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酒文化

中国的酒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酒,不只是含有酒精的饮料,还被文人墨客赋予了许多有趣的别名,每一款名酒还都有着美丽的传说,喝酒不但有喝酒的讲究,还可出很多的游戏,再加上古代有关酒仙、酒圣、酒神们的故事,所以,古人云:“饮酒者,乃学问之事,非饮食之事。”总之,酒文化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历史等文化现象。既有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

中国是酒的王国,也是酒人的乐土,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饮酒之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在中国,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和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

在中国的民俗里,几乎什么活动都会有酒的参与。正月里亲友相聚会有贺年的酒宴;每年元旦要喝屠苏酒,最早时期是由年纪小的人先喝,到明清之后,顺序就改变成先长后幼的定制了;端午节盛行喝雄黄酒,雄黄据说有“杀虫蛇、解疮毒之功”,饮掺有雄黄的烧酒可避邪气、驱蚊虫;我国古代称土地之神为社神,祭社神的日子叫社日,这天,居民们纷纷携酒肴祭社神,聚饮联欢称社酒;另外还有祭祀天地神仙,祭奠逝世先人的祭祀酒、祭奠酒;设宴款待远来客人的接风酒;久别重逢的团圆酒;取得胜利和婚嫁寿育的庆功酒、喜庆酒等等。

我国不但酒的品类众多,而且古代文人墨客还赋予酒许多有趣的别名、雅号,如战国宋玉、唐朝诗人杜甫将酒称之为琼浆;曹操名句“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后,人们便把酿酒的发明者杜康做为酒的代称了;汉书《食货志》载:“酒者,天之美禄。”意即天赐的美酒。僧、尼、居士等佛门还将酒称之为“般若汤”,“般若”是梵语的译音,意为智慧,即酒是智慧汤;此外,还有金波、玉液、银光、黄流、绿醪等名称,可谓不胜枚举。

在诸多的酒文化中,我最喜欢中国的酒令文化,也就是饮酒时所做的可分输赢的游戏。

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伴随着酒文化出现的酒令也同样历史悠久。酒令是酒文化的精髓,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酒文化中最有特点的东西之一。

据说,酒令产生于春秋时期将士们出征前和凯旋后所举行的祭祀和庆祝活动,后来,这种军旅中的游戏慢慢的流传到了民间,形式和风格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成了上至豪门贵族,下至贩夫走卒,席间饮酒取乐、活跃气氛的工具。所以酒令能使整个饮酒活动变得轻松活泼,人们在这种活动中斗智斗趣,享受无穷欢乐。

酒令这个词,最早指的是主酒吏,到了唐代,酒令才开始用为一个专有名称,特指酒筵上那些决定饮者胜负的活动方式。酒令一般分为雅令和通令两大类。雅令,顾名思义是指文雅的酒令,是比试学识的文人令,是酒令中比较高雅、比较难的一种酒令。讲究语言高雅、文采风流,需要席间即兴创作诗词、联句,或者咏诵古人的诗词歌赋,所以参与者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比如女儿令、词牌令、牙牌令、花鸟同名令、射覆令等。通令,就是指通俗、通行的酒令,行这种酒令一般不需要什么文学修养,又很容易把宴会的氛围推向高潮,因此流行很广。比如拇战(划拳)、掷骰子、汤匙令、过年令、开花令、击鼓传花令等。其中划拳在现代仍大行其道,极受酒人重视。

说到酒令,使人很容易想起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书中就写了许多宴会场景,有宴会当然少不了饮酒,饮酒则多行令以佐酒。曹雪芹不愧是语言大师、艺术大师,他通过许多宴会的描写向读者展现了贾府贵族男女奢华精致的生活,还把我国独有的酒令文化自然生动的融入到了作品中。更令人称奇的是,他还利用书中多次不同的酒令,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并且通过酒令凸显了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暗示了他们的悲剧命运和结局。曹雪芹爱酒,精通酒文化,他把与酒相伴、相生的酒令文化融进了《红楼梦》,使作品具有了别样的风采。

比如第四十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就写得精彩绝伦,人物形象与语言描写相得益彰,他将酒令与人物形象性格、才华修养和地位身份巧妙结合,又在令语中加以人物机缘机遇的暗示,深刻表达出了作者的才思和艺术构造力。第二十八回贾宝玉发的就是新酒令,“要说悲、愁、喜、乐四字,却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四字的原故。”想想都难。在第六十二回还有更难的,就是史湘云出的酒令:“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宪书上的话,***总凑成一句话。”整部《红楼梦》到底写了多少酒令,没有统计过,只知道书中酒局很多,而且花样翻新,地点不同,把中国的酒文化诠释的美妙无限。仅只一个酒令,就是满满的文化,逐句研究过去,那可真是一堆的典故和好诗词,恐怕也只有曹雪芹能想出如此繁复高深的妙语来。所以,类似这种文字令的饮酒,早已不是饮酒,是饮文化了。

酒文化一词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在1985年提出来的,他指出“广义的文化应当包括酒文化。”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所以文化囊括人类生产、生活的一切领域。

酒自出现起就不单单是一种饮品,而是寄托了人的情感,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礼乐文化、诗歌文化、祭祀文化,并被赋予了社交意义,从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构成一个庞大的、复杂的文化整体。中国人极讲究饮酒的时机和环境,而往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更多的是借助酒和饮酒去表达酒之外的事。特别是到微醺半醉之时,便产生一种排除一切障碍力量的自信心,产生一种洋洋得意的感觉,宴席到了这种时候,情形极为有趣。酒人好似都已忘形:有的高声叫添酒,有的走来走去和别人换座位,甚至也无所谓主客之别了,大都沉浸于狂欢之中。这就是被酒抑制大脑皮层的结果,达到了缓和礼仪场合的气氛、增进饮酒双方感情的目的。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文化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作的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无论诗词绘画这样的例子在中国文学史上俯拾皆是。

酒文化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样,酒文化也显现出了一些弊端,由酒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不得不受到重视,我们同样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需要以客观的方式对待酒和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