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5课[延安,我把你追寻]诗句意思!!急!!!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诗的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第一节用了两个比喻来描写这种追寻:追寻延安就像燕子追寻昔日的春光,就像小树追寻雨露和太阳。燕子是一种候鸟,它们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北方是寒冷的,但到了春天,就比较温暖了,大地上的一切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所以燕子要追寻春光。雨露和阳光是小树成长必不可少的,所以小树要追寻雨露和太阳。这里,两个比喻所形容的事物本身并没有说出来,被省略了。这就是“我们追寻延安”。延安,实际上说的是延安精神,那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是蓬勃向上的精神,是我们健康成长所不可缺少的精神。
第二节用最有代表性的几个事物来描写延安。一是“延河叮咚的流水”。讲“叮步的流水”,实际是讲人们在延安度过的革命岁月。二是“枣园梨花的清香”。当年毛主席所住的窑洞前面有几株梨树,开花时发出清香。讲“梨花的清香”,实际上是讲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三是“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著名的歌曲《南泥湾》就是歌颂359旅的。讲“开荒的镢头”,实际是讲大生产运动中所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四是“杨家岭讲话的会场”。杨家岭有中央礼堂和中央办公楼,许多重要的会议曾在这里召开。例如 1942年 5月,在中央办公楼的会议室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毛主席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1945年4月,在中央大礼堂举行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主席在会上作了题为《论联合政府》的著名报告。讲“讲话的会场”,实际是讲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这一节连用了四个“追寻你”。先说“你”,再说“你”所代表的事物,好像同这些事物在当面讲话,显得非常亲切。
诗的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第三节用“高楼大厦”和“家用电器”代表现代化。“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这里比喻高楼大厦大量出现。“满目琳琅”,一般写作“琳琅满目”,这里为了押韵,把词的顺序颠倒了一下。“琳琅”是美玉,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满目琳琅”形容家用电器,如各种收录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数量很多,质量很好。“破旧的茅屋”代表贫穷的生活条件。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现代化,这种贫穷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所以说“永远告别了”。“土炕”是窑洞里用土坯或砖头砌成的长方台,下面有孔道同烟囱相通,可以烧火取暖,土炕可以用来睡觉,也可以坐在上面吃饭、聊天。当年的***产党人、革命战士常同老百姓睡在一个炕上,跟老百姓聊家常。这里说“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是指革命战争年代那种亲密的军民关系、党群关系,那种火热的斗争生活。这是“忘不了”,也不应该忘记的。
第四节用“航天飞机”和“电子计算机”代表现代化。“宇宙”指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有了航天飞机,我们就能更好地探索宇宙的奥秘。电子计算机有多种复杂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仿佛在奏出美妙的交响乐。“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这种生产条件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所以说“毫不犹豫丢掉了”。“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从字面上看,延安的宝塔山高耸入云,顶天立地,恰如脊梁一般。从深一层的意思看,宝塔山代表延安,也代表延安精神,它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精神脊梁,是我们绝对“不能丢”的。跟第三节里“永远告别”与“忘不了”形成鲜明的对照一样,这一节里“毫不犹豫丢掉”与“不能丢”也形成鲜明的对照。这反复说明,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要改变,但延安的革命精神要发扬。
诗的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第五节主要从反面说,即: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么样。如果我们丧失了延安精神,就好像没有了灵魂,当然不可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第六节主要从正面说,即: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开头一句“延安,我把你追寻”点了题目。接下去的三句,每句都有两个“追寻”,后面一个“追寻”是对前面一个“追寻”的进一步说明:“金色的理想”说明“信念”,“明媚的春光”说明“温暖”,“火红的太阳”说明“光明”。追寻延安,就是追寻信念、温暖、光明。这里说的延安当然是指延安精神。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诗中所说的追寻延安,意思是发扬延安时期中国***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革命队伍内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等。只有发扬这种精神,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才有正确的方向,才有精神的动力。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很好地加以领会。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