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赴京赶考需要多少钱?

在古代,博得前途、获得良好的出路、改变自己乃至家人的命运,只能靠这“一考定终身”了。因此,古人对“高考”(科举)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现在。赶考一样很“烧钱”。

许多影视剧里,穷酸的秀才遇到了赏识他的贵人,给予物质资助,考生高中后又回来报恩。侧面可以看出,古代的科举考试费用并不是一般家庭可以负担的。

首先是赶考费。大中四年(公元850年),赴举者刘蜕曾在一篇文章中诉说了赴举的辛酸,他说“半岁为往来程”,虽然诉说了赶考的辛酸,也吐露了其间巨大的经济压力。半年间不仅收入全无,还有旅途车马费、旅店费、饮食等盘缠,是一笔大开支。

古代考试还有一项开支,学生考试用的每套试卷都由考生来支付,加上置办一些考试装备,如脂烛水炭、餐器、衣席等,加起来不是小数目。

四川有个的叫丁治棠的举人参加光绪十五年(1889)举行的会试,前后一***用了8个月的时间。在这8个月的时间内,尽管他没有将每笔开支都记载下来,但他在落榜后,曾经伤心地说:“费银数百,如泥牛沉海,毫无消息”。

数百两银子应该是他此次赴考所用经费的真实数额,他参加会试花去了不少银两。这笔数目是极其巨大的,要知道那时候一个私塾老师一年的收入也才差不多10多两银子。

国家给予补助的,只有路费,如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各省举人会试,官方给每个举人10-20两银子作路费,并提供驿马。对于那些省试或制举落第者,还会给每个落第举子发放绢五匹作为回家路费。

就算是这样,对于寒门学子,进京赶考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由此可见,想要考得好,先得吃得饱,之后有裘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