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曾国藩(99)

不一样的曾国藩(99)

第十四章

《经世文编》领衔撰 提携后辈受人尊

贺与魏之有伯乐与千里马之谊

清有贺长龄,然后有魏源。这,可不是笑谈。

魏源与贺长龄之关系,看起来是 幕府宾主 ,但实际是一对 相依相敬 老友,同时也是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

籍贯湖南隆回的魏源,与籍贯湖南长沙的贺长龄,都是湖南同乡,相互间有叙不尽的乡谊,加上彼此思想相近、观点相同,官职仅为知州的魏源,能够与官至总督的贺长龄 相知相交,亦师亦友 ,也就不足为怪了。

魏源,字默深,生于1794年,比他年长9岁的贺长龄,是 魏源在岳麓书院 的学长。两人最初相识是在1814年。此时刚满20岁的魏源随父进京,以读书备考为主,而贺长龄早在6年前就已 进士及第 ,在京城担任编修了。尽管功名 悬殊 ,但因“无日不读书,亦无书不读”,同处风华正茂,又常有交往, 关系日益密切 。就在这密切的交往中,贺长龄越来越真切地感觉到魏源的 旷世之才。

贺长龄在官场顺遂,做了一段编修之后,就下派为地方官员,以后一路 青云直上 。而魏源则屡试不第,长期奔波流浪。

一边是魏源的 怀才不遇 ,一边是贺长龄无才可用。

出于帮助提携同乡好友,也为己治政寻力支持,早在1819年,贺长龄还是山西学政时,就把自己相中的 “千里马”魏源,延请到了学台帐下 。

魏源也就从此 成为一名“亦官亦民”人物(履行参政议政职责),首次与政治结缘,从而为其成为杰出的思想家,打下政治基础。

道光五年(1825年),贺长龄任江宁布政使( 相当于主管财政、人事的“常务副省长” ),再次把魏源请到来担任幕僚。

这段时间,魏源帮助贺长龄做了两件大事:

一是 利用 贺长龄私人藏书,代他编辑了《皇朝经世文编》 ;

再就是 为他十分关注的漕粮海运问题南北奔波,考求古今,提出了详尽而周密的改革方案。

此时, 陶澍也从安徽调任江苏巡抚( 担任贺的直接领导 ) 。那年的上半年,魏源集中精力着手编辑《皇朝经世文编》一部分后,下半年又接受陶澍、贺长龄的邀请,参与海运计划的制定。

次年春,魏源又赴北京参加会试,再一次名落孙山,回到苏州继续编辑《皇朝经世文编》,年底完成。《皇朝经世文编》而非一气编辑而成。

该书收集了清初以来政治制度、经济改革、水利建设方面1300多篇文章,洋洋300万言的巨著编成后,署名贺长龄、魏源等编,但主要是魏源的智慧和成果。编辑此书坚持“四原则”,即: 言心必验于事、言古必验于今 , 言人必资于法、言我必乘于物 。书中大造改革舆论,所以它一问世,就如 一石击起千层浪 ,一扫当时知识分子 不问世事,埋首故纸堆 的风气。

当时的读书人,读了这本书,感到眼界大开:想不到世界上还有这么多学问,原来国计民生处处都是学问。此后数十年内,该书风行海内,书中所收文章的体例,几乎成为当时学术论文的流行文体,影响了一代学子,形成了一种务实的学风。

以会读书、会办实业著称的 湖广总督张之洞 ,称赞此书“于经济、掌故、交涉、政要最称明备”。

有一位后学,曾 撰诗称赞 贺长龄和魏源合作编辑《皇朝经世文编》的业绩,诗云:长龄,善取精华 勤搜典籍 贺魏默深。 一卷大开天下眼 ,方知学问在生民。

与陶澍***谋漕粮盐运改革

嘉庆年间,运河干涸,河运受阻,朝廷受困于漕粮,便问政于官;改革派主张——将漕粮由河运改为海运;守旧派则以 先世成制 不可改变为由,进行阻挠。

魏源是海运的积极主张者,他认为海运胜过河运,具有利国、利民、利官、利商的优势。他入贺长龄幕府后,更是极力地推行这些主张,支持和推动了陶澍、贺长龄所负责的漕运改革。

在贺长龄幕府这段时间,他代替贺长龄起草了《复魏制府询海运书》《海运全案序》等文稿,申述 海运之利 ,极力主张由海商运送漕粮,并帮助贺长龄编制了具体的海运方案。陶贺依此方案,漕粮海运成功。

1827年4月,贺长龄升任山东布政使。赴行前,又邀请魏源同往山东。而此时魏源正在准备第三次会试,加之考虑到家父邦鲁公在江苏做官,且 年岁已高,不便远游 ,便向贺长龄递了辞呈。辞职归辞职,此时的魏源,却私下里专程拜访了隐居于南京吴门的策士包世臣,代贺长龄咨询治理山东省的方略。在为贺长龄饯行的宴席上,魏源将咨询到的 治鲁方略 和盘托出,献给即将上任的贺长龄。可见,情感之真,侠义肝胆!

对魏源,贺长龄也倍加爱惜,临行前,他向上司陶澍力荐魏源 。

魏源和陶澍,本来就是世交关系,有了贺长龄的力荐,魏源更加顺利地进入了陶澍的幕府。

此时的陶澍,已经升任两江总督。魏源在陶澍身边,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他辅佐陶澍进行了一项重大改革——盐政改革。几年下来,淮北私盐绝迹,国家税收大增,陶澍为朝廷立下盖世功劳。在这功勋章里,有陶澍的一半,也有魏源的一半。

魏源无论 在不在 贺长龄身边,他们总是 声气相通,感情相投 。比如在禁烟问题上,都是“严禁派”林则徐的支持者。

据史载,贵州在1835年前后,就已经有人栽种鸦片,开设烟馆。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赴广东禁烟的同时,贵州巡抚贺长龄也在贵州严厉查禁鸦片。

而此时,魏源在江苏扬州的寓所洁园,又是撰文,又是写诗,向鸦片宣战,与林则徐、贺长龄,遥相呼应,在道义上支持了 严禁派 。

1845年, 年过半百的魏源,终于中了进士,有了做官的资格。

这一年,他被朝廷委任为江苏扬州府东台 知县 。因有重任在身,魏源不能云游四方,便在工作之余,第三次修订《圣武记》。此时,贺长龄也刚刚升任云贵总督,两人 天各一方,难以聚首 。

第二年4月初,魏源乘弟弟回湖南省亲祭祖之机,托其带回10本新出版的《圣武记》,请贺长龄的弟弟贺熙龄转送贺长龄,同时附信问候;信中提到贺长龄“ 总制西南,大为吾乡之庆 ”。

可见,魏源对 伯乐贺长龄 的感恩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