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八景的旧时代揭阳八景
起源:
明代洪武三十一年,蔡善任揭阳知县。他首先选定“揭阳八景”并为题名。据《揭阳县志》载为:玉滘乔榕、南溪渔歌、钓鳌仙迹、两溪明月、黄岐晚翠、紫峰春晓、谯楼晓角、双峰晚钟。
特点:
1、蔡善选定的“揭阳八景”,提出整体格局,思路明晰,符合揭阳县城“依山临水,尤以水胜”,有“粤土水乡之异”的地方特色。
2、八景中“水景”占了一半,即玉滘乔榕、南溪渔歌、钓鳌仙迹、两溪明月,且景点按东、西、南、北的“方位”布列。“山景”有二,即黄岐晚翠、紫峰春晓。让人领略“一条碧水如罗带,两面青山作画屏”的“岭南水城”之胜。除山水景观外,还有二处古建筑,即谯楼晓角与双峰晚钟,既有自然天成之景观,又有人工巧造的构建,很能显示古邑榕城的秀美风景与深厚的文化蕴含。
3、蔡善选定的“揭阳八景”,填补“八景”文化空白,严谨的构景手法,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且以四言骈句题名,创造美的意境,韵致无穷,引人入胜。 起源:
明代崇祯二年,“潮州后七贤”之一的郭之奇,授翰林院庶吉士后“给假归省”。饶宗颐《郭之奇年谱》载“先生家居,邑侯冯元飚聘修邑志。”郭之奇才华横溢,治学严谨,他在纂修《揭阳县志》中,对“揭阳八景”作修正,即对骈句题材名作文字上的提炼,避免重复,使题景富含精意,更加贴切。
特点:
“改动一二字,捋断数根须。”为“揭阳八景”作修正,并不轻而易举。竟然是殚精竭虑,用心良苦。郭之奇对“揭阳八景”的修正,大体上保留原题,个别景名作了文字改动。如“紫峰春晓”改为“紫峰春晴”;黄岐晚翠与双峰晚钟的“晚”字重复,改为黄岐夕翠;南溪渔歌与两溪明月的“溪”字重复,改为南浦渔歌。经郭之奇修正,揭阳八景为玉滘乔榕、南浦渔歌、钓鳌仙迹、两溪明月、黄岐夕翠、紫峰春晴、谯楼晓角、双峰晚钟。“揭阳八景”经蔡善选定、郭之奇修正,为后人所认同,传沿久远。
八景赏析:
黄岐夕翠
黄岐山在榕城东北八里,以山土色黄且多歧道,故名。黄岐山成东西走向,绵亘十余里,主峰高近300米。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于此,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此处山上林木葱茏,磴径盘曲,风景秀丽,有明代的古塔和月容墓、半山亭、侣云庵竺冈岩、卧云洞。还有宋代文彩卓著的学者陈希伋读书处等古迹,以及历代名人游客留下的石刻墨迹。登上黄岐山,俯瞰榕江,如彩练萦绕,远眺村落,尽收眼底。看红日西沉、百鸟归巢,牛羊下山;听牧笛横吹,山僧木鱼,萦绕丛林。黄岐夕翠美,游人意忘返。故前人有《岐岭钟声》诗云:“寺隐深林锁暮烟,寒钟初动月娟娟,乍疑潮岸敲金石,欲谱梵音入管弦。青嶂望中闻鸟噪,白云堆里有僧传,焚香坐久浑无寐,一百八声霜蒲天。”每逢正月既望,重阳佳节,游人踏青览胜,红男绿女,登高怀古,络绎不绝,乃郊游之佳境。黄岐山是揭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象征。近年,由于政府大力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修建亭台庙宇,铺设石路,改造山貌,美化环境,以使其成为一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谯楼晓角
谯楼原在县衙前院,用以击鼓报更及吹角司晨,明代天启元年(一六二一年)建进贤门之后,改移于进贤门城楼。进贤门楼分三层,下层为瓮城门,中层为城楼,上层为琉璃亭阁,四面配以花窗活牖,朱漆画栏,壮丽堂皇,为榕城五门之冠。该城楼职司报晓,每当晨曦初现,报晓号声随风悠荡,驱散晨雾,迎来朝晖,故称“谯楼晓角”。1937年修建环城马路,城墙拆除,独留此门,作为东面进城门户。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进贤门已失去“门”的意义,而成为街心花园的一部分。谯楼犹存,但成为历史古迹。建国后,由于周边建筑地坪不断增高,原城墙近三分之一被埋于地下,加上年久失修,整座城楼内外形貌受损严重,已难觅古八景风韵。近数十年来,曾多次进行修葺,恢复原貌,栽花植树,荷池喷水,使古楼重焕新姿。并常于楼上开展书画艺术展览和文娱活动,成为民众逸游小憩之处。进学考试者和旅游者多以走过此门为吉利。旅游者多在此候车。
双溪明月
双溪明月一景,在炮台镇东面,榕江南、北河合流出海处。据清人《韩江闻见录》载:“两溪明月一景揭阳双溪之合流也,中秋夕,潮汛涨,月出桑浦石黾之尖,可于合流处得双月影,亦一奇也。”该处江面开阔,每逢月明之夜,泛舟游此,夜景陶人,故清代庠生卓伯先有“南溪水接北溪流,影落银蟾缟夜秋,我欲弄潮吹玉笛,徘徊如泛海中洲”的诗句。郭之奇在《两溪明月》中也有“长忆元晖如练语,更添月意作江情”之句。明代天启年间,为防倭寇侵犯,于此处填下巨石七堆,以阻倭船入侵,名为七星石。
玉窖乔榕
玉窖即北窖桥。初建于宋末,明代修城时,改建为三孔石拱桥,并设开关,形成水上城门玉窖。清又改建成单孔拱桥。桥之靠河处,有二株大榕树,盘根交错,蓊郁繁荫,状如华盖,气势雄伟,自成一胜。古有诗称“何年同托根,初在石坦上,岁久侵土膏,盘结类柱磉,株似跨鹤形,枝如连理想……”又有:“环城奇树傲群峰,栽入清溪翠影重,夜月阴高招舞鹤,雪涛秋卷吼吟龙,居然汉史称千植,不向秦时羡五封,我倩橐驼移越土,明湖一为蹑仙踪。”清时古榕已枯,后人虽重植,但不奇特,且周围有高大挺拔之木棉数十株,因而又称为“玉窖棉荫”今古迹依稀,尚存名于世。1938年,国民党县政府将墙城拆掉,沿城墙一周改建为环城马路,北窖桥于是成了环城路上的一座公路桥。
双峰晚钟
双峰寺旧址在磐溪都之双山,宋绍兴十年,僧人法山所创建。后移于榕城之马山巷双峰寺,占地面积二万七千平方米,为我县规模最大之古寺院。明代洪武二十四年(公元一三九一年)冬十月,全国大毁寺观。翌年,将揭阳各地被废的宁福(在榕城)、花果(在仙桥)、丰化(在白塔)、宝福(在桂岭)、双山(在桂岭)、资福(在梅云石马山)、福城(在新亨罗山)等寺田产,并归双峰寺所有。清雍正六年(一七二八年),双峰寺被飓风摧毁,知县陈树芝庀工修复。昔时寺内,耸竹修篁,庭树垂荫,曲径通幽,每当夕阳西下,鸟雀归巢,钟鼓铎钹,木鱼笃笃,梵经陈闻,也别有情趣。
南浦渔歌
在南门街口环城路外,昔时为一片河边浅滩,倚城临水,为渔人泊舟之处。此处河面宽阔南门街,水流平缓,觜鱼(俗称刺鱼,又名凤鱼或鲚鱼)群集,渔人捕之,日间渔舟数,设计围捕,由远而近,敲木柝、击船板,仿平吆叱之渔歌,然后众网渔鱼。晚间渔民则集中滩地,摊卖鱼鲜,灯火点点,弦曲渔歌悠悠悦耳。由此得名。南浦,在揭阳的文明史上,曾经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拥有华丽的岁月,神妙的气韵,皎洁的风采。时光悠悠,江水滔滔,人生无穷己,昔日的“南浦渔歌”,今已难觅其芳踪。南浦的诗意盎然变成了一种空灵的形态了。不管历史多么悠久,风景多么美丽,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必然要被现代化所替代。
钓鳌仙迹
钓鳌桥,今称吊桥。据清《一统志》记载:城西二里为南北二河之襟带,当春钓鳌桥
湖逐浪,舟楫过往,似箭离弦。传说唐时吕洞宾(纯阳子)成仙后,曾现舟于此,题诗于桥边云:“桃花浪暖禹门高,平地雷声惊怒涛,愿借天家虹万丈,垂钩直下钓金鳌。”后以“钓鳌仙迹”名景。建县之前已有桥,置县之后建成五孔石桥。明初被水冲毁,另在靠近北河处建成木桥。明中叶,又在原址建成三孔石拱桥,后复遭水劫。清初改建成二墩石桥。由于南北二河水差高低,每于春雨过后,北水南泻,群鱼逆水而上,傍桥垂钓者甚多。明代邑举人曾敬有《鳌桥钓浪》诗云:“谁筑鲸鲵金背高,跨天双烁锁波涛,临流若问丝纶手,不钓凡鱼只钓鳌。1965年,揭阳县人民政府为改善西关一带交通状况,将吊桥改建为长20米、宽7米的钢铁桥。20世纪90年代初,再次将吊桥改建为24米宽的钢筋混凝土桥。
紫陌春睛
紫陌山亦名鸟木山或笔架山,在榕城南面五里许,与仙桥山隔河相对,山高五十米。昔时山上遍植桃李,山坡有僧寺、书轩。每当春晴,山明水秀,桃李吐艳,景色迷人。传明嘉靖御史郑一初曾在此读书及聚徒讲学。清康熙二十三年文人郑濂曾作《紫陌春晴》诗:“春郊晴望日迟迟,立马褰帷问俗宜,初绿小桥杨叶短,新红古院杏花垂,几村鸡犬疏篱隔,十亩原田薄雾滋,处处枝头啼布谷,但教深耨起疮痍。”庠生卓伯先也作有“独乘烟艇过前溪,一片春陂路不迷,芳草未销辞客梦,乳莺初傍酒人啼”的吟咏。
链接一:七律《榕城八景诗》
金城榕色
乔木森森望郁苍,相传岭国古榕乡。
四时霜盖烟疏密,一片云丛绿混茫。
道左何年歌杕杜,州南此日诵甘棠。
天为炎土垂休息,故使余阴百里凉。
玉窖棉荫
玉川如带绕城阴,入眼丛青翠影侵。
已淈污泥从水出,遥参碧汉倩云禁。
联翩各有扶疏质,独立惟余萧飒心,
不信松寒非可并,多年海国挺孤森。
紫陌春睛
春光早向紫峰生,渐出峰容与世迎。
古黛凝云初映晓,新苔转日久曛晴。
啼莺城北衔幽至,舞燕溪南逐翠行。
传语东风无造次,时留烟景作山情。
黄岐晚翠
城头北望晚山逢,久对悠然净俗胸。
泉石情因深色见,烟霞癖与素心封。
积云每见堆双洞,新月时来炤一峰。
十里幽光难可即,千秋苍质自为容。
两溪明月
双溪垂带曳榕城,最爱光潮涌晚生。
半落市埃分皓白,平开天镜下孤清。
遥山助色烟云扫,近野浮空藻荇迎。
长忆玄晖如练语,更添月意作江情。
双洞疏烟
烟霞有意日相求,双洞林光竟远投。
青霭春来如迸发,白云秋去尚群游。
郁纡遥结山灵秘,冥寞中开佛象幽。
试看今朝松竹影,方知千载色空留。
元塔登高
龟山宝塔字涵元,灵杰相因表独尊。
欲锁螭宫雄海柱,先驱鳌背壮天根。
南来百水俱朝会,北拱诸峰各骏奔。
若问参云尚有级,人文地气此初掀。
鳌桥钓浪
溪城如岛水环之,西驾东流此一丝。
万里海风浮汉影,百重山色压虹眉。
于秋倍觉潮声壮,有月常窥钓影垂。
每听沧浪歌曲罢,眼中清浊意中知。
链接二:八景图
《揭阳县志·古迹》载“乾隆二十六年,县署黄大鹤绘八景图。”黄大鹤,如皋贡生,以惠州通判(地方长官助手)代理揭阳知县。他精通艺事,擅长书画,绘“揭阳八景”图卷。全幅以水墨重彩,展现“岭南水城”秀美景色。八景图以山水为构图主体,八景按“方位”布列,一览无遗。观赏八景图如画中游,悠然神往。
链接三:八景评选溯源
稽古探考,选“八景”以概胜,始于北宋嘉祐年间的“赣州八景”。赣州是中国“八景”文化的发祥地。绍圣元年秋,苏轼南迁过郡,曾登临赣州“八境台”,遍览“赣州八景”。他在《八境台八首并序》的诗序中,释选取景为“八”有“不可胜数”之义:“苟知乎景之八也,则凡寒暑、朝夕、阴晴、晦明之异;坐作、行立、喜怒、哀乐之变,接于吾目而感于心者,有不可胜数者矣。”
南宋庆元年间,杭州画院画师,为西湖景点作画,始用四言骈句为景点题名,别出心裁而有创意,更显格调高雅,声韵谐协。后其他地方也竞相仿效,皆以四言骈句题名。