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中的边塞诗
唐诗三百首中的边塞诗如下:
1、《塞下曲》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本诗前四句写塞外晚秋、平沙日落的军旅所见,后四句写古战场上黄沙弥漫、白骨成丘的荒凉景象,表面上是写景物,实际上是揭示连年征战的悲惨与残酷。
2、《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塞下曲之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昏暗的山林中狂风吹动草丛,将军疑有猛虎潜伏搭箭开弓。天亮的时候寻得那一枝羽箭,却发现竟然射进了山石之中。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边塞概念
边塞即指边疆,应该说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正式的形成。夏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不但建立起强有力的国家机器,而且不断发展和扩大其统治领域,可见疆域一开始便成为统治阶级非常有兴趣的中心问题。
经过殷商到西周,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政权越来越得到巩固和发展,疆域的划分逐步比前代明晰。如《诗经·大雅·江汉》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于疆于理,至于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