
人财物产供销基本实现市场化配置了。
二是国有企业制度体制市场化,这个问题正在解决当中。
目前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已达到了80%~90%,这个过程中一小批国有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国有企业破产3万多户,政策性破产3000多户,安置破产职工600多万人,同时一大批国有企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目前从抽样调查情况看,改制后的国有企业70%以上实现了盈利,这已经很不错了。
1998年到2003年,国有企业减少到了13.8万户,职工从7500万人减少到4300万人,年实现利润从213亿元增加到4000多亿元。
如果没有积极推进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地方经济和整个中国经济不会有今天的状况。
现在已完成改制的企业,改制前求生存,改制后求发展。
它们现在进一步在考虑和推进二次改制了。
在改革大潮下,必然是泥沙俱下,这是一个探索和博弈的过程。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过去若不是及时推进国企改革,可能就会丧失历史机遇。
2004年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争论,反映了各方面对国企改革的不同认识,总体上看是有积极作用的,因为各方面关注改革中出现的社会矛盾,改制当中产生的一些问题。
这样促使我们的法律法规更加完善和规范。
事实上也是在这样做的。
但是不应抓住一点不计其余,不应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问题是改革中发生的,只能通过改革来完善。
如果要对中国的国企改革有透彻的了解,做出切中要害的分析,仅仅靠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是不够的。
第二,要现实地看待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目前进入了制度体制变革阶段,进入了攻坚阶段。
应该说是最复杂、最艰难的阶段。
国企改革已由浅层次改革进入到了深层次改革:一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问题。
十六大解决了出资人机构到位问题,但还没有解决出资人职能到位问题,这是比出资人机构到位更难解决的问题。
二是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问题。
有专家提出国有经济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但究竟如何体现,如何落实?还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三是国有大型企业的改制问题。
即使企业上市了也并不等于就完成了企业的改制。
四是国有职工劳动关系的调整问题。
国有职工对国有企业的制度依赖,这是国企改革最难解决的问题。
五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问题,它要解决建国以来从前苏联引进的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解决配套生产的外化问题。
这在市场经济国家不是问题,而在我们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六是企业分离办社会问题。
目前企业办中小学和公检法的分离正在推进。
七是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问题。
这个未解决的问题已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国有企业改革,包括改制完的企业离退休人员仍然在企业里养着,地方 *** 没有接手。
这部分负担大约要吃掉企业7%的利润。
八是国有企业的债务重组、不良资产处置问题。
过去我们采取的办法一是破产,二是债转股。
近两年这个问题有所突破。
银行等债权人也开始采取比较务实的态度。
债务重组是一个市场化解决问题的办法。
十是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和产业整合问题。
这既涉及国有企业之间的重组,也涉及到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间的重组。
十一是国有企业治理结构问题。
国有独资公司设立以外部董事为主体的董事会,宝钢是第一家,这是历史性的改革。
十二是集体企业改制问题。
国家已出台首先对东北地区厂办大集体企业进行改制的文件。
第三,要持久性地看待国有企业改革
目前对国有企业改革有三论:一是悲观论。
对国企改革丧失信心,对国有经济的作用持否定态度。
二是速胜论。
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问题已经解决。
三是持久论。
悲观论与速胜论都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
历史是最好的医生。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者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如还有新的问题,请另外向我求助,答题不易,敬请谅解~~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祝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