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下册作文去鹅湖书院

正是春时,草木欣欣向荣,到处都是郁郁葱葱,到达江西上饶,找了一辆私人面包车,我赶往鹅湖书院。

鹅湖书院位于铅山县鹅湖山北麓,山为武夷支脉,因山上有鹅湖而得名。几百年的风雨洗礼,给书院染上了水墨画一般的色彩,所以,我们一入书院,便看见三五成群的美术生在书院写生、素描、水彩、油画,这些西方的绘画技法与水墨风的书院撞击在一起,我也是醉了。

鹅湖书院的大名,源于南宋时哲学两大学派的代表朱熹与陆九渊兄弟的一次学术争鸣,称之为“鹅湖之会”。南宋时期,儒家学者风行讲学,书院发达。朱熹1130年生于江西婺源(时属徽州)。此前,宋代程(程颢、程颐)学和王(安石)学几经兴废,到南宋高宗赵构时取消学术限制,取士不拘程、王一家之说。朱熹吸收周敦颐、二程、张载以及北宋诸家学说,因而号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又因其学说主要部分多是直接承接二程,后世往往程、朱并称,号为“程朱理学”。朱熹在政治上并未取得较高权位,而学术上影响广泛。作为知识渊博的学者,朱熹著作涉及哲学、历史、文学、教育诸多领域。在宇宙观和方法论上,他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陆九渊是江西抚州人,小朱熹9岁,举进士,官位不算显要,学术上也无师承。他在白麓洞讲学授徒,融合孟子学说与佛教禅宗思辨,独立形成与朱熹对立的学派,号为“心学”。在宇宙观和方法论上,他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陆学创建后,时与朱学并立。于是,在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与陆九渊相约,同到鹅湖寺(建于唐)辩论。鹅湖为江西去临安的古驿道必经之地,交通便利,与会者众,陆九渊兄陆九龄和浙东人吕祖谦等都参加了这次辩论。鹅湖会讲十余日,朱陆双方辩论了三天,就道德境界、道德教育以及修养方法等问题展开了面对面的论争。朱、陆所坚持的主张分别是“先致知而后存心”和“先存心而以易简自高”。双方意见始终不合,论辩的气氛热烈紧张。虽然几经商榷,但是各持已见,终归是不合而罢。

“鹅湖之会”后的归途中,朱子写了一首五言绝句《过分水岭有感》:

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

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

朱子以水流分合的情景,表达“求同存异”的哲理。豁达如是,开明如是,一代鸿儒,尊重他人如是。

学术思想的分歧并没有影响大师们之间的友谊,鹅湖之会后,他们还继续通过书信讨论学术问题,淳熙八年(1181年),朱熹便邀请陆九渊到白鹿洞书院讲学。陆九渊在书院讲“义利之辩”,朱熹大加赞扬,认为陆九渊所讲“切中学者隐微深痼之病”。朱熹为之离席说“熹当与诸生***守,以无忘先生之训”。朱熹还以自己“不曾说到这里”,感到“负愧”。

与先秦诸子百家的争鸣不同,“鹅湖之会”具有现代学术论争的特色,这就是在黄宗羲所说的诸般“同”的基础上,通过辩论探寻认知真理,具有创造性、建设性。陆九渊不因为朱学声名赫赫就怯于创新。仅就理论的客观、主观而言,陆学甚至比朱学远离真理,然而,争鸣本身的意义要比其内容的价值更高,没有争鸣就难有学术水平的飞跃。同样,朱熹不因为其学说早已声名远播就搞学术压制,而是积极应对挑战,在争鸣中完善自己的学术观点。虽然第二次学术交锋不及“鹅湖之会”著名,却是一个极好的佐证,即朱、陆两家始终是在一种平等对话的氛围中据理力争,对自己的观点阐精发微,不知疲倦。

斯人远去,后人对“鹅湖之会”的深远意义以及由此形成的学术传统,也许有“见仁见智”的感悟。书院自1957年成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后,管理人员总要告诉人们一个现象,那刻有“斯文宗主”字样的牌坊具有不对称的特点,喻后人对朱陆两家求同存异内在风采的理解与赞同。如今,站在这牌坊前,且走且看文字图像介绍,却只剩下朱子一家之言,陆九渊几无踪迹。我想,即使陆九渊的学术贡献是多么地不值一提,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可是仅就鹅湖书院一地遗迹保存而言,作为“鹅湖之会”的一方,他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哪怕他的辩争是一种在现在看来十分可笑的举动。

与此不同,在当代的文艺界、教育界、科学界,在其他许多领域,缺少最起码的学术争鸣。比如,一向在中国文学史上光芒四射的文艺评论,现今却听不到什么声息,文学创作基本上自生自灭,偶有几番争执,细看却是门户之见。取代书院的,是当代的学校,试问现在的高校,是否还存在学术争鸣?或者十年的素质教育早已磨平了我们的桀骜不驯,只剩下唯唯诺诺。

没有争辩,就没有文艺自由。所以,“鹅湖之会”何时才能重现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