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现代诗歌
有个成语叫雅俗***赏,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古代那些文人墨客,并非只写高雅的作品,毕竟经典之作只是少数,大多还是以“俗”为主,就连诗仙李白也是如此,并非张口就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句“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听起来多么接地气。
北宋鼎鼎大名的苏轼,豪放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大量诗词入选教材,这让他成为极少数能与李白媲美的才子。苏轼既擅长写词,同时也是写诗高手,苏轼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把西湖美景写出新高度。因思念亡妻,他用一篇《江城子》,为悼亡词树立一块不朽的丰碑。
论高雅,苏轼不输任何词人,但高雅只是他的其中一面,偶尔也会土里土气。当年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到黄州,他在住所的东边开垦一块荒地,并给自己起了“东坡”的绰号,这也是“东坡居士”的由来,从此世人称他苏东坡。假如荒地在北面,估计苏轼就成了北坡居士了,可见他比较随意,不刻意追求所谓的高雅。
困境能够磨炼一个人的心境,对于文学家来说,更能激发创作灵感,苏轼对此深有体会。在黄州做官的几年里,苏轼工作不忙,有大把时间和精力思考和创作,迎来了写作生涯中的一个高峰,比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在这期间完成的。另外,苏轼还写下一首最“土”的词,那就是《猪肉颂》。
《猪肉颂》
北宋:苏轼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从格律和句式上分析,该作品不属于诗歌,毕竟古诗讲究长短基本相同,通常为五言、七言,即便不是每一句的字数都一样,但至少不能差太多。所以,大部分人觉得,《猪肉颂》应该归到宋词里,但它没有词牌名,着实让人郁闷,更像现代人写得打油诗,咱们暂且把《猪肉颂》当词来看。
众所周知,现在有一道超级著名的菜品,那就是“东坡肉”,其做法与红烧肉差不多,从菜品可以看出,这是苏东坡发明的美食。苏轼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在黄州过得比较潇洒,该吃吃该喝喝,还亲自研究菜品,弄了一个独门绝学东坡肉,一不小心成了美食家。
《猪肉颂》阐述了东坡肉的做法,以及苏轼悠然自得的惬意生活。词的大意为:“把锅刷洗干净,放入一些水,然后开始生火,但一定要用小火。不要太着急,只需耐心等待,火候够了自然能品尝到美食。黄州的猪肉质量超级棒,而且价格非常感人,有钱人不喜欢吃,贫穷百姓白买得起,但做不出好味道。我就不一样了,早上起来就能吃两大碗,让别人只有羡慕的份。”
苏轼的心胸之豁达,秒杀绝大多数人,古代大臣被贬之后,基本都想着如何官复原职,或者自暴自弃,失去对生活的希望。苏轼却及时调整心态,转移注意力,摆脱仕途不如意的烦恼,寻找身边的乐趣,用超乎寻常的乐观精神,去做一道创新的菜品,给猪肉注入灵魂,才有了让人流口水的东坡肉。
这首《猪肉颂》不一般,表面上很“土”,每句都非常接地气,却温暖世人上千年。不仅温暖了我们的胃口,更温暖了灵魂,其中蕴含人生哲理。世界上从不缺乏美好的人和事,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当你不开心,当你为工作心烦意乱,当你身处困境,不妨学习苏轼的豁达,或许会惊奇地发现,原来生活没有你想象的那般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