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学老何为相近的诗句
1. 关于何为的诗句
关于何为的诗句 1. 何谓 诗词
诗词,是指以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诗歌。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罗大众青睐,并出现了新国风等重要诗词流派。
、简介
词目:诗词 拼音:shī cí 释义:古体诗、近体诗以及格律词的总称。
2、“诗词”出处
宋 梅尧臣 《张淳叟献诗永叔同永叔和之》:“ 张君献诗诗词巧,美女插花娇醉春。” 明吴应箕《述怀》诗:“《咏怀》好诗词,能无自愧息。”
3、诗和词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匡超人 初时不好问他,偷眼望那书上圈的花花绿绿,是些甚么诗词之类。” 郭小川 《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在病危时还一再聆听毛主席的光辉诗词。”
4、基本概念
所谓诗词,即诗歌与词的合称。 诗歌是一种主情为主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或者叙事、说理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5、诗词简介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此外诗歌又可以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分为白话诗和文言诗词,在近代新月诗社力求较好地继承现代诗和古体诗的关系,在自由的同时强调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但新月派的理论及作品,未曾获得读者的普遍认可。按照文体背后的意识形态不同,又可分为新诗(西洋诗)与古典诗词(中国诗)。 诗词在当今现代社会生活中,得以继承和发展,它传统形式中的情味意味韵味更能使人接受,它是汉语特有的魅力和功能,这是其它任何语言所没有和不能的,也是任何语言翻译不了的。因此,中国传统诗词文化是世界文化文学上最独特而美好的表现形式和文学遗产。(山水情人语)
2. 何为诗词歌赋
四种文学题材的总称。
1、诗: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1]。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2、词:词是曲子词的简称,最初是配乐的歌词,有自己的乐谱,写词必须词调对字、句、声、韵的要求填写,要做到“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有时还要区别四声,所以称之为填词又叫“倚声”。词调同宫调有密切的联系,填词必须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来选择合适的宫调。
3、歌:歌代表的是曲
4、赋:赋诞生于《诗》、《骚》之后,律诗、戏曲、小说之前。从时代的先后来讲,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渊源,承担了推进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任,它开拓了题材,丰富了表现手法,发展了体式,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赋中的纪行和游览一类作品,对山水有很多描写,开了东晋山水文学的先声,后代产生了山水田园诗派,出现王维、孟浩然、刘长卿这样的伟大作家。明清白话小说中,赋是常用的文体,或用它描写景物,或抒情,或烘托气氛,从某种意义上说,小说也离不开赋。
3. 何为古诗绝句
绝句
开放分类: 文学、诗歌、体裁
绝句
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这里我们就把两种绝句分开来讨论。
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用平声韵脚,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甲)五言绝句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
欲得周郎顾,时是误拂弦。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五言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4. 关于古诗诗句
李白:子夜四时歌: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李白:子夜四时歌: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李白:子夜四时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四时歌: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又冷,收好书箱好过年。”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决胜烟柳满皇都。 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战国楚·宋玉《九辩》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暖,故傍庭树作飞花。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唐·王勃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长天一色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绝句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风: 杨柳岸,晓风残月 吹面不寒杨柳风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风吹草低见牛羊 春风不度玉门关 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北风动地万木号,不料一寒如此恶。 秋风吹客樯,节物叹遐方。
春风过柳绿如缲,晴日烝红出小桃。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释志南《绝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
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
将恐将惧,维予与女。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微风起秋色,樽酒亦时开。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霜: 1、唐代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2、《秋兴八首》“玉露凋霜枫树林” 3、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夭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4、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杜牧“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6、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7、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 8、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9、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
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 雨: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
5. 有没有什么诗词开头是何的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陆游《梅花绝句》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张九龄《感遇·其一》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不少了吧?
6. 何谓诗
诗 [shī] 郑码:SBDS,U:8BD7,GBK:CAAB 笔画数:8,部首:讠,结构:左右,笔顺编号:45121124 ①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诗歌。
诗话(a.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b.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 ②诗集。
诗剧。诗篇。
诗人。诗章。
诗史。吟诗。
③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编辑本段]“诗”的两种词性 shī名 (形声。
从言,寺声。本义:诗歌) 同本义〖poetry;verse;poem〗 例句: 诗言志,歌永言。
——《书·舜典》 诗,志也。——《说文》 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
——《国语·鲁语》教六师,曰风,曰赋,曰比,曰典,曰雅,曰颂。——《周礼·大师》。
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临清流而赋诗。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又如:诗筒(装诗稿的竹筒);诗瓢(放诗稿的瓢勺);诗友(以诗词唱和的朋友);诗虎(作成诗句的灯谜);诗流(诗的流别系统);诗案(因诗获罪的案件);诗眼(诗句中最为工巧传神的一个字);诗债(指向他人乞诗或索和未及酬答);诗传(诗集);诗狱(因诗篇的内容为言官所检举而引发的文字狱) 指《诗经》。在古语中凡称“诗曰”、“诗云”都是指《诗经》〖TheBookofSongs〗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孟子·梁惠王上》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诗什(《诗经》以十篇为一单位,编为一卷,因乃名为一什);诗序(《诗经》的序);诗教(《诗经》的教化功能);诗传(《诗经》的注解) 诗人〖poet〗。如:诗公(对诗人的尊称);诗手(诗人);诗侣(诗友);诗囚(指苦吟诗人。
因其诗境艰涩困苦,如被囚禁一般);诗奴(轻视下乘的诗家。好作诗或绝无e69da5e887aa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36613434佳篇);诗宗(对诗人的敬称词);诗翁(负有盛名而年岁已高的诗人);诗圣(有极高成就的诗人) 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事物〖finething〗。
如:诗景(优美的景色);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诗 诗shī动 诵诗;作诗;赋诗歌颂〖poetize〗 例句: 能造者其必诗,敢往者无不赋。——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又如:诗功(作诗的功力);诗酒(做诗与饮酒);诗道(作诗的规律、主张和方法);诗牌(用以题诗的木板);诗怀(做诗怀念) 诗是文学基本体裁之一。
《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和歌的不同之处是:诗以诵为主,歌以唱为主,所谓诗要诵其言,歌要咏其声。
诗多为有感而作。诗是一种最普遍的艺术,如阳光一般洒落在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7. 何谓藏头诗
藏头诗 全诗的每句中的头一个字又组成一个完整的人名、地名、企业名或一句祝福、一个事件。
藏头诗涵义深、品位高、价值重,可谓一字千金。 琐谈 在中华诗歌百花园里,除了常见的诗、词、曲以外,还存在大量的另类诗歌----杂诗。
具有代表性有:回环(文)诗、剥皮诗、离合诗、宝塔诗、字谜诗、辘轳诗、八音歌诗、藏头诗、打油诗、诙谐诗、集句诗、联句诗、百年诗、嵌字句首诗、绝弦体诗、神智体诗等40多种。这些杂体诗各有特点,有些纯粹是游戏,有些则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深受人们的喜爱,流传至今。
藏头诗,又名“藏头格”,是杂体诗中的一种,有三种形式:一种是首联与中二联六句皆言所寓之景,而不点破题意,直到结联才点出主题;二是将诗头句一字暗藏于末一字中;三是将所说之事分藏于诗句之首。现在常见的是第三种种,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可以传达作者的某种特有的思想。
所以,藏头诗从诞生之日起,便打上了游戏和实用双重印迹。 由于藏头诗“俗文化”的特性,注定其难登大雅之堂,不为正史和正集收录,从古至今,藏头诗多在民间流传,或散见于古典戏曲、小说。
举例 如《水浒传》中梁山为了拉卢俊义入伙,“智多星”吴用和宋江便生出一段“吴用智赚玉麒麟”的故事来,利用卢俊义正为躲避“血光之灾”的惶恐心理,口占四句卦歌: 芦花丛中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难逃可无忧。
暗藏“卢俊义反”四字,广为传播。结果,成了官府治罪的证据,终于把卢俊义“逼”上了梁山。
庐剧《无双缘》中,双写也以藏头诗表明心志:“早妆未罢暗凝眉,迎户愁看紫燕飞,无力回天春已老,双栖画栋不如归。”暗藏“早迎无双”四字。
文人士大夫中也不乏藏头诗高手。比如明朝大学问家徐渭(字文长)游西湖,面对平湖秋月胜景,即席写下了七绝一首: 平湖一色万顷秋,湖光渺渺水长流。
秋月圆圆世间少,月好四时最宜秋。 其中就藏头“平湖秋月”四字。
在当今的文化人中,也有人能将藏头诗用的恰到好处。 香港凤凰台当家小旦吴小莉当作客“华西都市报”时,即送上贺词: 华夏之光,西部翘楚,都会雄风,市镇豪情,报业先锋。
仔细读来也是一首藏头诗,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华西都市报”。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交流的兴盛,藏头诗在网上更是大行其道,不仅有专门的网站“中国藏头诗网”,各诗词论坛写手也创作出大量的、以网名为主题的藏头诗。
如笔者应网友唐生之邀所作藏头诗“续清华我好喜欢你”两首之一: 续续连连百步阶,清光暗淡锁重霾。 华山无路不艰险,我辈有时当遣差。
好景天然收鸟道,喜颜着意现形骸。 欢歌绝顶呼红日,你与唐生***兴怀。
8. 何谓 诗词
诗词,是指以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诗歌。
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罗大众青睐,并出现了新国风等重要诗词流派。
、简介 词目:诗词 拼音:shī cí 释义:古体诗、近体诗以及格律词的总称。 2、“诗词”出处 宋 梅尧臣 《张淳叟献诗永叔同永叔和之》:“ 张君献诗诗词巧,美女插花娇醉春。”
明吴应箕《述怀》诗:“《咏怀》好诗词,能无自愧息。” 3、诗和词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匡超人 初时不好问他,偷眼望那书上圈的花花绿绿,是些甚么诗词之类。”
郭小川 《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在病危时还一再聆听毛主席的光辉诗词。” 4、基本概念 所谓诗词,即诗歌与词的合称。
诗歌是一种主情为主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或者叙事、说理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5、诗词简介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此外诗歌又可以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分为白话诗和文言诗词,在近代新月诗社力求较好地继承现代诗和古体诗的关系,在自由的同时强调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但新月派的理论及作品,未曾获得读者的普遍认可。按照文体背后的意识形态不同,又可分为新诗(西洋诗)与古典诗词(中国诗)。
诗词在当今现代社会生活中,得以继承和发展,它传统形式中的情味意味韵味更能使人接受,它是汉语特有的魅力和功能,这是其它任何语言所没有和不能的,也是任何语言翻译不了的。因此,中国传统诗词文化是世界文化文学上最独特而美好的表现形式和文学遗产。
(山水情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