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诗中的“黑肤夫人”是谁?
十四行诗是莎士比亚留给人类的重要文学遗产,其数量众多,篇幅仅次于莎氏的代表作《哈姆莱特》。他的作品虽然很多,但生平资料却极为有限,因为在当时剧作家是不为人们所重视的,这就为人们研究莎氏的生平、死因、作品等问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以十四行诗为例,最初出版是否出于莎氏本人的意愿?卷首献辞中的Mr.W.H.到底是谁?诗中的年轻朋友、情敌诗人和黑肤夫人是否实有其人,他们是谁?
是英国女王?
在莎氏的诗中,黑肤夫人最引人注目、最富浪漫色彩。她年轻,擅长音乐,黑头发、黑眼睛,甚至是黑皮肤,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在爱情上她却不够忠实,轻浮放荡,既欺骗了自己的丈夫,又背叛了情人,暗中投入诗人的朋友、那个英俊青年的怀抱。
在诗人的笔下,她简直成了真正的倾国倾城的绝代美人。对这样一位充满诱惑力的美人,自然引起后世研究家们的极大兴趣,并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去寻找这个真人。
18世纪的莎氏全集编者马龙开始寻找诗人的这个情人,他认为这个“黑肤夫人”就是当时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并提出了许多论据。莎氏在不少作品中无保留地歌唱了自己的时代,并在伊丽莎白女王身上寄托了作者对贤明君主的理想。
马龙的同时代人卡尔迈认为:“很明显,所有十四行诗都是写给伊丽莎白女王的。”从莎士比亚劝他的可爱的女王朋友结婚生子,伊丽莎白此时已超过60岁,从各种事实都没有使诗人感到为难来看,诗人和女王的私人关系是很好的,因此女王很可能就是“黑肤夫人”的原型。是混血后裔?
19世纪名学者约丹根据十四行诗第130首中“我的情人当她走路时,是脚踏实地”这句话推断“她一定是扁平足”;根据她的音乐才能和擅长卖弄风情,以及其他线索,约丹得出这样的结论:黑夫人来自西印度殖民地、出生于西印度群岛的欧洲人后裔,带有非洲混血,可能是黑人和白人的混血儿,或是白人与混血儿生的。这种说法一直延续到1933年。
同年,莎学家哈里森又提出一个实有其人的女人,那就是住在伦敦的黑人露茜,一个伺候朝臣贵族和富家的妓女。1964年,昆奈尔也附和此说,认为黑夫人不是宫廷中的贵妇……而是一个出名的宫妓,诨名叫“黑人露茜”,她的黑色面貌受到人们赞美。另一方面,莎士比亚告诉我们,在欺骗他和勾引他的朋友之外,她也不忠实于她的枕边盟誓。因此,我们或者可以指出她是某个富商的妻子。
比较可信的一种说法是“黑肤夫人”就是玛丽菲顿。她于1595年17岁时,成为伊丽莎白女王的一个宫女,1600年成了贵族赫尔伯特的情人,并给他生了一个孩子,但不久即夭折。为此事,赫尔伯特被送进舰队街监狱、菲顿被开除出宫。菲顿后来的命运也很不好,先是给莱夫逊爵士生了两个私生子,后来又嫁给了泼尔摩尔船长。但是这一论断也受到人们的怀疑,因为十四行诗中的黑肤夫人是一个有夫之妇,而菲顿被撵出宫门后很久才正式与人结婚。更为致命的一点是,后来发现菲顿的画像是个金发碧眼白皮肤的美人,虽然她的教堂纪念碑说她是个黑种妇女。
新的进展
到了1973年1月29日,情况又有了新的进展: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莎学家饶斯在牛津波斯莱茵图书馆研究西蒙弗芒的资料时,发现“黑肤夫人”极有可能是艾米丽娅·雷尼尔。
弗芒生于1552年,死于1611年,是个医生、占星家和好色之徒。艾米丽娅是巴萨诺和玛格莱特·约翰逊的女儿,父亲死时才6岁,1587年17岁时成了孤儿,只有l00镑遗产。为了挽回厄运,她成了韩斯顿勋爵一世的情人。
在发现自己怀孕后,为掩饰,她找了宫廷乐师威廉·雷尼尔做丈夫。艾米丽娅曾于1593年找弗芒算命,告诉他,丈夫对她不好,挥霍了她的许多钱财,弄得她现在很穷。弗芒描绘她是“褐色、年轻”,故意卖弄风情,后来她派女佣人来接他幽会。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跟她们去了,在她那儿过了一整夜。”但有人提出了两点疑议:第一,艾米丽娅实际上是嫁给了奥尔方苏·雷尼尔,而不是威廉·雷尼尔;第二,莎士比亚辞典的编者、莎学专家韦尔斯指出饶斯说的“褐色、年轻”也不对,据仔细研究,发现这个字不是brown(褐色),而是brave(鲜艳华丽),这就是说艾米丽娅“年轻漂亮”,而不是说她为“黑肤色”。因而饶斯向人们提供的仍是一个模糊不清的夫人。
也有少数批评家根据莎氏特别钟情于“黑肤夫人”的事实,证明这位令人销魂的女子不是别人,就是莎士比亚自己的妻子安娜·哈莎薇,称她为“可怜的安娜”,或“斯特拉特福的美人”。
总之,不管这位“黑肤夫人”是实有其人,还是幻想中的人物,这个美人之谜恐怕永远也无法解开了,诚如本世纪初莎学专家道顿所说:“我们永远不会发现这个女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