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一九是哪一天
冬至逢壬数九 夏至三庚入伏
一,基本含义
冬至逢壬数九,夏至三庚入伏是我国人民在长期实施的干支纪法为背景条件下,从事物质生产过程中,不断对自然界的观察、总结的经验积累,也是人们在综合掌握24节气中对全年的最冷和最热时段高度的规律性总结,冬至逢壬数九和夏至三庚入伏恰到好处地总结反映出一年中处在最冷和最热两个阶段——即冬至和夏至这两个节令作为节点的关系。根据天干纪日法,冬至逢壬数九是指每年冬至以后第一个壬日开始就是一九的第一天,并不是从冬至当天或次日开始算起的。什么叫第一个壬日呢?我国古代的年份、月份、日期、时间都以天干地支的组合排序进行记载的,比如2012年12月21日就是农历壬辰年壬子月丙辰日,所以从这一天开始后面的第一个壬日才是一九的第一天,也就是2012年12月27日是壬戌日。同样,根据天干纪日法,夏至三庚入伏是指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开始进入初伏。如2012年夏至为癸丑日,2012年6月28日为第一庚(庚申日);第二个庚日为2012年7月8日的庚午日;第三个庚日2012年7月18日的庚辰日;也就是从第三个庚日(庚辰日)开始数伏。
二,逢壬和三庚 三伏
天干地支法,简称“干支法”。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天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逢壬,这里主要是指冬至后开始数九的界定依据日。根据古代人们观测到的岁星体系和现行的干支体系存在着对应关系,“十天干”分别赋予不同特定的含义,如“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每年的数九就是从冬至以后第一个壬日开始数九的。有人提出用天干地支纪时法按“壬时”来记日数九,这只是“冬至当日数九”的翻版,因为每天都有“壬”时,但数九毕竟是以日来计算的,所谓数九就是以每九天为一记,提出以“壬”时记日数九肯定是不合适的。它和冬至次日数九一样,并不符合“冬至逢壬数九”的本来含义。
三庚,是中国农历中划定三伏天开始的标准“夏至三庚便入伏”。指的是从夏至日开始算起,数到第三个庚日就是初伏第一天。 什么叫“三庚”?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称60花甲子。“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3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三伏,伏是避暑之意。从夏至开始,昼开始变短夜开始变长,热的中间潜伏着寒冷的因素,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三伏是一年最热的时期,这是因为逐渐夜短昼长,阳光接近直射。但夏至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因为这时地面吸收的热,晚上又散发了一大部分。不过,每天吸热多,散热少,积累下来一天比一天热,大约再过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气就最热了。
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日后数到第3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三,冬至逢壬数九 夏至三庚入伏当今成了轶闻遗事
天干地支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开始通行于东汉以后,传至今天也有一两千年的历史。作为中国人提醒警戒避暑防寒的不同类别的“数九歌”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千年以上。冬至逢壬数九 夏至三庚入伏在天干地支时期几乎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状态。而今,由于在大约是13到14世纪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特别是近代以来,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发展,要求数学的综合性能越来越高,阿拉伯数字在近一两百年中被广泛地用在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中,这对时代的发展无疑是一次飞跃的进步。但它对中国两千年来的天干地支纪历法也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当今世人已多不大知道冬至逢壬数九 夏至三庚入伏的含义和传说,许多正式记载也没有这方面内容,笔者注意到,每年的冬至一到,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就以冬至为题向大家介绍冬至当日开始数九的消息,其它媒体也千篇一律地应和。笔者同时注意到,夏至三庚入伏虽然也有人认为夏至当日即入伏的理解,但是还是有诸多主流媒体、网站坚持夏至后第三庚日入初伏的正确理解。
四,同为数九,却一寒一暑
冬至逢壬数九 夏至三庚入伏有趣的是,古人在总结防寒避暑过程中,不仅注意到了内容的准确和客观,同时也注意到了形式的完美与和谐,都用了“数九”这一形式,虽同为“数九”,一寒一暑,阴阳彰显。
冬至逢壬数九:按照人体感觉规律,人开始受冷应该是手,而一旦感觉脚冷的时候,冷的程度必然加剧了。冬至逢壬以后,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阳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跟牛遍地走。一九至四九正好经历了农历节气冬至后的小寒、大寒,所以是冬天里最冷的一段时间;过了大寒就是立春了,天气将渐渐转暖。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缘凌走;五九半,凌碴散;春打六九头,脱袄换个牛;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宽;八九不犁地,只待三五日;九九杨花开,以后九不来。”
“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推盐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哂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担(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
夏至三庚入伏,夏至是一年中天气由低转高的重要转折,是炎热的盛夏到来的标志,过夏至以后,北半球白昼一天天缩短,黑夜一天天加长。俗话说,冬至逢壬数九,夏至三庚入伏,许多人都会张口就诵冬至数九,而夏季入伏数九就鲜为人知了,和同用冬至数九来说明冬至后的天气情况一样,我国民间也常用夏至数九歌来表达夏至以后的天气变化规律,而且版本颇多,这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在此以飨网友:
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饮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大汗遍身流; 五九四十五,头戴草帽走; 六九五十四,乘凉找荫幽; 七九六十三,睡觉盖被单;
八九七十二,半夜盖夹被; 九九八十一,修炕莫迟疑。
长沙版的“数九歌”: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浑身汗湿透;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勿进寺;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半夜寻被子;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江浙版“数九歌”: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
四九三十六,争相路边宿;
五九四十五,树头秋风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
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
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被;
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炉。
南京版“数九歌”:
一九如九,扇子不离手;
二九一十八,臭虫沿缝爬;
三九二十七,饮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汗滴如出浴;
五九四十五,啃秋把瓜哺;
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
七九六十三,树下听鸣蝉;
八九七十二,夜眠盖夹被;
九九八十一,桂花满市集。
另外: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浑身汗湿透;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半夜寻被子;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汗湿衣服透;
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莫太迟;
七九六十三,夜眠要盖单;
八九七十二,当心莫受寒;
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一九至二九,扇子拿在手;
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
四九三十六,汗出如洗浴;
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
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
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被;
九九八十一,阶前鸣蟋蟀。
一九至二九,杨柳绿幽幽;
三九二十七,黄风阵阵急;
四九三十六,水中洗个浴;
五九四十五,树头枝叶舞;
六九五十四,西瓜已上市;
七九六十三,上床寻被单;
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
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毂。
综上所述:冬至后第一个“壬”日数九,以后每九天为一阶段,依次是二九、三九……直到九九,***81天。夏至节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以后每十天一伏,***30天直至出伏,这就是:“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的计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